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的精神视角

2009-08-21袁锦利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精神语文课堂

袁锦利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

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感受、体验情感、转化智慧、积淀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一直受此教育与熏陶的学生的精神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现状呢?让我们用“道德”的鼠标点击学生的生活,打开他们的“精神页面”,浏览其生活小节,你会发现许多学生时常拥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风度”,有“见困难就让,见小利就上”的“睿智”,有“为小节大打出手”的“斗争精神”,有“雷锋只应书中有,身边能有几回闻”的“迷茫”。有“外国的月亮总比中国的圆”的“崇拜”……如果说这些都是小学生的小节还可以原谅的话,那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马加爵手刃同窗还能让我们坐视不理吗?敢问“人文精神”缺失何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努力地思索着……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纲要》到《标准》到教材,都在满怀深情地写着同—个字,那就是“人”字。师生的生命价值、生活意义、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等极富个性主义的指标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说到底,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是对活生生的“人”的真切眷注,语文教学更是如此。那么在新课程改革阶段的语文教学到底是怎样的呢?教育专家陆志平是这样评价的,“新课程改革阶段有些老师自己对理念理解不透,上课时理念与行为不能融合,有如雾里看花;有些老师穿新鞋走老路,上课时涛声依旧……”如此的教学行为与新理念实为“貌合神离”,教学上重视了形式上的机械模仿,却少了精神实质的理性追求,关注了40分钟课堂上学习的学生,却忽视了40分钟课外生活中的发展的学生,这样的结果或是培养“温室的嫩苗”(一经历风雨,便如霜打日烤似的蔫了),或是培养“边缘人”(面对改革洪流无动于衷,抱着陈旧的“人文主义”夸夸其谈,却被逼到社会生活边缘),或是培养“空心人”(掌握了科学知识,却被科学知识俘虏。人文缺失,思想空洞),而社会需要的却是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蓄、并长的“全人”。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曾经阅读过的一则经典案例——《落花生》中的教学片断。教者为了落实新课程、新理念的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体现“以人为本”教育思想,在处理“当今社会要做怎样的人”这一教学重、难点时。活用了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这个节目的形式,学生成了“节目的嘉宾”,教师则成了“节目的主持人”,在这样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表现出了高涨的学习热情,畅所欲言。请看——

师:现实生活中同学们要做怎样的人呢?现在就开办一个实话实说的栏目,请大家谈谈你要做像花生那样的人,还是像苹果那样的人,一定要实话实说。谁先来呢?

生1:我想做像花生那样的人,因为它默默地奉献。

生2:我要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因为苹果也对人们有用,而且外表也美。就像那些电视节目主持人,一出场光彩照人,观众就先喜欢了,又很有才华,成功的机会更大。我的理想就是将来做个节目主持人,所以我要做苹果那样的人。

师:当主持人是许多人的理想,老师也曾想过。

生3:我要做花生那样的人。金字塔是壮观的,可是离不开下面的基石,我就愿意做这默默奉献的基石。

生4:我要做苹果那样的人,宣传自己有什么不好?那些歌星把自己包装得很漂亮,不就有更多人喜欢了吗?

生5:其实爱打扮的不仅仅是歌星、明星,现在许多干部也特别注重自己的外部形象。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哪个不比普通的老百姓的大?我爸爸、妈妈就希望我将来能做个大干部。

师:那你将来一定会是个为民作贡献的好干部。

勿容置疑,上述案例的确打破了课堂上多年沉闷的薄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教师从权威的神坛上走了下来,成了“节目的主持人”,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了知识的自主建构者,教师空泛的说教变成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给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一针“兴奋剂”,以致于让许多教师争相效仿。但透过轰轰烈烈的喜悦,笔者作了冷静地思考,倒颇有几点感触。

1课堂——形式的变革,精神的“荒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如一缕春风,吹皱了语文课堂这一池冰封多年的春水。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神圣的“传道士”,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知识探究的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的建构者”、“合作的探究者”;课堂上,教学不再是机械的传授与告知,而是适时的点拨、启发与激励……这些足以让我们欣喜。如今新课程改革的列车已经行驶到了拐弯爬坡处了,当我们欣喜的同时,再用审视的眼光看语文课堂时,我们依稀觉察到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尽管改变了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做法,但对课程目标中与“知识能力”同样重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关注甚少。或者说,关注到了文本丰富的内涵,而忽视了对解读文本、受文本熏陶的学生的精神发展状况、现实生活现状的关注,形成了课堂上的“荒漠”,这是精神的“荒漠”,生命的“荒漠”。

