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人文和谐的园所文化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2009-08-11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师德创设环境

刘 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应全面领悟《纲要》精神内涵,结合自身实际水平,确立适合本园发展的办园理念,注重园所文化建设,从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两方面入手,创设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可变性的优质教育环境,为幼儿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富有教育气息的人文环境

幼儿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离不开融洽宽容、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它虽是无形的,却对幼儿的发展,特别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园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感到安全、温暖、自主、鼓励他们探索与创造的人文环境,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充满自信的生活和学习,教师才会享受教育的乐趣,获得最佳发展。

1.1营造和谐教育氛围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著名教育家巴特尔曾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幼儿园人文环境的创设和有效运用均取决于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教师学习全国、省、市、区的师德先进模范,定期举行师德演讲、师德案例交流活动,使教师在思想上得到了熏陶,行动上得到引领。

加强对教师的师德评价,通过自评、教师之间的互评、家长民主评议和师德考核领导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师德综合评价,促进教师师德素养的提升。

园业务领导坚持推门听课,及时反馈,指导到位,促进教师日常教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围绕“精炼说课、精炼课堂、精炼评课和精炼教育行为”的指导思想,创造性开展系列活动,更大程度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评选幼儿园首席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并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办法,发挥她们在教师群体中的辐射作用。

1.2创设学习研究氛围,激发一流教育激情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师要想成为幼儿活动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就必须读书,增进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这就要求幼儿园做好教育名著及各类书籍的导读活动,制定有针对性的读书计划,开展教育读书论坛,让书中的教育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结合课题研究任务,分别为各教研组配备相应的教育专著,给予教师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持。在针对性读书的基础上,引导教师每人参与一个课题研究,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学年写一篇经验论文,提高研究的力度和广度,创设学习研究的氛围,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

1.3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搭建优质教育平台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条件允许的客观情况下,幼儿园应注重整合多方有益于幼儿全面发展的各类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健康发展提供平台。

1.3.1社区活动丰富多彩,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带幼儿走进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带幼儿到菜市场,认识了解菜市场的各种蔬菜、水果。走进超市,为家里购买生活用品,体验父母做家务的辛苦。到社区广场,学做“环保小卫士”,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组织幼儿到坦克训练基地、奶牛场、科技馆、泉城公园等地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体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带幼儿到郊外果蔬大棚进行采摘,了解植物生长的情况,以培养起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1.3.2家长工作形式多样,形成良好沟通氛围

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向家长征求意见和建议,请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管理,促进了幼儿园整体工作的进展。

组织分年龄段的家长培训,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家教培训,达到分层促进的效果。如小班重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指导,中班进行阅读指导的培训,大班进行幼小衔接的培训指导。

充分发挥幼儿园网站中家园通平台的服务作用,教师通过家园通平台中班级留言、班级新闻、班级相册、班级活动等各项栏目与家长进行有效及时的互动,针对家长留言给予针对性答复,达到共同交流、互促提高的目的。

开设形式多样的家园联系栏,“你来我往”、“今日表扬”、“精彩瞬间”、“经验交流”等各栏目的开设使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达到有效沟通。家园之间的亲子互动活动丰富多彩,主题新颖,进一步拉近了家园的距离,其乐融融。家长们通过参与活动,了解幼儿在园生活,感受到教师对幼儿的耐心教育和精心照顾,更加配合幼儿园工作。

2.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物质环境

环境不仅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更是萌发创新思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应做到围绕《纲要》,落实人文环境创设的精神内涵,从整体环境与班级环境入手,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真正目的。

2.1整体环境因地制宜,内涵丰富

遵循绿化、美化、儿童化的原则,幼儿园在整体环境的设计与规划中应做到围绕理念、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物质环境与幼儿的互动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视大自然为“活的思想的发源地”、“取不尽的活水源头”。幼儿园应注重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让孩子与环境互动起来,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利用幼儿园现有的绿地栽种牡丹、月季、千头菊等各类花草和各种果树,按欣赏和实用等标准进行划区栽种,标出名称,便于幼儿观察、认识。同时,将各类花草树木分班管理,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和管理能力。

2.2班级环境紧扣主题,特色突出

班级环境创设紧紧围绕班级理念、五大领域目标和近期主题开展情况,内容丰富、突出互动、各具特色。如小二班的班级理念为“快乐城堡”,主题理念确定为“生活给我无限快乐,我给生活无限精彩”,各区域名称就命名为“快乐工艺坊”、“快乐小书屋”、“快乐探索岛”、“快乐大舞台”,意在让本班每位幼儿身临其境,处处感受到快乐,体验家的温馨。

2.2.1主题墙饰

教师根据近阶段幼儿发展目标确立主题,围绕主题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幼儿发展动态、家园互动等在墙饰上体现出来。如小三班开展四月份开展的主题活动"我喜欢的动物",主题墙饰中有孩子们绘画动物的各种作品,有做动物模仿动作的照片,还有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的动物图片、剪报等等,内容丰富,主题突出,使人仿佛进入一个多彩的动物王国。真正做到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教育信息处处体现。

2.2.2活动区域

活动区域的设计根据领域目标注重动静搭配,合理摆放。区域内操作材料丰富多样,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别投放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适合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每班区域都在7个以上,区域内教师幼儿自制玩教具平均每班45种771件。幼儿在区域中自选材料、自我交往、自主发展,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总之,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深知:幼儿园文化可以借助物质、制度、活动等特性表现出来,但绝不仅仅是物质、制度或活动。我们会不断营造具有精神导向意义的幼儿园文化,创设优质的教育环境,把幼儿园变成孩子成长的乐园,教师乐业的家园,真正达到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9-05-06

猜你喜欢

师德创设环境
致良知与师德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环境清洁工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漫观环境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