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新浪潮,新未来

2009-08-13温越岭

创新时代 2009年7期
关键词:泡沫太阳能新能源

温越岭

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时,对能源需求十分旺盛,而新能源规模还小,技术还不成熟,不能满足需要,所以,经济主要依赖传统能源。当经济增速和对能源的需求开始下降,能源供给不再对能源行业的调整和变革构成刚性约束,就给新能源革命提供了条件。

金融危机暂时缓解了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的矛盾,为能源行业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创造了机会。很多人认为,新能源有可能引领又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摆脱危机泥潭。

酝酿中的新能源规划

“新能源发展规划已形成讨论稿,将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审批,在条件成熟的适当时机会出台。”6月1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国正酝酿的大力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战略规划。

刘琦介绍说,此次编制的新能源发展规划,把新能源概念界定在两方面:一是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的能源;二是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能源,如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车用新型燃料、智能电网等。

新能源发展规划的基本框架包括:我国新能源的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规划的目标;工作任务和重要项目;政策保障措施。草案初稿显示,到2020年的风电总装机容量将提高至约1.5亿千瓦;太阳能光伏的发展目标为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核电运行装机容量约8000万千瓦。

根据新能源规划,到2020年的中国新能源总投资预计将达4.5万亿元人民币,将拉动全社会总投资9万亿元。尽管草案仍可能修改,但其中新能源规划目标比以往提出的各种目标大幅提高已成定局。

“新能源规划有三方面意义。一是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加就业。二是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提升中国能源的国际竞争力。”刘琦评价说。

悄然升温的新能源热

今年以来,政府已有一系列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动作。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支持和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化;3月26日,财政部公布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项目;4月20日,财政部发布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

各地政府也纷纷高调响应。5月15日,江苏省公布《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成为国内首个出台相关政策的地方政府。不久,意在“建设新能源强省”的《山东省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笼。在5月最后一天,上海市印发《上海推进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2009-2012年)》。

有分析认为,从中央到地方的这些举措表明,政府已将新能源作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核心产业。而在这些新政策陆续出台之前,国内就已经出现过一轮新能源投资热。

2008年8月,江西赛维LDK成为世界第一个产能达到1000兆瓦的光伏企业,随后调整产能扩张计划,2009年由原来的1600兆瓦增加至2000兆瓦。无锡尚德在2008年底还计划将产能扩至1000兆瓦,2009年扩产至1500兆瓦……有专家称,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的投资规模发展速度世界领先。

其他几类新能源产业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中国对风能的投入增加了88%,对核能的投入增加了72%。在国家叫停煤制油项目前,中国在建的新型煤化工项目有30多项,总投资达4000多亿元。

又在制造新能源泡沫?

不仅中国高度重视新能源的发展,整个世界似乎都在为新能源兴奋得手舞足蹈。

“许多国家把发展新能源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举措。”刘琦介绍说,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一项战略措施,中东的石油生产大国也在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统计,次贷危机以来,以可再生能源为投资对象的基金产品规模和数量均翻了一番。

就连知名互联网公司Google,也开始大举进军新能源领域。不久前,Google与专注于太阳能的eSolar公司和专注于风能的Makana合作,分别投资了1.3亿美元和500万美元。另外,Google在2008年5月还向太阳能发电公司Bright Source投资了1000万美元。

有媒体评论说,Google做的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呼吁的:“你们可以在拯救世界的同时赚到钱。”

奥巴马是高举“变革”大旗入住白宫的。在经济领域,他的变革主张发挥得最充分的当属他提出的新能源思想。有评论认为,从长远来讲,奥巴马新能源战略将是世界能源领域革命的开始,促成新能源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主导地位,催生经济增长模式的重大转变。

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包括很多具体措施,其中有:2015年之前将混合动力型汽车的使用量提高到100万辆;在十年内,每年投资15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新能源、节能和清洁生产就业岗位,将美国传统的制造中心转变为绿色技术发展和应用中心。

此时有人担心,美国又要制造泡沫。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被随后崛起的房地产和金融泡沫消灭,然而,金融行业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导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这种背景下,奥巴马的新能源战略,被一些人质疑为用一个更大的泡沫来填补上一个泡沫的亏空。

无独有偶,国内近年来对新能源建设的大量投入,也曾被质疑为新能源泡沫。有报道称,各地纷纷上马的新能源项目,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例如,很多地方的风电项目,并不掌握核心技术,风机的核心部件都需进口,却像种白菜一样遍地开花。

对此,也有专家表示,即使新能源泡沫确实存在,也不能因此否认此时发展新能源的意义,正如不能因为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就否认互联网对世界变革的推动。当年互联网技术的突破,带来了信息技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重塑了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未来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很可能将发挥同样的作用。

金融危机与新能源

国家能源局5月25日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指出:“金融危机缓解了经济发展与能源供应的矛盾,为能源行业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创造了机会”。

有专家解释说,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时,对能源需求十分旺盛,而新能源规模还小、技术还不成熟,不能满足需要,所以,经济主要依赖传统能源。当经济增速和对能源的需求开始下降,能源供给不再对能源行业的调整和变革构成刚性约束,就给新能源革命提供了条件。

此外,从长远而言,国际金融危机也是可能发生的新能源革命的重要背景。

据专家介绍,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包括对能源的消耗。这种发展并非匀速,而是越来越快。由于资源有限,每过一段时期,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消耗就会达到极限。但历史表明,这时都会发生科技革命,打破资源约束,为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于是,当经济危机再次来临,人们在寻找新科技革命可能的突破点,新能源技术被寄予厚望。

长期从事能源问题研究的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董事长何平表示,作为同样是能源消费大国的中国,必须充分估计到美国新政府新能源战略可能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及早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本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何平说,中国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政策不配套,技术不过关,好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他认为,发展生物能源应该是中国努力的方向,可以一举多得,而且非常有潜力。中国应组织科研队伍,加强研发工作;在政策、资金上应加大扶持力度;一旦有试点成功,要动用行政力量迅速推广。

猜你喜欢

泡沫太阳能新能源
毒泡沫
应用广泛的太阳能无人机
废弃的泡沫盒
“搞死”国家的泡沫
太阳能可以这样玩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太阳能虚拟窗
2016《太阳能》与您同行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