APP下载

转变英语教学模式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2009-09-30

新课程·上旬 2009年2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交际意识

李 顺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内容标准,其核心作用就是改变传统英语教学课程过分注重智育和传承知识的倾向,改变英语教学过程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大力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协作探究发现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要求形成明确和持续的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意识,促进新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形成,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新课标强调,要着手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要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解决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要有积极求知的态度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价值及价值观念等,进一步拓宽视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学会用英语交际而不是仅仅为了参加英语考试。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对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建立新的人才教育培养的模式,学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的“接收器”,因而被动接受,机械接纳不应是对现在学生的标准要求。学生不再是部下而教师也不应永远成为命令的发布者,学生不再是作业和考分的奴隶,而应是语言的真正主人,是运用语言和掌握语言的主角。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也迫在眉睫。

一、构建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指挥官,是课堂的威严的主宰及控制者,课堂是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而学生则是教师指令的执行者、遵循者、服从者,学生的学习依附在教师的教上,没有教师的教,便也就没有了学生的学。导致学生学习不主动,形成依赖、养成惰性、缺乏学习能力,形成压抑、冷漠、不思进取的个性特征。

因此,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信的朋友式关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平等、民主、信任、关爱等情感,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自觉意识、自主意识,师生在学习上相互信任、密切合作、自动探究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和能力建构的目的,更能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转变教师职能——组织、引导、服务

新课标体现了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英语教师不要只停留在英语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要大力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知识去分析、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帮助作用,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学习、成长服务。要以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英语教学中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能否达标的关键。“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尤其明显,英语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在这些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完全体现出英语教师的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旦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必定会对新知识、新内容热切探求,对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体现,更体现了学生对学习的巨大兴趣。

三、转“圈养”为“放养”模式,转“放风筝”为“放航模”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绝大多数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模式上就是“大手牵小手”的“牵手模式”或者说是固定范围、固定方式、固定时空的“圈养”模式。或者是一种“风筝与线”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是不敢放手,不能充分信任学生,生怕放手后,学生什么也学不到,过度迷信灌输的力量和作用。或者教师就是稍有松动,也要拽紧风筝的线,学生是那永远也挣不脱线而又时刻依赖线的风筝。这种画地为牢的教育模式只能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控制地位,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果,学生在情感、文化知识面、信息量上大受限制,完全与课改要求的激发并把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稳定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等相距甚远,更谈不上有超强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现代教育理念和新课改迫切要求教师拆除那些“篱笆”,剪断那根“线”,放手于学生,给学生以充分信任,鼓励学生、支持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原野上尽情徜徉、在广阔的太空中自由翱翔,通过开展与英语知识、英语技能、英语文化等相关的活动,如放手发动学生创立、参加英语角活动,创办班级英语学习文摘,上互联网查阅信息,多收听英文广播等多种渠道资源,加重培育学生的学习文化的意识和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对英语语言和文化以及异国风情等有深刻认识的、有世界意识的英语学生。

四、优化具体的教学过程,增强教学互动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英语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与性不能得以发挥。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的灌输,英语的学生和掌握的最佳方式是到情景中学习、体会,到任务中、实践中应用。

有语言学家认为:“人们学习语言目的是为了社会交际和日常生活中交流思想。仅此而已,别无其他。”新的课程标准也就是要求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基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学过程必须体现“教学互动”,就是要在教师的启动、帮助下,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组织交流、评比,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运用,对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展。总之,必须体现英语教学的实质问题——交际。在这些过程中为避免为学而学,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和运用的兴趣,应该适当地以任务(Task)出现在各个环节中。高中学生课程多,任务重,没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体验英语的社会语言环境,因此在课堂上尽情地体验教师创设的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变成了学生的渴望、学生积极主动的因素,所以要变教师“一味地讲”为创设接近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用英语交际,在互动中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语感,扩展知识,这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多层次的英语人才,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人才有新的需求,促使新的课程标准出现,促使新的教学思维和模式的转变形成,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构建新的师生关系,方能适应新的英语教学。才能提高英语教学成效,培养出真正懂得英语语言的英语人才。

作者单位:湖北省宣恩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交际意识
情景交际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