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康:从橡胶园到农业部部长

2009-08-20商一鸣

新天地 2009年8期
关键词:橡胶农业

商一鸣

当人们关心新农村建设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原农业部部长何康神采奕奕的身影。生于1923年的何康从改革开放初期担任我国农业部长,在长达14年的部长任期中,他持续推进农村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家学两渊源

何康的前半生,一边干革命,一边做学问。

何康的父亲何遂,国民党元老,历任第三军参谋长、第四师师长、黄埔军校代理校长、立法院立法委员。抗战初期,爱国的何遂热诚拥护国共合作,他无私地支援八路军的抗日斗争,在解放战争期间也尽力完成了中共嘱托的任务。

受到家庭的影响,14岁的何康就决定一生追随中国共产党。1937年,何康从福建马尾海军学校退学,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敌演剧队七队,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何康奉命考入南开中学(当时该校迁入重庆),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出任中共南开中学党支部书记。这年年底,叶剑英指示何家三兄弟建立一个党小组,工作重点就是通过何遂及其社会关系争取“中间派”,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何康才知道,两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哥哥何世庸、何世平早已是中共的老党员。

随后,何康考入广西大学农艺系。睡在他上铺的同学李崇道(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的二哥)是名运动健将,力气大,做动物实验操刀便是他的事。何康偏爱钻研土壤微生物,他学习成绩优异,曾获得1944年中华农学会的奖学金。30年后,何康与李崇道分别担任了海峡两岸农业部门的领导人,同班有位梁姓同学也在香港当了渔农署署长。1985年,3个老同学在香港重逢,畅谈两岸三地农业合作,传为佳话。

新中国橡胶事业创始人

上个世纪50年代初,橡胶成为一种必需的战略储备资源。1951年,何康和植物学家蔡希陶骑马考察云南等地后,向周恩来和陈云提出了发展橡胶业的可行性方案。1952年5月,何康调往北京,担任农业部特种林业司(橡胶司)司长,这一年他刚满29岁,就成为中国橡胶事业的第一位领导人。

为了橡胶,何康带着一家四口,主动由司长变所长,由北京下迁广州,再下迁海南,创建了华南特种林业研究所和华南农学院海南分院。当年那是一所“茅草房大学”,职工每人每月仅有19斤口粮,一场台风刮过能把全校的房顶吹走。比之更艰难的是科研环境,当时海南只有几十万株胶树成龄开割,一颗橡胶果比一两黄金还要宝贵,一场寒流就能把辛苦栽下的幼苗都冻死。但何康翻译外国橡胶种植资料,编写教科书,办英语培训班,与学生一起种红薯地瓜。他和科学家黄宗道一起冲破外国专家的“植胶禁区”,成功地在我国北纬8度—24度地区大面积种植橡胶,成为一个世界创举。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海南农垦已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1978年,何康任农牧渔业部的副部长和部长。上任伊始,何康趁到联合国开会的机会,诚恳地向海外学人请教农业发展的问题和出路,鼓励科研交流。1982~1991年我国农业粮食产量每年增长8%,由于这项举世瞩目的成就,何康于1993年获得联合国的“世界粮食奖”(中国第二个得此奖项的是科学家袁隆平)。何康以此项奖金设立了“何康农业教育科研基金”,鼓励广大青年学生献身农业,1997年至今已经奖励和资助千余名学生。

两个知己 一生有幸

1990年,何康原配夫人临终前,让儿子去寻找何康的大学同学郁隽民,让她能继续给自己钟爱一生的人以更多的幸福。

郁隽民是画家郁风的妹妹,父亲郁华遇害以后,她立志以农救国。何康比郁隽民高一届,两人都是农业专家马保之博士的弟子。当年两人共同经历过国民党的湘桂大撤退,何康凭借父亲的关系,把郁隽民和几个同学送上逃离战区的火车。此时火车已严重超载,何康沉着镇定地将同学们硬是一一塞进车里,自己则爬上了火车顶,用绳子将身子和气窗绑缚在一起……何康无私的人品,始终深印在郁隽民的心底。何康也深深爱上了郁隽民,可是他的内心却陷入了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之中。因为此时已经有了一位门第相当、青梅竹马的女子缪希霞深爱着何康。何康只能把对隽民的感情深埋于心底,两人天各一方。

缪希霞也是中共上海局地下党员,父亲缪秋杰是国民政府盐务总局局长。何康和缪希霞结婚后,利用父辈的关系组织成立了上海瑞明企业公司,为解放区筹措经费和药品、器材。后来,缪希霞随丈夫在海南岛工作二十余年,在农林界口碑甚佳。

郁隽民一度与大姐郁风生活在一起,郁风与时任财政部秘书的黄苗子结婚,隽民与国民党财政部长的表弟结婚。但这桩婚姻很快因志趣和性格的原因失败,隽民长期过着离异独居的生活。直到1993年,何康的儿子托人在太平洋彼岸找到了她,并传递父亲的深情。郁隽民拒绝过许多的仰慕者,这次她却无法拒绝老同学至真的情怀。昔日风华正茂的他们,如今却已是白发苍颜了,两人终于做出抉择,于当年秋天成婚,让历经半个世纪的真情有了归宿。

离休后,何康还担任全国科协的副主席等职。1996年,他和几名老专家实地考察后,把热带水果芒果引入四川攀枝花地区,大获成功。耄耋之年,他依然关注着全国农业的发展,奔波在农田间、果园里……

猜你喜欢

橡胶农业
偷运橡胶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橡胶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固特异与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