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集体备课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

2009-08-11刘盘松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备课组教案研讨

刘盘松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校情,在校本教研中积极开展了集体备课研究探索,构建了“集体研讨、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集体备课研究体系,使教师的“精力”花在了教案“加减”和“反思”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发挥集体备课在课改工作中的特殊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1.集体备课模式

1.1集体研讨

在集体研讨前每位老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收集有关资料,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主讲人在新课程理念下着重在研讨前备教学过程中的以下几个环节:①落实基点。落实本课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训练点及其与思想教育的基本结合点,明确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培养点以及学法指导点和科学方法训练点;②突出重点。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③突破难点。明确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难点、能力训练难点,有突破难点的措施和方法;④激发疑点。提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适当的设疑,形成文稿。

在每位老师个体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备课组研讨活动,共同研讨、集思广益。主讲教师在集体备课时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既要说教什么、怎么教,更要说为什么这么教,同组教师认真提出各自意见,主讲教师根据其他教师建议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1.2个人加减

每位教师结合班上学生实际,进行课前和课中修改,有针对性对原教案进行修改。

二次备课,形成腹案。集体备课教案虽经集体讨论修订,但各教学班的学生情况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校要求任课教师还要根据本班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作相应的修改,也就是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任课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课前修改)。

课中修改,保证效益。教案是教师上课的备忘录,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在教学生成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我们预料不到的情况。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对于修订后的集体备课教案,也不要求一成不变的百分之百执行,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出现的临时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即课中修改),以保证教学效果。

1.3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是“把每一堂课当作一项科学研究来做”的重要部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精彩的教学片段、教学过程的意外收获、课堂上的缺失、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在每位教师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群体反思,备课组成员平时在一起经常进行教学交流,一个单元教学结束后,组内教师一起进行教学得失交流,总结经验教训,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一种有效途径,也是集体备课的一种补充和延伸。课后交流既是一项同事之间教学经验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的过程。

2.集体备课管理

2.1教案管理

教学计划一般由六部分组成:①对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和分析;②班级情况分析:男女生、上学期成绩、双基、学习习惯等;③教学要求;④具体措施;⑤教改课题:课题名称、实施目标、课题要求、实施的具体做法;⑥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计划分为:①教材分析②学情分析③单元教学总要求④教学重点、难点⑤单元教学进度安排。

每课教案包括:①教学要求,②教学重、难点③教学时间,④教学过程,另根据教学需要,还可写上预习要求,教学准备等。

2.2活动管理

我们将活动管理分为活动前管理、活动中管理、活动后管理。

活动前管理:主要是指对主讲内容、主备教案完成情况,以及分发组内(提前)教案与教案调整方面的管理。

活动中管理:活动时有无备课组长主持、主讲人的主讲情况、教师参与讨论的气氛、讨论的内容是否全面、对讨论内容有无及时记录在案。

活动后管理:对教师个体而言,主要检查教后反思及上一次集体备课后反思交流时的共性记录情况。对学校而言,主要检查反馈情况,包括备课组长记录情况反馈、教导处检查情况反馈、检查整改落实情况。

2.3评价管理

把主备教案、教案的二次修改、教学反思等都列入备课考评的内容。领导亲临教学第一线,即时进行交互式点评,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

为了展示集体备课阶段性成果,学校开展以课堂教学研究为形式的研讨会,探讨集体备课的有效方式方法,评选先进备课组。

3.实施集体备课的体会

3.1集体备课有利于教学相长

集体备课虽然形式多样,但不管哪种形式都离不开相互讨论、交流。主讲教师在讲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处理,教学重点的突出,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教法学法的选择,练习的设计等,对听者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而其他老师再发表个人的处理意见,相互讨论交流,使听、讲双方都得到相互提高。这一过程既是教学经验的交流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这样发挥集体的智慧,集全体教师所长,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提高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

3.2集体备课要特别重视教师的个性化修改

集体备课的要义是博采众长,拓展思路。好的教学设计还需执教者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升和再创造,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教学个性,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教学更符合本班学生实际,使学生受益,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3.3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形成学习研究氛围,建立学习型组织

集体备课对于提高备课质量,提高教学效益,推进课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优质的教育离不开优秀的教师,集体备课的研究重要的可能还不是研究具体的操作技术,重要的是要通过集体备课这一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引导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研究,形成学习研究氛围,养成学习研究习惯,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扎实地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持续发展才有后劲。

多年来,我们学校边实施边反思总结,不断改进、提高、完善我们的集体备课,调动教师积极主动投入到课改中来,让集体备课真正产生效益,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收稿日期:2009-05-10

猜你喜欢

备课组教案研讨
备课组长的定位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延安市高中学科备课组建设与提升实践研究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