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落地,城市起飞

2009-08-13杨东宁

创新时代 2009年7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产学研

杨东宁

爱尔兰政治哲学家埃德蒙德·伯克说过:To innovate is not to reform.(Edmund,1796)

确实,创新不一定需要气势如虹的改革。创新可能更需要的是将人人都明白的道理落到实地。这个落地过程其实是对蕴育基础、调整机制、持续精进的各个细节的切实执行。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坚持走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执着以企业创新为突破,积极探索区域创新,取得令人瞩目的城市发展绩效。在复杂的机制和措施后面,其基本经验和核心能力是以坚定务实的领导力和细致高效的执行力,保障创新落地,推动城市起飞。

回顾合肥市的创新案例,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们,在整体上将创新落地分为清晰的三步曲。

一、潜心蕴育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

有“沿海腹地、内地前沿”之称的合肥,气候宜人、交通便利,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

作为我国科教资源集中的地区之一,合肥是除北京以外国家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多的城市之一,科教资源雄厚。同时,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将近50所高等院校、众多国家重点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以及研究所等,无疑为合肥的科技创新孕育了得天独厚的温床,创新能力特别是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在合肥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承担863、973和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数百项,在同步辐射、单分子物理化学、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量子信息科学、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这些傲人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合肥坚实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指数和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数在全国都排在前列,远远超过其它中部城市。

二、精心构建多重的创新工作机制

自从2004年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来,合肥市加快构建多重的创新工作机制,以期尽快使得“创新落地、城市起飞”。其中不乏亮点和大胆的尝试,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为我们整个创新体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思考。

创新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其他方面创新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合肥市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合肥市成立了直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的国家科技试点工作办公室,同时,还形成了一个以合肥为主体,中央、省、市三级联动的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旨在共同推进合肥试点工作。有了这样的试点推进保障机制,合肥的创新工作就具备了“一发而全局”的执行能力,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

有了工作机制的建立,创新成果转化就变得异常重要。没有成果转化,就无法最终落实到生产力发展上,试点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合肥市市委书记孙金龙认为,“科技转为生产力最终还是要落在企业发展上,要让科技创新可看、可吃,就必须有一大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成长起来,这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成功的试金石”。2007年,合肥市建立起“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成为国内一流、且具有合肥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同时,紧接着成立了“合肥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区”,一批高水平孵化器也迅速成长起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肥东、包河、蜀山等各县区在工业园区纷纷建立创业服务中心。可见,创新服务平台的打造,不仅有利地启动了创新成果的转化,而且会很大程度上带动一大批企业成长,同时,也为创新体制摸索实践经验。这一点为我们以后其他城市的创新体制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创新服务平台的建立为创新企业培育提供了实施的基础和条件,在这一点合肥市很好地进行了诠释。2006年6月,合肥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制定了《合肥市科技创新型企业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家企业纳入培育计划,试点企业76家,有60家企业通过验收。同时,合肥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相互衔接的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建设在集合企业优势资源、增强联合竞争力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长期受条块分割旧体制的束缚,相互之间的联系较少,产学研合作机制尚未真正形成。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针对这种情况,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是很好的解决之道,优势互补的同时也会将各自的潜力发挥到最佳状态,为此,合肥市围绕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等产业,开展产学研联盟建设;启动“院企互动工程”,积极推动科研院所与企业对接,初步形成产学研互动对接的机制,创造了具有合肥特色的新型产学研结合模式。

以上的创新机制的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因而融资问题是创新体制得以真正落实的基础和保障,合肥市在科技企业融资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突破,为我们一直以来创新工作所担忧的资金问题给予了很好的解决之道。通过各种政策的引导促成知识、技术与资本“联姻”,破解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例如,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安排2亿元资助中小企业融资。组建了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服务的“合肥市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设立了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担保市场,探索建立政府资金引导社会投入的有效机制和信保贷联动机制。

多重创新机制层层关联、相互紧密联系,形成了科技创新机制实施的特色体系和发展保障,它们就是组成创新体制链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环环相扣,支撑起整个科技创新体制。

三、定心瞄准升级的重点突破方向

通过合肥市近几年的努力,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为了发挥合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合肥市在现有科技创新体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创新工作的开展,有计划地进行“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首先,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合肥市着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打造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利用科技优势抓好招商融资与招研引智。这方面,合肥市做到了充分挖掘企业创新资源,争取实现全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的要求。

在创新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上,合肥市已经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初步发挥了互补优势,但还有许多方面有待加强和改进。为此,合肥市下一步的突破方向为健全创新政策支撑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建立一批产学研战略联盟、进一步完善院地(校地)合作机制。

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上,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民生工程、强化科技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强化区域创新合作交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是重点突破口,合肥市如果能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将对前期成果的巩固和后续工作的推进产生很大的帮助。

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上,可以在专利产业化、成果奖励、项目支持等方面,大胆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实现产业发展的突破;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实现更大作为上,强化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融入、抓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增强服务和依法行政等方面争当各部门的排头兵、全面提升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目标考核等可以促进创新体制的进一步推进,为经济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为“活”的示范案例,合肥市的创新进程仍在快速发展,也给我们带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首先是创新计划的社会性构建过程(social construction),科技创新体制开展的主体可以从企业扩大到包括企业在内的各种社会机构,深化创新理念,提升公民创新性意识,有计划地开展城市创新文化建设,逐步推动全面参与。 其次,创新计划的系统性构建过程,创新体制不应局限在某几个方面,而应具备辐射式的多层次多角度性,同时,为具体衡量创新计划的实施情况,可以推动城市创新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对创新成果进行指标量化和横向比较。我相信,合肥市的创新试点成果会更加卓著,创新体制工作也会开展得越来越好!

(作者为北京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合肥市朝霞小学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生态合肥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