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一弛”,作文之道

2009-08-11丁学斌支成相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知者评语笔者

丁学斌 支成相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无可回避的关隘。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弱,往往是其语文素养强弱的综合体现。更重要的是,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考试分数的高低。

作文之重要,在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能看得出--每每走进书店,就能看到有关作文的书刊拥挤在显眼的书架上。不过,在笔者们看来,那些所谓的“作文宝典”,于学生并无多大益处,最多是能给他们一些素材。学生看的多了,作文时反而没了自己的东西,写出来得往往是“样板文”。有人把语文教学说成是“听、说、读、写”的文字过程。此处暂且不管此种说法是否全面,但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写”这一环节。笔者们在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已八年有余,深感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中,“听”和“读”都勉强可以,而“说”和“写”这两方面总免不了令人失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写作兴趣是很重要的,而这兴趣,可以是天生拥有,也可以是后天培养;先天拥有而后天会丧失,也可以先天没有而后天培育出来,这就跟语文老师有直接的关系了。

许多教授快速作文的老师都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当写课堂作文的时候,才板书完作文题,就会听到台下叫苦不迭之声此起彼伏。一节课下来,能按要求交作文的学生是极少的;有的学生虽然交了,但是内容干瘪,这显然是搜肠刮肚之作;有的学生绞尽脑汁,写出的文章却是东拼西凑,读起来味如嚼蜡。

在作文教学上,笔者们认为:评改作文与学生的作文兴趣的激发和作文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关联。这就是"一张一弛"评价作文法。一张一弛即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因人采取或松或严两种方式。对于没有写作兴趣的学生,采用宽松评价法,包容他们的一切不足之处,评语只捞好处写,决不谈缺点,不对的地方可以帮他改,也可以装着没发现。而对于有写作兴趣,且有写好文章强烈愿望的同学,则采用严批法,逐字逐句评改,这样他才会进步很快。进步快,兴趣会随之升级。

笔者甲曾有四年时间,对学生作文的批改是极严厉的。学生的作文本上,总是红黑相间,有的甚至是红色多过黑色,有时单是评语就有三四百字,甚至把学生叫到跟前批这批那。往往把学生的作文“贬”得体无完肤。那段时间里,笔者的评语是很少有赞语的。不过,那几年的学生都勇敢,较经得起打击,并没因为老师的严酷评语而丧失写作兴趣。相反,他们迎难而上,作文质量日愈升高,曾有几人获过县、市、省的作文奖。那时,同事们都笑说:“严师出高徒”。

在2005年至2007年里,笔者甲仍在“严师出高徒”的光环中用那一套进行作文教学。但笔者很快便觉察到学生日渐丧失写作兴趣,有的写作兴趣很快就在棒喝下泯灭了。过去奉为珍宝的方式行不通了,笔者真有点黔驴技穷。这困惑直到2007年秋与师专时的同学(笔者乙)相遇,才得以解决。

笔者乙在2007年之前,对学生的评价出言总是很大方,评语总是赞语, 哪怕学生的作文是驴唇不对马嘴,也至少给他60分,而且总是找出里面用得好的句子甚或是一个词来进行褒扬。故每次叫写作文时虽有学生叫苦,但总会收到很多作文本。有的虽一时交不了,但总会补交上来。此种方法显然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但却无益于那些作文功底好且好写作的同学,久而久之,他们的作文很难得到提高;而另一些学生的作文又会变得似平原野马,没了方向。

对于学生作文的评价,一个太严,一个太松,这是我俩的特点,也是我俩的缺点。过严过宽都不是因材施教,。因此,我俩决定把各自的作文教学方法糅合作探究,即对学生的作文评价采用“一张一弛”之道 ,因人而严而宽,宽中有严,严中有宽。经过2008年的实践,我俩的合作探究已显成效,而今把它总结出来,希望能够给困惑于作文教学的老师提供许些参考。

收稿日期:2009-05-20

猜你喜欢

知者评语笔者
老师,别走……
古语积累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论语》佳句精选
正中要害的评语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教师评语
后知者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