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联动,把伤害值降至最低

2009-09-21张朝全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09年8期
关键词:体罚演练灾害

张朝全

今天,在校园内,无论是教学上,还是活动中,师生及学校常常在不经意间便遭受了伤害。如何把伤害值降至最低,学校领导的管理占据主导地位,但仅靠管理者也远远不够,必须多方联动。

全员参与,生命教育深入化

管理者必须强化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与引领。

对于学生,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强化他们的意识。比如,1.开展感知生命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向母亲了解她十月怀胎及生下自己的经历,认识生命的来之不易。2.认识生命成长的不易。引导学生向父母了解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他们是怎样辛勤地付出,从而认识到每长大一岁都是不容易的。3.开展大讨论。搜集学生在校的伤害案例,引导学生讨论,从讨论中认识如何把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落实到在校学习及生活的每一天。如此等等。

对于教师,管理者必须强化教师的师德修养,引领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比如,加强师德考核、校本研修、外出培训与学习等,让每一个教师都树立起珍爱生命的意识,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素养,游刃有余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减少体罚和变相体罚。

当然,管理者也必须强化自我修养,让“珍爱生命”的意识在自己的脑海中扎根,并付诸行动。这是有效预防校园伤害的行政保障。

消除隐患,管理工作超前化

校园里,除了一些无法避免的伤害(如突发性天灾等)外,大多数都是可以通过超前的工作去降低发生率,或避免其发生。

作为管理者,首先,应多多地在校园里走走。检查学校建筑及设施设备有无破损的情况,有没有可能引发事故,发现了就及时排除。其次,还要随时查看学生课间、课余活动的情况。或现场判断,或及时记录,然后综合分析,力争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再就是严格检查食堂的食品进校情况和加工情况,以保障食品安全。还有就是检查门卫是否坚守岗位,是否有随便放人进校的情况。通过巡逻教师工作情况,了解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存在。走出校门,观察校园周围的地质状况、摆摊设点情况,认识可能会对师生造成什么伤害,从而提前应对。

超前工作,提前感知不安全的因素,然后出台相应的措施,把伤害消除在萌芽状态里。

形成合力,安全教育全员化

对学校安全的管理,校长应该从全局人手,宏观调控,微观把握。但是,校长无论管理多么到位,都不可能把学校千头万绪的工作管理得有条不紊。为此,校长必须理清管理的头绪,强化教师、家长的责任感,把整体的教育目标进行恰当的分工,然后各司其职。

家长方面,把对孩子的生命及安全教育渗透在家长会(家长培训)、给家长的公开信里,并随时反馈家庭教育情况,以便确定后面的工作策略。

教师方面,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教育,与教师签订安全教育目标责任书,与奖惩挂钩。由教导处、大队部随时检查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以保障安全教育的落实。

在校内,管理者还必须注重相关制度的完善,跟踪后勤部门的工作落实情况。

完善预案,安全演练恒常化

无论你工作开展得多么精细,都会有未顾及到的地方,而且也总有无法避免的突发性灾害降临。但在事故发生时,把伤害降到最低也是一种成功。为此,学校必须充分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操作性强的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从而建立起有力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使事故的处理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同时,根据预案,随时进行相关的演练活动。如火灾、地震等灾害的逃生演练活动。这一来培养学生在灾害降临时能安全有序地逃生的能力,增加生存机会;二来培养管理者处理灾害等事故的能力。

在2008年的四川特大地震灾害中,桑枣中学无一人伤亡。之所以会创造奇迹,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校长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不定时的紧急疏散演习。在演练中,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不会错。也正是这样持之以恒的演练,师生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

校园伤害,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这也是永远无法完全避免的事情。但我们却应该时时绷紧这根弦,用我们的努力工作增加这根“弦”的韧性,力争让可以避免的伤害不发生,让已经发生的事故,把伤害降到最低。

猜你喜欢

体罚演练灾害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美国教育体罚的渊源,现状与前景
有些伤痛,爱也无法抚平
体罚容易让孩子精神失常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规范化的学校体罚:一种合理的教育方式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