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破解“王木匠定律”

2009-09-16蹇庐氏

检察风云 2009年16期
关键词:当地政府政绩木匠

蹇庐氏

“阿基米得定律”是人类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阿基米得本人也因此而名垂千秋。然而最近,一个名为王木匠的“世纪巨骗”却“媲美”阿基米得,声称自己也有“定律”。他说:“阿基米得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地球。我的定律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就能撬动一座城市。”

这是何等的口气!而让人瞠目的是,他确曾“撬动”过城市,且不止一座。所以他声称自己也有“定律”,确也不算是“空穴来风”。

这几年,这个木匠师傅屡屡以巨额投资为诱饵,在西北行骗,所到之处,往往“撬动”得当地城市的个别政府领导“晕头转向”。在呼和浩特,他声称要在繁华的商业区建造“西北第一高楼”,结果当地政府将建成仅四年的十一层公安局指挥大楼炸掉——还“成就”了个“西北第一爆”,并将原来的市政府大楼、医院保健大楼等都夷为平地,给其腾出地皮。为了稳住这个“财神”,当地政府还“特事特办”,一路绿灯。地皮拿到后,王木匠便以此向银行贷款、向社会集资。于是,几十亿的“白狼”被其轻而易举地“套”进,而当地政府眼巴巴盼着的大楼却连“影子”都没有。这样,就出现了“木匠不急政府急”的咄咄怪事——“市里垫钱垫料帮着建,到最后干脆全盘接过来替他建”,“只能想方设法帮他擦屁股”,甚至政府都被绑为“人质”遭他勒索。

看来,“王木匠定律”是在发挥作用,不然何以会出现如此“天方夜谭”式的“故事”?

其实,“定律”所称的“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原来简单得很,就是投其所好:有人喜欢“攀富结贵”,他就进行奢华表演,搞得富可敌国的样子;有人喜好“宏大手笔”,他就张口闭口投资四五十亿;有人喜欢“商业名人”,他就花钱给自己买来一顶顶耀眼的大帽子……更“核心”的是,他能“搔”到个别领导的“痒处”:他的“西北第一高楼”,就被列入了当地政府向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的献礼项目!一列入献礼项目,那可就是“政治任务”,便是巨大“政绩”了,领导之“心情急迫”也就可以想见,咄咄怪事接二连三也就毫不奇怪了。所谓的“能撬动一座城市”,即此之谓也。

其实,“王木匠定律”所“投”的领导干部的这个“好”,实在“不好”。此话怎讲?因为现在有些领导干部的确太过“攀富结贵”、太过“好大喜功”、太过“作风浮躁”。他们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常常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甚至喜欢走“旁门左道”;不是踏实工作,而是喜欢走“终南捷径”;不是埋头苦干,而是企望天上掉下馅饼;而且贪大求奢,热衷于大马路、大广场和标志性建筑;还盲目攀比,动不动争“世界第一”、“亚洲第一”,再不济也要弄个“中国第一”、“区域第一”;有的为了所谓的带动城市开发,热衷于搬迁政府大楼并建造得硕大豪华。更有甚者,个别地方为了“政绩”罔顾乃至不惜损害群众的利益,近来突发的一些群体性事件,其背后都是因为群众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领导干部想出政绩,本身并没有错,但是,追求政绩一定要尊重规律,脚踏实地,既要注重显绩,更要重视潜绩,特别是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果只是追求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那不是树政绩,而是为了给自己留名、替自己立碑,甚至只是为自己邀官。

“王木匠定律”拆穿了看,原不过是“骗子要旨”。如果当地政府的个别领导,“第一高楼”之类的“政绩”观念淡薄一点、作风踏实一些,那么当木匠的富豪身份已遭群众质疑、银行也“敬谢不陪”时,仍然“力挺”乃至于帮助“忽悠”的笑话也就不会出现了。

“王木匠定律”绝不是伟大的“阿基米得定律”,如果其屡屡灵验,带给我们的可不是福祉,而是灾祸!好在如今,王木匠的“传奇神话”已经破灭,他也注定只会被定位于小丑角色。我们自然也不是对被木匠“撬动”过的个别领导“就事论事”。

确实,关于政绩,我们必须明确三个问题,那就是:什么是政绩?怎样树政绩?为谁树政绩?有一句话叫做“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是的,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才是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也才是我们衡量领导干部的最终标准,这就需要我们的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图:王俭编辑:韩铁马hjcfy@126.com

猜你喜欢

当地政府政绩木匠
英国的“鲨鱼屋”
把“痕迹”当“政绩”不可以(漫画说纪)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无人机测温
木匠身影
木匠手中的诗情画意
中国游客在普吉翻船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研究
——以室韦俄罗斯民族乡为例
谭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