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2009-09-16赵礼荣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5期
关键词:孔乙己课外活动表达能力

赵礼荣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写作、专题研究等活动。可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演讲会等形式,也可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仅靠课堂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即课内是基础,是根本;课外是继续,是延伸。更准确地说,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除了必不可少的课堂学习外,在一定程度上更得益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从教学实践看,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高,应注重阅读、写作、听说等能力的培养,本文试就这三个方面略加论述。

一、阅读活动

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通过阅读训练,能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仅靠课堂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大量的课外阅读。

1.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课外读物

课本之外的世界很精彩,但也很庞杂,面对如此浩瀚的书海,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把课外阅读作为课内学习的延伸和发展。有意识地延伸介绍该作家的其他作品,还要比较性地介绍其他作家的相同题材的作品,鼓励学生课内学节选、单篇,课外读全篇、读选集,以增强阅读兴趣,深化学习内容。例如学习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阿Q正传》和《祝福》,了解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这样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深入地理解课本知识。

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技巧

为避免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和零散性,要对学生的阅读技巧进行指导,尤其是阅读能力和阅读方法进行适当指点。

对作品的整体感知是阅读的基础,对语感的敏锐感受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通过整体感知来把握文章的主题与人物形象。如阅读《孔乙己》,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孔乙己在酒店喝酒时穿的那件“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这一肖像描写,深刻地揭示孔乙己的内心世界。“又脏又破又一直没补”,说明他“好喝懒做”,生活十分穷困,但又放不下自命清高的读书人的臭架子,还有鄙视劳动人民的性格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从语言、性格等描写来感知孔乙己这一典型形象,更好地把握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这一主题。使学生在鉴赏中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阅读品味,提高自己的文学批评能力。

二、写作活动

写作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从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看,对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可分成两个步骤,即摘抄和课外练笔。

1.摘抄

语文课内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不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花较多的时间精读。而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无限的,课外阅读可以作为课内“精读”的补充,可以要求学生“略读”。而在形式上,“略读”绝不是一目十行的走马观花,而必须作摘抄,摘抄的内容可由学生自由选择,只不过摘抄后要写摘抄后记。在后记中说出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或文章,你读了以后为什么抄这些,是因为它内容深刻、有所启示,还是因为它结构新颖独特、语言优美。我对学生摘抄本可以不定期检查,在检查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各种特长,对其圈点批注,虽三言两语,却颇富哲理。这样可培养学生喜欢摘抄的兴趣,使课外摘抄着眼于学生自身阅读兴趣而不会使学生有完成任务的压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学生读、写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阅读。

2.课外练笔

学生的课外练笔是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但课外练笔决不能让学生“信口开河”,必须有所指导。可以把课文作为例子,指导学生完成课外练笔。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不教”。如学完《松鼠》一文后,可指导学生模仿作者的仔细观察,生动说明,完成课内练笔《小白兔》。还可以采用定期命题的方法,定期命题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如学习第一册第一单元时,可以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学生自拟题目自选材料,字数、文体不限,完成练笔。由于这种命题形式宽松,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写起来得心应手,可提高其写作兴趣。

三、听说活动

现在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比较令人担忧的,短短一句话,不是掐头就是去尾,很少能完完整整地表达出来。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1.看电视,听广播,讲新闻

利用学校的电教器材,由学校规定有安排的每天收看、收听新闻联播。要求学生注意新闻里那简洁、准确、精辟的语言,同时要求学生把当天看到的或听到的写成一段文字新闻,于次日轮流向全班同学讲述。如遇到有价值、讲得好的新闻报道,应及时鼓励学生稍加修改,作为作品进行张贴或广播报导。使同学们看到或听到自己的新闻作品能得以张贴或得以报导,更是激励其他同学跃跃欲试。这无疑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都有极大的大促进作用。

2.每周一说

结合看电视、听广播、讲新闻的训练,在班会上可要求学生总结一周以来的班级情况,自己的得失,改进的方法。由于这种说话内容比较广泛,和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形式自由活泼,在会上大家能畅所欲言,可使沉闷的班会成为大家锻炼听说能力的第二课堂。

3.演讲比赛

为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多组织演讲比赛。赛前,可先提出演讲的内容,诸如爱护公物,班组是我家,读书真好,我希望……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后,再规定演讲的时间及演讲要求,一般三至五分钟为宜,要求吐词准确、清晰,姿态自然,并可用肢体语言来帮助表达。演讲后,让学生自己来点评。通过演讲、点评可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有所提高。

总之,有声有色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改变学生认为学语文是最为枯燥的想法,激发了大家学语言的积极性,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能提高语文素养。

(责编 李 晔)

猜你喜欢

孔乙己课外活动表达能力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大学生课外活动调查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关于学生课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作用分析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淘气包马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