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差异与对策

2009-08-21江毓宏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乡镇环境音乐

江毓宏

参加了几个地区的特长生加试工作,加试工作结束后,可以说感慨万千。首先,我们应该肯定特长生的选拔,对提高人们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是为普及艺术教育、贮备艺术人才而做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加试过程中,我发现考生们自身的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考生间的明显差距,使我对农村音乐教育产生了忧虑。很多乡镇学生和部分城镇学生的音乐知识极其贫乏,甚至连最简单的音符都不懂,技能方面也是如此,乐器的演奏方法及演奏中出现的这样与那样问题更能说明,我们的农村音乐基础教育相当薄弱。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教育方面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经济文化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获取音乐知识的途径不同。城市学生与农村乡镇学生出现较大差异,城市学生音乐知识来源广泛,有一些来自课本,还有很多来自课本以外,音乐课程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而农村乡镇学生的音乐知识主要以课本为主,获取音乐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这就导致了所学内容和层次上的差异。

2社会音乐环境的影响。社会音乐环境,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对学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很明显,它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甚至有可能超过学校音乐教育。由于城市的音乐环境极大地优越于农村乡镇的音乐环境,所以又导致了城市与农村乡镇学生间的程度差别。

3学校环境的影响。其实不论是城市和乡镇中小学,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也影响学生在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等方面的提高。在城市中小学,教学设施齐全,如音乐教室、钢琴、电子琴、手风琴、管乐器、电视、录音机、录象机、VCD等等。课程的设置也严格按《大纲》执行,并且每周、甚至每天都安排特长训练课。而在农村中小学,人们对艺术教育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使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低下,教学设备简陋,课程设置缺乏;而更有甚者,在一味追求升学率中,使学生接受音乐教育方面彻底的“减负”。

4经济条件的影响。城市的生活水平高于农村,家长为孩子或孩子自己选择一个特长,来发掘一下内在潜力,开发一下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很自然的。而在农村,人们还不愿意或不舍得为孩子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而掏腰包,所以致使学生得不到及时培养,以至于一些具有好的音乐素质的学生遗憾终生。

5教师队伍的素质差别。城市中小学的师资队伍。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业务能力,往往要高出农村乡镇中小学师资队伍。这是因为他们大都毕业于师范院校的艺术系或特长班,他们经过几年近似于专业的培养,基本具备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能力。而在农村,一些师范或艺术院校毕业的特长生,由于当地没有条件或不受重视情况下,无处施展自己的才能。而真正教课的教师中。有的是“滥竽充数”,有的是“半路出家”。

我国农村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还处于相当落后的地步。我国85%左右的学校和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研究为先导,抓好学校的艺术教育,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对策:

1拓宽吸取知识的途径,大力开发和利用音乐课程资源,完善教学方法和思路。

2创建良好的社会音乐环境和学校环境,为学校的学习创造浓郁的音乐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多让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或组织比赛、观摩等。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音乐教师素质。2000年在北京、重庆进行了国家级音乐教师培训。我们是否也有必要进行省级或地域级的音乐教师培训;是否可以定期的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鼓励教师参加学习,或聘请专家来讲课、指导,借此来提高我们教师队伍素质。

4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音乐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音乐教学环境,促进城乡音乐教学均衡和谐发展。

总之,提高农村艺术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也不是一人两人的事儿,是要我们全社会来关心的问题。正如原上海音乐学院研究所所长廖乃雄先生提出的那样,“音乐是一项社会奠基工程”、“音乐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学校内部发挥作用,它和整个社会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乡镇环境音乐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环境清洁工
音乐
漫观环境
音乐
秋夜的音乐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