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听”的习惯 提高“说”的能力

2009-08-21孟丽琴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所学习惯情境

孟丽琴

对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最大的困难就是口语实践环境和机会的匮乏,学生的语言实践基本上局限于课堂。教师只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激励学生把握课堂上开口说的机会,才能使学生能说会道。

一、培养“听”的习惯

听是语言的输入,说是语言的输出,大量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得以输出的重要前提。

1课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输入。教师通过示范,可以增加语言的输入,扩充学生的的语言储备。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做到用英语授课,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入内容,创造语言输入环境。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但对教师用英语上课在开始时可能会不适应、不习惯,要讲清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听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教师的语速可以慢一些,用词可以简单些,必要时可以用汉语加以辅助,再逐步过渡到正常语速和用语。通过这样的听、做练习,不仅使学生体会到能听懂英语的自豪感,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学会听的目的。

2课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习惯

录音资料是学生模仿的根本,正确的朗读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在交际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课后写的任务比较少。因此我每天都有一个必做的家庭作业:听课文录音10分钟,明确要求学生在家里要经常地听录音。看教学光盘,能跟着教学磁带大声朗读,注意模仿其中的语音语调;或把听电视、广播中的英语节目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自觉地或者在家长的督促下长时间地坚持下来。通过校内、校外相结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打下基础。

二、营造“说”的氛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形式创设情景。因为情境决定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

1自由对话

课堂教学前,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与老师自由对话,让学生在一定的话题中学会表达思想,学会选择合适的语言。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师生、生生的语言交流中,不断巩固、不断更正,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可以在Free talk这一环节,让一个学生练习说一段话。内容可以是看图说话,说天气或出勤情况等。要求其他学生倾听,说出“哪句话说得好,哪句话说得不对,存在何种错误”等。培养他们分析判断的能力,促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的提高。

2游戏练说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活动中能有效缓解学习的压力,全身心投入。在教学现在进行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让几个学生做游戏,其他学生用What afe theydoing?来进行对话训练;然后请一位同学唱一首歌曲,边听边问:“LLsten!Whatis he doing?”接着自己跳一段舞蹈,边跳边问:“Look!What am I doing?”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然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通过这种方式的操练、理解、概括、背诵再练习,能有效体现教学效果。

3情境表演

将真实生活情境引进课堂,可以很好地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好机会。创设符合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大胆开口表达,既复习了单词又很自然引出句型,学生都想亲自体验一下问路的经历。在学生体验过程中语言得以应用。这种形式能够比较好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共同提高表演和语言表达能力。

4看图说话

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的口头训练方式。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强,看图说话的方式对他们特别适合。目前小学的英语教材,几乎每课都配有图画,为看图说话提供了便利。在教授“have has”这一主题时,学生自主听读很多关于如何描述动物特征的语句,我们可以利用动物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并猜动物的活动。如:It has small ears,big nose and short tail,It can run,What animal is it?虽然有时孩子的描述不太准确,但他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思维的转换,最终达到语言根据思维而输出。

猜你喜欢

所学习惯情境
习惯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上课好习惯
非所学
非所学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好习惯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