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情感因素 培训写作乐趣

2009-08-21王江辰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4期
关键词:黑板小草题目

王江辰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过多地重视了技巧写法的指导,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没有让学生具备“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严重抑制了学生情智的发展,致使作文能力的提高举步维艰。要想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让学生乐于写作,必须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和激发。

一、储备情感,拓宽选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无时不在生活中,而生活不乏千娇百媚,多姿多彩。但为什么还是常常无话可说,无情可抒呢?孩子们观察思维的自觉性、独立性、批判性还比较幼稚,不能细致地观察和敏锐地感受生活,因而对身边的生活往往熟视无睹,如过眼云烟,没有留下情感的烙印。需要教师对他们的生活加以指导,要“指给孩子们看,讲给他们听,教给学生们做”。在丰富的生活中加深认识,在积极的体验中感悟人、事、物的真善美、假恶丑,积淀属于他们自己的那份情感。

家庭是培养学生情感世界的摇篮,学生在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充分展示着情感的真实。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布置学生参加家庭体验的各种活动,让他们细心观察家庭成员的辛劳。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实践,学生的文章能道出发自肺腑的真切感受。

二、调动情感,闪现火花

作文是学生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实际生活的反映,只有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充分调动他们的习作情感,打开思路,才能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才能让他们在激情满怀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首先,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一些自主,少一些限制,尽可能使文题激情,让情境诱情。如写一件事。学生可写快乐的事、伤心的事、喜欢的事、讨厌的事、莫名其妙的事等;写人,学生可写某人的幽默、可笑、淘气等;写物,学生可先写题目后写文章,也可先写文章后写题目。实在想不出,就用物的名称作题目。如果是全命题作文,教师可出一些有较强情绪色彩,又有话可说的习作题目,如《老师,请您原谅我》、《贪玩的男生》等。这些外露的文题,能激发其写作热情,学生一见感情即来。

其次,要精心呵护,用问题引情,以情动情。比如针对学生写人物写得不具体的现象,我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写作。如:一天上课,我让一位学生将不太干净的黑板再擦一遍,请其他学生观察。擦完后,大家都说:黑板擦得真干净。于是,我问他们:“通过擦黑板,你们能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同学?”“细心的同学”、“做事认真的同学”,我继续问:“从哪儿看出来的?”大家纷纷发言。第一,她擦黑板不是胡乱抹几下就行,而是有次序地擦。第二,粉笔痕迹重的地方,她擦得很用力。我进一步问:“从哪儿看出很用力?”有的说:“她握着黑板擦,来回使劲地擦。”有的说:“不干净的地方她还用手指蹭。”第三,的了不让粉笔灰尘飞起来,她磕黑板擦很小心,在黑板边缘上磕。第四,擦黑板时,她的神态很专注。这样,一点点分析下来,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涟漪,明白了写擦黑板不单纯是写事,而是为了突出“做事认真,细心”这一中心。因此,教师可激发学生对身边的人和事的关注,或用赞美和喜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歌颂,或用憎恨和愤怒的情感来表达自己的抨击。

三、表达情感,培养创新

情感表达要“真”。要“感情真挚”地表达“真切体验”,只有真实的东西,才能感染人,打动人。所以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一定要倾注自己的真情,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意,写自己的独特见解。真正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笔表我心”。如写《小草》,大部分学生是赞美小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或讴歌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有一个学生却是批判小革,认为它软弱没骨气,立场不坚定,风吹两边倒。这样的作文在选材、立意上一反常规,映现出了活泼的“我”的个性,写出了别具一格的“我”的情感来,可谓有创意的表达。

总之,丰富的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水”。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情感,善于激发他们的内动力,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写不出作文的问题,就会达到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的境地,使学生可以通过作文把自己的新鲜感受和心中情感表达出来,并以此为乐。

猜你喜欢

黑板小草题目
黑板和粉笔
小草受伤了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黑板
小草也会疼
小草
小草醒了
追根求源
会发光的充气式黑板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