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教师资本与教师教学习性关系的辩证思考

2009-09-21周永清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8期
关键词:习性骨干教师管理者

周永清

资本是习性的产物,教师资本是教师习性的积累,是教师生活习性、学习习性、教育教学习性不断积累的结果。反过来,资本支配着习性,教师资本支配着教师习性,支配着教师习性的形成、巩固、改造。笔者着重探讨教师资本与教师教学习性之间的关系,尝试着对二者关系作辩证思考。

教师资本与教师教学习性的概念说明

1.教师资本

资本是一个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把资本划分为三种:经济资本(财产)、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和文化资本(尤其是教育资历)。

据此,我们可以把教师资本理解为教师个人或教师团队所拥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总和。教师个人及其家庭拥有的财产、教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拥有的获得物质报酬的能力及报酬的积累、教师团队在社会上所拥有的经济地位等都属于教师的经济资本。教师个人在学校之外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在学校之内所拥有的人际关系、教师个人、教师团队及教师所在学校所拥有的社会地位等属于教师的社会资本。教师个人受教育程度、教育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属于教师的文化资本。

2.教师教学习性

习性,一般指在某种条件或环境中长期养成的特性。布迪厄认为,习性是借过去经验铭写于身体以使实践认知活动得以进行的一种感知、判断及行动系统。习性将集体和个体的历史内化和具体化为性情倾向,将“历史必然性转化为性情”。它使得过去沉积在感知、思维和行动中的经验,复苏为鲜活的现实存在,并长时段地生成未来的生存经验和实践。

依据布迪厄关于习性的精辟论述教师的教学习性就是指教师在长期的生活、学习、教学工作实践中逐渐习得并内化而成的教学信念和行为倾向系统,是教师理解外部教学世界的内在依据,是教师教学实践行动的内在指南。

教师资本对教师教学习性的影响

1.对教师资本的评价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习性

社会舆论如果只是片面地评价教师所拥有的经济资本,则容易使教师失去从事教育职业的自信与荣誉。在这种评价的社会氛围中,教师不会安心教学,更不会从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性中获得成就感。经济资本第一,会使教师消极应付教学,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如何增加个人的经济资本。相反,如果社会舆论积极倡导政府乃至社会力量保证教师必要的经济资本,注重从教师个人受教育程度、教育教学能力、师德修养等角度评价教师的文化资本,以文化资本的积累程度决定教师受社会尊重的程度,则有利于促进教师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性。

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资本的不同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习性。有的管理者羡慕某些教师经济资本雄厚,会对他们给予关照,而这些教师乐于以自己的经济资本密切与管理者的关系,进一步增强他们在学校中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有的管理者有求于拥有雄厚社会资本的教师,指望这样的教师动用社会资本为管理者个人办私事,或者为学校办公事,这会鼓励校园里的教师偏离教学中心,热衷于建立社会关系,以努力提高自己的地位。那些既无雄厚经济资本又无雄厚社会资本的教师失衡的心态,使他们很难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性。学校管理者注重对教师文化资本的评价,对文化资本雄厚的教师尽力给予增加经济资本、提高社会资本方面的机会,才有利于促进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潜心于教学,积极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性。学校管理者坚持把教学常规要求和教学改革要求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评价教师的文化资本,有利于促进教师既认真对待每一个教学环节,又促进教师积极学习新课改的精神,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从而养成富有活力的教学习性。

教师自我评价教师资本,如果过于看重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必然会轻视文化资本,形成浮躁的不良教学习性。教师珍惜文化资本,看重教育职业,则会促进自己努力修养师德,在教育教学的行为中养成良好的习性。当然,在社会资本中,教师注重与同事处理好合作关系,注重处理好师生关系,与家长保持必要沟通,也非常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性,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教师资本是支配教师教学习性的底气

资深老教师和实力强劲的中年教师拥有雄厚的教师资本,因而他们更能够从容对待教学。可是,真实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资深老教师和中年教师如果厌倦了教学,就会习惯于享受教师资本而不再进取,教学习性凝固僵化,失去生命力;如果他们凭借雄厚的教师资本而霸占学校教学工作的话语权,不再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与时俱进,则会成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严重障碍,对其他教师的教学习性造成许多负面影响。

