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中国画教学改革探索

2009-08-11秦晓燕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作画国画中国画

秦晓燕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中国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初中美术课中的中国画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对祖国的传统美术有个基本的了解,提高学生对我国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掌握中国画艺术的特征,学习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在审美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然而我们在中国画教学中往往效果不佳,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教学脱离了实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导致了艺术教学上的种种偏差。在中学国画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长期的作用下,中国画还是主要以临摹范画方式进行教学的,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几乎相同的一幅画。评价作品时是与范画是否相近为标准,摹本都是教师规定出来或选择来的东西,结果不外乎两种,好的结果是少数痴迷于美术的孩子学成了"画匠";不好的结果是绝大多数孩子认为美术太难学,索性与美术绝缘,甚至对美术课望而生畏。他们与生俱来的爱美之心与天生的美术表现潜能以及由此引导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被扼杀。故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在国画教学中,受到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就抛弃传统的方法,努力地去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1.拓宽教学内容,自由发挥,促进发散思维

如《蔬菜》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蔬菜的图片或让学生讲述各种蔬菜的味道等,说说自己喜欢吃哪种蔬菜,并观察蔬菜的结构,在学生了解了有关蔬菜的结构后讨论一下用墨的处理。最后把自己所喜欢的蔬菜的形象以及周围环境作进一步的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这样学生有一个自由发挥的余地,给予创作的空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来临习梅、兰、竹、菊等花卉、山水、鱼虫等,一节课是临习为主,而学生自己主观意念受到限制,只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做着机械的练习,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在课堂教学上采用多元化的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样既体现了教学以学生为主,也为学生的自由发挥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画“脸谱”,我让学生先看几十种不同的京剧脸谱和其他不同形式的脸谱,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绘画,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创作出来的作品十分新颖。再如画“猴子”,先讲清猴子的结构,老师进行示范,强调用笔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各种猴子的动作表演,再让学生讲述有关猴子的有趣的故事,可观看录像让学生对猴子有更深的了解,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一个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到了知识,也表现了自己的长处,使得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改变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教师传授技法为主,重视画面的构图,每位学生在已有的框式下进行临摹,学生最终只能成为画匠。教学内容不外乎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笔墨进行着,中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描绘“我的家乡”、“卧室”、“校园”等,这些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所以绘画起来非常有劲,让学生想可以画些什么?再进行合理的示范,随即让学生来尝试。这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学生也乐意用水墨画的形式来进行绘画,从学生的作业中可看到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水墨画的优越所在。在中国画笔墨练习教学中,墨色的交融,干、湿、浓、淡、清构成水墨淋漓的情趣世界,使学生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得到无穷的乐趣,这对学生是一种美的启迪、情操的陶冶。 对学生的创造思维也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在进行绘画时经常考虑到如何用笔、用墨和用色,也是一种国画技法训练。使学生绘画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练习,最后要求全班同学在一张长卷上共同完成一幅画。填补了以往学生间的联系较少,缺少互相比较共同进步的机会。这时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同学间的协助精神得到培养。通过共同作画学生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绘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得到了提高。

3.多渠道教学,激发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3.1采用国画中的各种表现方法

如:①揉纸法,作画前先将纸揉成一团,然后轻轻展开,使皱纸平整后才能作画,也可有部分利用揉皱,用这种方法画出来有一种肌理效果,例画树干等。②没骨法、填色法、点染法、晕色法、平涂法、擦染法、洒落法、拓印法、加剂法等等,这样使学生能利用各种表现手法来对心中的事物进行描绘,使之能获得成功感,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

3.2用“玩”来训练绘画的技法

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他们生性好动,敢于去大胆想象,教师应抓住他们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利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如:画"树枝"把墨滴在画面上,然后用嘴去吹出枝、干,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画花朵可以用自己的手指沾上颜料去点。或者用掺了洗涤剂的颜料作画,然后在画面上撒盐等,使画面出现不同的肌理效果。学生对这种效果,表现得非常兴奋,而且胆子也大,在这个玩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材料和作画方式对画面产生的效果不同。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3工具材料的更新,使学生产生新奇

受到传统国画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绘画国画的材料是毛笔、墨汁、国画颜料。而我在教学中允许学生用水粉颜料,并且能用水粉画,水彩画的方法作画,还可以用油画棒等材料来作画,这样学生在材料的应用上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乐意利用其它各种材料来进行绘画,效果也十分理想、兴趣很高。

3.4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相结合

中国画是传统的文化,有着传统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习惯,而且是以中国古代的文房四宝为作画工具的,而当代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一直都在学画西方画,从用蜡笔、彩笔画到铅笔画,水彩画、油画,接受着现代的艺术思想。所以他们对中国画艺术缺乏了解与认识,没有一定的中国画的基础,一般也都不会使用笔墨。如果我们急切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就会出现抵触情绪,作出不良的反应,结果总是学不进去。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首先要让他们了解中国画的历史,中国画的特点,通过介绍中国画的艺术成就,来感悟到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与艺术精华所在,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例如在二零零八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让我们的中国画走向了世界,那一刻,亿万中华儿女感到骄傲和自豪。当欣赏清代八大山人的作品时,可以引用了当代旅美艺术家丁绍光先生的话:“中国文人画到了八大山人时达到了最高峰,他的画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位大师的作品媲美,绝不含糊。”从而使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倾注于中国画上。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教学中国画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当然还应该让学生欣赏我国古代民间的壁画、雕塑、年画等。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发扬光大。一旦学生对中国画有了这样的情感和意识,他们就能重视中国画的学习,乐于去欣赏。

总之,中国画教学将会对青少年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怎样更进一步的搞好中国画教学,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发扬光大,后继有人,还有待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并为之不懈地努力。

收稿日期:2009-04-06

猜你喜欢

作画国画中国画
国画《鲦鱼》
国画《鲿》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难忘岁月》(国画)
书画名人汇
指纹来作画
巧巧手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国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