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科学教师素养

2009-08-11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实验教学科学

陈 勇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深层问题逐步暴露了出来,而小学科学教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又对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给科学教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科学实践能力给出了新的考验,它也以超越传统的方式给广大小学科学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质已经是迫在眉睫。

1.转变科学教师观念,成为乐教型科学教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科学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好之”、“乐之”而且“爱之”,这样才能够激发自己热爱科学教学和热爱学生的感情,才会在科学教学工作中乐教于其中!才能培养学生爱科学和学科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科学课堂里乐学其中!首先,教师的乐教对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积极情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是乐意还是厌倦,这就体现了小学科学教师对自己科学教学工作的情感。由于科学教师在科学课堂实验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如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科学老师应该带着十足的教学热情,在用符合逻辑和科学的语言去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授课时恰到好处的表情、身体动作的运用,以及授课的语调和诙谐幽默的语言渲染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富有个性、幽默风趣的语言,学生既爱听又听得明白,又可以使枯燥、呆板的科学原理变得有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建立起积极的科学情感,提高他们学习知识的信心和兴趣。教师的乐教是学生成功情感的体验,教师的乐教,让学生以学为乐,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揭开科学知识秘密,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因此,做科学教师要克服自身对科学教学的倦怠感,获得幸福感,就要学会“乐教”,从工作中获得乐,真正把科学课堂教学作为最幸福的事情,才能真正从科学教学中体验到做科学教师的快乐。

2.深入教材与教法,成为专业型科学教师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科学教师的科学知识越来越显得不够扎实,问题就出现了。首先科学教材的钻研,不仅是为了自己个人增长科学知识,更是为了科学教学。科学教师要把科学教材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精神财富,感知教材,理解教材,这就意味着对科学教材要多次地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多次地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前后联系起来思考研究,对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一些规律性的基本知识要弄清是如何验证总结出来的,以及其运用范围等。熟悉研究教材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研究,逐步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的过程,从而牢固地掌握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只有在驾驭教材的基础上,把所掌握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转化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在实际的科学课堂教学中,自觉地意识到所教的内容,并便于以实现教学目的。

教师在掌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要求之后,还必须进而解决如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智力才能,以及思想观点等问题,即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设计恰当的教学环节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创造情境,激起疑问,引起动机;如何启发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利用直观教具,搞好演示实验;如何设计实验和组织实验;如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好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较快和较牢地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还渗透着对学生学习与实验方法的训练,对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因此,作为科学教师应力求自身的专业性,在科学严谨的教学中,充分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注重精讲精练,成为高效型科学教师

精讲精练是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生命之剑,我们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应舞好这把剑,注重自身教学中的高效性。学生在课堂上最佳注意力有效时间是20-30分钟,而科学课堂实验教学中,用来精讲的时间就更短,必须把时间还给学生实验的精练上。精讲要求我们科学教师抓住科学实验教学内容中的实验重点、难点进行讲授,讲关键、讲方法、讲思路,并结合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进行启发和诱导,发展学生能力。在科学实验中,坚持突出重点教学策略,并着眼于学生实验能力发展的需要,通过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的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独特性,从中得出科学的发现,提高实验的能力。例如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沉和浮"的教学中,沉浮的因素问题就只需要科学。我们精确的引导,并设计和组织两组经典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得出自己的发现,揭开沉浮的奥秘。

科学实验教学中,精讲和精练都要保证有很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使科学课堂实验教学省时、省力、高效,最大限度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效益。

4.不断创新和突破,成为创新型科学教师

新课标为小学科学教学制定了新的理念,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就是对学生的创造力开发和培育的活动,教学方法就必须有创新,教学过程就必需是个创新的过程,我们科学教师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可以说科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科学素质教育的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需具备创新能力。我们科学教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努力为自己创设科学教学中各项创新的条件。在教学内容上创新、教学方法上创新、教学手段上创新,促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培养学生和自身的创新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科学教学中的创新型教师。科学教师的创新能力除了体现在教学能力和方法上,还体现在实验的设计和准备,动手制作教具和学具的能力上。例如在五年级科学下册中,空气的热胀冷缩的教学中,科学老师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新颖能吹气球的罐子,在演示实验中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学生积极实验很好的做了铺垫。

富有创造性的教师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对事物富有独创见解,并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全新的教学方法,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使我们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创新的火花四射。

总之,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这是成功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改革的关键。要知道我们的科学课的性质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差别,如果科学教师不具备应有的科学素养,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的上好每一堂科学课。

收稿日期:2009-04-20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实验教学科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饮料瓶中的云
探析小学科学游戏化教学
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
梦想中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