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没有多少教师资本可言。有些青年教师,拘谨于自己缺乏教师资本,唯唯诺诺,会阻碍他们培养有效的教学习性。其实,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中年教师相比,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乐于接受新观念,善于学习新知识,精力充沛等等。青年教师在虚心向老教师和中年教师学习的同时,发挥好自己独特的优势,可以迅速积累起老教师和中年教师所不具备的教师资本,让自己成为教学中的新秀。

3.掌控好教师资本,引导教学习性的必要改造

教师资本是学校资本的重要内容。学校提升自己的资本竞争力,很大方面取决于学校管理者能否掌控好教师资本。教师个人看重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文化资本并不在乎,而学校管理者却只在乎要求教师提高文化资本,对教师的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并不在乎,教师对资本的诉求与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资本的要求便会背道而驰。骨干教师的教师资本比学校管理者的教师资本更为雄厚,甚至超过管理者的管理资本,学校管理者强行掌控骨干教师,会招致骨干教师与管理者唱反调,从而带动其他教师与管理者走向对立面,使学校管理局面崩盘。

学校管理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师资本和管理资本。精通本专业学科教学,在管理中通识其他各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使因为从事管理而长时间脱离本专业教学,但仍然对本专业学科的教学表现很内行,这样的管理者容易赢得教师的尊重。在管理中研究管理,对一般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能够给予有效指导,对骨干教师的教学给予尊重并能够具体欣赏,这样的管理者能够深得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支持。因此,这样的管理者通常能够从容成功地掌控教师资本,引导教师于教学中积极改造教学习性,使整个学校因此获得愈加厚重的资本。

年轻学校管理者的教师资本和管理资本并不厚重,但可以走近教师,与教师真诚相待,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教学,共同探讨改进管理,在工作之余与教师共同打篮球、打乒乓球、喝茶聊天,便可以与教师结成共同体,在共同提高教师资本、管理资本中促进教师改造教学习性,促进管理者自我改造管理习性。管理者虚心向骨干教师学习,倾听骨干教师对于学校管理的智慧见解以丰富自己的管理,对于踏实教学的骨干教师给予敬重,对于锐意进取、积极改

造教学习性的骨干教师给予喝彩,管理者会因此而不断提高教师资本与管理资本,骨干教师也会因为得到充分尊重而乐于保持良好的教学习性,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对教学习性进行必要的改造。教学习性对教师资本的影响

1.教师资本依赖于教学习性的积累

教师资本,归根到底依赖于教师教学习性的积累。敬业于教学,认真做好教学,丰富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善于自我反思教学,这样的教师会逐步积累起雄厚的文化资本。随着文化资本的不断增加,教师越来越深受学生爱戴,家长称赞,同事尊重,在校内校外的美誉度得到不断提高,个人在校内与校外逐渐拥有良好社会关系,即社会资本得到了提高。文化资本越来越高的教师,多数情况下学校管理者会尽力帮助他们提高经济待遇,改善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更有机会率先晋职提升工资级别,更有机会获得学校管理者为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设置的各种奖金、津贴。因此,良好教学习性的不断积累,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文化资本,也有利于增加教师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

2.教学习性关系着教师资本的增值和贬值

年轻教师热爱教育工作,对教学认真负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虚心向骨干教师学习,自觉服从学校的教学管理要求并积极利用有利条件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养成良好教学习性,会使年轻教师的教师资本得以迅速增值。反之,怨天尤人,混日子,误人子弟,为学生、家长、同事所瞧不起,成为学校管理的障碍,其教师资本很快便会成为负值。

骨干教师经过若干年的辛苦付出,拥有雄厚的教师资本。但是,教育发展无穷尽,因而教师资本的增值上不封顶。雄厚的教师资本,是骨干教师在过去的工作中良好教学习性不断积累的结果。骨干教师如果能够解放思想,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拓教学新境界,在辩证否定中实现教学习性的自我改造与自我创新,则会使教师资本获得更高程度上的增值。反之,固守自己的教师资本,便会保守教学习性,教学习性变得僵化、无生机,则骨干教师的教师资本会不断贬值。

