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怎样制作布制教玩具

2009-08-11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缝纫玩具艺术

李 莉

布制玩具在艺术上较富感染力,深受幼儿喜爱,幼儿教师怎样从幼儿实际出发去设计制作适合幼儿心理、生理需要而又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布制玩具呢?教师既要遵循布制玩具的艺术特色和规律,又要在缝纫能力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制作时一方面要明确布制玩具和艺术特色与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要针对幼儿的实际,选择布制玩具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造型,结合缝纫的基本技能。

首先,教师从布制玩具的艺术特色与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的关系入手,明确布制玩具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幼儿,从而树立起服务于幼儿的设计思想。

布制玩具以其造型生动、优美、活泼、自然纯真和艺术形象为幼儿所理解、接受,成为幼儿的宠物,它不但能给幼儿以无穷的乐趣,还能引起幼儿视觉器官的活动,调动幼儿的触觉和肌体运动的功能,以促进幼儿大脑、肢体机能的发展。从幼儿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看,学龄前幼儿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的心理活动主要在看、听、摸、运动以及大声说话等过程中进行。他们通过感官直接获取外界信息,从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布制玩具以它的形、色和不同质地的布料,大小精粗等特征刺激幼儿的各种感官,引起幼儿对美的体验,激发他们探索事物和认识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在玩的过程中学会认识事物,增强动手能力。如:生活中孩子的穿衣服,叠被子等都需要成人帮助,而在玩"过家家"游戏中学会生活自理。又如:生活中孩子们一般都不单独出入公共场所,害怕独自买东西、害怕独自与不熟悉的人交往。而在玩"剧院"游戏中模仿剧院经理、演员、售票员、观众等却津津有味、惟妙惟肖,在游戏中孩子们认识成人的劳动、学会关心他人,热心为他人服务,学会人际交往,与人友善相处,礼貌待人。在这里布制玩具已成为幼儿学习的教科书,它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布制玩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作为幼儿教育工具的布制玩具的设计,不能只考虑如何在艺术上富于感染力,而且要考虑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适应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

其次,布制玩具是综合的艺术,它把造型艺术、色彩艺术、材料设计、服装设计,裁剪拼贴、偏结、织绣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布艺玩具在技艺后面有相当难度。老师应从基本功、工艺法和设计创作等方面,有步骤地从易入手,逐步加深,教师在提高缝纫能力的前提下,以艺术设计为主,把工艺制作与艺术设计相结合。布制玩具是以缝纫立其形质为艺术特征的,缝纫是布制玩具的灵魂。只有提高了缝纫的基本功,才能把握并传达布制玩具的艺术特色。布制玩具无论是欣赏的还是实用的,,其设计始终遵循美的形式法规,在对比与调和、情趣与韵味、诙谐与寓意,形与神的关系处理中掌握对立统一的规律。如:在材料运用上就是通过绒布、毛线、长毛绒及麻纱等各种面料巧妙地组合,使布制玩具的形象更加自然纯真,给人以美感。这就需要设计者通过对生活的感知,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将生活中的事物抽象化、具体化、典型化,使之富有一定的寓意、个性和生机。设计者还应力图去挖掘所塑造的形象的内在气质来达到神似,增强布制教玩具形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当然,我们老师不可能象专业设计人员那样从容自如地运用上述形式法规进行造型设计。但可将其理论简略化、具体化。布制教玩具是综合性的艺术。它融艺术、工艺、适用、材质为一体。尤其是艺术和工艺二者相辅相成,相依相存,布制教玩具设计要以艺术为主,把造型的艺术规律与造型设计和立体造型的制作结合,把材料运用与设计和实物制作相结合,人物形象塑造注重五官位置,表性的塑造;动物则注重形象特征的塑造,躯干用布做成服装式样的口袋,其中不填絮,让它空松,使其制作技能简单化。要抓住动作和人物夸张造型手法的共同点及可塑性强的部位,重点解决立体造型、服饰的问题。人物、动物和造型只是在头部形象加以区别,躯干、四肢以及服饰都可采用相同的造型和装饰手法。如:布娃娃的造型采用卡通画的方法,把头部夸张得特别大而圆,眼睛小而有神,紧挨大鼻头,躯干四肢肥而短小,使布娃娃显出天真、纯扑、稚拙的气质。人物造型如此,动物造型亦然.一般动物造型都采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如:小猪,除头部夸大鼻、嘴和耳朵外,还把躯干、四肢处理得同布娃娃一样肥而短小,像一个挺肚短腿的小男孩。使布制小猪显出淘气、滑稽和风趣的神态,制作中突出造型手法,从平面到立体的造型,由易及难不断解决困难和矛盾,较适合幼儿教师普遍制作。

以上几点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希望能给幼教工作者以启示

收稿日期:2009-04-06

猜你喜欢

缝纫玩具艺术
纸的艺术
缝纫复合材料层合板吸湿性能研究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全球自动化缝纫工业的崛起之势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论天然皮裙在裙装结构设计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