上述案例中,如果家长们教育孩子“只有做了大干部,才能为社会作大贡献”是可恕的话,那作为真理的代言人、文明的传播者、生活的点评家的教师,是否有一副担负道义的铁肩呢?试问:当今社会如果没有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清洁工、挑山工、天游峰的扫路人,会有我们的幸福吗?那些“苹果们”哪能站在枝头炫耀自己呢?“无论像苹果还是像花生,做人最重要的是对社会有用”,我想这才是本文的精神实质,才是父亲的本意。教师不仅自己要明确此点,更要让学生明白此义。我甚至怀疑那些“愿做花生那样的人”的学生是不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声音?是迎合老师上课时的“需求”,还是故作深沉?但愿我的疑虑是多余的、错误的。总之。这样的课堂多少也是一种“乌托邦”,它与现实生活之间总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不知何时能架起金桥让孩子自由的心灵畅游其间?

2教师——学习的“促进者”,精神的旁观者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教学结果的质量。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更加开放的要求:“老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值得高兴的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的确对传统教学有了较大改观,但仍未摆脱“学科知识”为中心的阴影。细析之,原因有二:一是许多教师为求得生存,不得不昧着良心搞“应试”。前不久,《江苏教育》刊载了某区公布的小学语文统考考试成绩统计的排名表。报道了某市教育局长在该市的一次校长会议上高喊“我就是要抓分数”的事实。试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能不搞好“知识的传授”工作吗?二是

教师自身不具备充分的学养。主要表现在对教师新角色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便是“自由学习”,忽视了教师这一“促进者”的精神内涵,即积极的旁观、做学生的“心理支持源”、对学生自律与合作精神的培养。结果学会了“花招”,失却了“精神”,成了学生精神世界的旁观者。教师的学养不充分还表现在对文本的价值取向把握不准。如上述案例中,教者对“做怎样的人”,自己所持的观点便是“做像苹果那样的人”,如此引导,学生只好附言,甘做精神的“寄生虫”。孰不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红花还需绿叶衬”的道理?

3家庭——生活的保姆,精神的奴隶

家庭是社会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的“细胞”,而在这个“细胞”中最重要的部分便是孩子。孩子是家庭的一切,孩子是父母的希望;而家庭不仅是孩子幸福的港湾,更多的还是孩子生活上的“保姆”,肩负着呵护孩子饮食起居的重任。作为教育的重要一面——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极其深远的,正如美国道德教育协会主席汤姆·里克纳博士所说的,“家庭是美德的第一所学校。它是孩子开始懂得爱的福地,是使孩子学会向高于自身存在作出承诺,甘于献身,并且去信仰的圣地。”可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往往以长者自居,以社会生活的某些现象来概括生活的全部,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描绘孩子成长的轨迹、发展的蓝图,以自己的知识阅历来引领孩子的生活,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抱负来磨练孩子的意志……总之,孩子的一切发展都是以“家长理想”为中心,以“出人头地”为目标,至于其它,均属小节。可忽略不计。

其实教育有两种,一种是滋养,一种是锈蚀。如果说上述案例中的“只有做了大干部,才能为社会作大贡献”也是一种教育的话,那么这是一种“功利教育”,更是一种锈蚀。更可悲的是这样的家庭教育屡见不鲜,只要你留心,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教育之声”:“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能干什么”,“只要你好好读书,爸爸什么都依你”,“瞧,邻居家的小华考上了清华,多有出息。你要好好向他学习”……这些教育都将为原本澄明的双眸蒙上灰暗的膜片,为原本清纯的灵府烙上沉重的印记,强迫孩子用稚嫩的童音提前吟唱着悲歌。我们无法否认:有的家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影响的。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让人扼腕叹息,每一位有良知的语文教师深感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博士撰写的年度报告序言的首句便是:“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又该为培养子孙后代做些什么呢?语文教育应当为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和人性丰满的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对此我们责无旁贷。

猜你喜欢

精神语文课堂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拿出精神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