让教师资本进一步增值,最困难的还是老教师。老教师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常常赢得学校管理者加倍的尊敬。可是,他们的教学习性往往刻板僵化,因为教学观念落后而难以与学生在教学中互动沟通,其教学往往不受学生欢迎,教师资本因此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当然,老教师并非都做不到让自己的教师资本增值。老当益壮,积极接受教育新理念,热情对待教学改革,跳出固有教学习性的束缚,焕发教学活力,老教师也可以使自己的教师资本再得到进一步增值,使自己的教育人生增添新的魅力。

处于和谐的教育教学管理环境中,教师会专心教学,积极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性,从而使教师资本得以不断增值。相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混乱,容易使教师心浮气躁,而管理苛刻,又容易使教师与管理者对立,多数教师会形成不良教学习性,教师资本因而不断贬值。学校的办学水平高,形成品牌效应,身处其中的教师会以积极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努力培养良好教学习性,适时改造教学习性,教师资本相对容易得到增值,而办学水平一般甚至较差的学校,社会声誉不好,教师缺乏荣誉感,在教学中很难获得成就感,因而教学习性多表现不良,教师资本容易处于贬值状态。

3.在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背景下,自觉改造教学习性,以促进教师资本增值

(1)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文化背景,促进教师必须改造教学习性

王建教授认为,改造教学习性是课程改革理想转化为教学行动的关键。但是,作用总是相互的,反过来看,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文化背景,也会越来越促进教师必须改造教学习性。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新的教材体系逐渐确立,新的考试评价方案出台并逐渐完善,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渐趋多元化,学校对教师教学业绩的评价渐趋综合化、过程化。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文化背景下,培养良好教学习性,自觉改造教学习性,越来越成为教师获得职业成就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相反,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熟视无睹,继续固守旧的教学习性,会使自己愈加被动。

(2)做反思型教师,自觉改造教学习性,促进教师资本增值

教师的教学习性,不仅是教师多年教学行为所形成的倾向性特征,而且是教师用以指导教学行为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相对固化的结果。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重新定义师生关系,教师处于师生平等中的首席,倡导教师学会反思,自觉地做反思型的教师。反思自我,教师才能自我发现并自觉破除不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的旧思想、旧观念,树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念,开阔自我的教育胸襟,滋润自我的教育情怀,进而自觉地改革自己的教学方式,逐渐改造教学习性,促进教师资本不断增值。

(3)处于同一起跑线,竞相改造教学习性,促进教师资本增值

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下,教师资本需要靠时间慢慢积累,靠经验慢慢丰富。教师按部就班地重复自己的教学,只要时间熬够了,教师资本自然就得到提高了。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背景,把不同的教师拉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年轻教师没有什么教学经验,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但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会虚心学习,热情实践,积极培养良好的教学习性,较快地成长为教学能手,成长为教学骨干。

新课程教学改革并不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扬弃。因此。骨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文化背景下,不必惊慌失措。在新旧教育教学理念的碰撞中,骨干教师从容放下陈旧的教育教学理念,把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智慧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主动地变革教学方式,会使本已雄厚的教师资本在教学习性的积极改造中迅速得到新的增值。

老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不必再为名利所累。因而可以从容地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在新课程改革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4)学会合作,共同改造教学习性,在均衡发展中共同促进教师资本的增值

在学校内部,教师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加剧教师资本的不均衡,进而严重制约着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必须学会合作,相互学习,在教学改革中共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教研的各个方面促进思想上的相互碰撞,相互欣赏,共同改造教学习性,在均衡发展中共同促进教师资本的增值。

学校领导仅仅为教师提供竞争的平台,促进教师赛马,只能让少数教师增值教师资本。少数教师获得成就感,多数教师做陪衬,并不符合和谐教育公平教育的要求。每一个教师都担负着差不多的教学工作量,而他们所教的学生都渴望学业进步,综合素质提高。只让少数教师成为教育精英,多数教师处于工作一般甚至平平庸庸的状态,则意味着多数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学校领导必须为教师搭建合作的平台,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学会合作,构建改造教学习性的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均衡发展中,促进教师资本共同增值,才真正有利于提升学校资本,当然也有利于提升学校领导的管理资本,有利于实现多赢。

猜你喜欢

习性骨干教师管理者
埋松果
窗口和镜子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骨干教师在学校科研中的作用
华容将评选100名骨干教师
可怕的习性
构建五种机制培养骨干教师
折腾人的“骨干教师”
取得员工信任,靠什么?
我可爱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