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眼不让泰山

2009-09-16茅家梁

检察风云 2009年16期
关键词:三司包拯雅克

茅家梁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法国总统萨科齐前不久罢免了妻子布吕尼父母居住地的一位叫雅克·莱内的官员,原因仅仅是这名官员没能按照总统岳父母的意愿,去解决有关当地化粪池的纠纷。此次事件再次显示了萨科齐的不当干预和偏袒作风。浪漫的法兰西人又一次让我们集体体会到:在再“民主”的国家里,也有专横且张狂的总统,他也会有对官员毫不保留的精神服从的要求。

向来有称岳父为“泰山”的。令大家敬佩的,倒是那个有眼不让“泰山”的雅克·莱内。“有眼不让泰山”,是说他并非“有眼无珠”,纯粹是他把保障民众的日常幸福作为核心使命,而蔑视权贵的一种积极姿态。总统的“泰山”在我们这里以前叫“国丈”,是重量级的“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我们熟悉的这句话,如今又具有了另一种尊重民意不惧淫威的意思。

总统的“泰山”,这样的特殊人物,不是人们想象的仅仅是“陪陪总统睡觉的布吕尼的老爹”那么简单。在印象中,似乎还真没几个“国丈”甘于过平淡日子的,像萨科齐的“泰山”这样的已经算是“温良恭俭让”的了,只是让一个官员丢了乌纱而已,放在咱们有些地方的农村,就是得罪了一个区区村官的“泰山”,不打得你满地找牙才怪哩!

在好多国度,一般说来,“国丈”与平民的博弈,即使总统女婿没有表明倾向,输赢也是一目了然的。浓厚的强权意识及主子的颐指气使,跟下级的心领神会一结合,一旦找到了被称为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统一”的“平衡点”,“国丈”们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欺压民众的可耻性便会急剧淡化,有关官员的默契,肯定会得到利益集团的嘉奖。

虽说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有“平衡”的思想,比如老子曰:“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这样的文化反映在打官司上就是“法不阿贵”,但是自古以来,“抑”高而“损”有余,“举”下而“与”不足,多数仅仅是纸上谈兵,至于对“国丈”的略微“不尊”,更是如老百姓骂的——“想天鹅屁吃!”

譬如当年很著名的张尧佐,他只是宋仁宗张贵妃的伯父,却自称“国丈”。庆历年间,张尧佐由知县骤升为权知开封府,后来又升为三司使。在北宋前期,三司是主管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最高机关,俗称“计省”,三司使号称“计相”,而张尧佐本来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皇二年,知谏院包拯等官员毅然上疏,弹劾张尧佐。宋仁宗置之不理,包拯等又连上两封奏章,指出:“历代后妃之族,虽有才者,亦未尝假以事权,又况庸庸不才者乎!”

在包拯等人的再三弹劾下,仁宗不得已罢免张尧佐的三司使,并诏后妃之家不得任中书、枢密院二府的职位,但同时却对张尧佐所改任的官职倍加优待,授予他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四职,位同宰相。任命一出,舆论哗然。包拯等立即上疏,论列张尧佐任“四使”之不当。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斗争,皇上最后终于罢免了张尧佐宣徽使、景灵宫使两个职务,使“四使”只剩下“两使”。也只能到此为止了,皇上总是要脸面的,不可能让你“斩尽杀绝”。包拯弹劾“国丈”,有眼不让“泰山”,充分体现了他不畏权贵、刚直不阿、犯颜直谏的高风亮节,也说明了与“国丈”角力,确实是伤神费劲啊!

包拯比法国的雅克·莱内还是幸运得多,唾沫星子溅到了皇帝的脸上,弄得人家又羞又恼,都没有被罢免。这大概是包大人本身人格的魅力吧!行文至此,你难道没有感觉到那位“仁宗”实在要比萨科齐可爱许多?■

图:季平编辑:盛汉卿shenghanqing@163.com

猜你喜欢

三司包拯雅克
读书的快乐
读书的快乐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小恩的礼物
勇者斗恶龙
包拯智擒偷锅贼
我的爸爸是外星人
包拯:我的好名声多亏了欧阳修
铁面无私
——包拯
宋代三司制度研究15年(2000
--2015)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