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09-08-11张剑峰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杜郎中学新课程

张剑峰

这里曾经是一个破败的地方,偏僻的环境,穷困的乡镇学生,差点因低劣的教学质量而倒闭;这里现在是一个扎眼的所在,校长崔其升及其掀起的杜郎口风暴,不仅让媒体频频报道,而且吸引了全国众多教育工作者的目光。

教育教学是门育人的事业,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作。“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校领导能给个出门增长见识的机会,当然万分荣幸了。抱着一半的期望,抱着一丝的怀疑,我们参观了这所鲁西南平原上的农村乡镇中学。以前的重重疑虑彻底烟消云散了,眼见为实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豁然开朗。

教改后的杜郎口中学耳目一新的学习方式,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及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等教育工作者以激励与鞭策。下面就分几点谈一下自己对教改的感言:

1.一个原则

一句话,“接受但不能照搬,谨慎但不能保守。”如果用四个字概括我对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态度,那就是:接受,谨慎。“素质教育”的口号提出已经几十年了,从2001年起实施的新课程改革也日渐深入人心,但是应试教育仍旧扎扎实实。

部分学校也进行了一些尝试,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加强德育教育,营造校园文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多数学校在核心领域--课堂教学上纹丝未动,唯恐影响了教学质量。在轰轰烈烈的全国中小学教学改革大潮中,一些成果卓著的学校也陆陆续续销声匿迹了。

杜郎口的教育教学改革是个例外,不绕弯子,不缓步子,直指课堂教学,直接针对教学组织形式,把教师的活动约束在必要的程度上,给学生腾出巨大的活动空间,促使课堂教学发生了质的变化。

杜郎口中学教改的成果,坚定了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信念。今年是改革开放政策提出三十周年,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便利和实惠。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革,朱镕基总理力排众议,他说“改革是找死,但不改革是等死。”一声令下:改制!从而挽救了数以千计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命运。所以,杜郎口中学的改革成果我们必须接受,要改——无论有多大的压力和阻力,这是时代和学校发展的要求。要整体推进,但不能盲目,不能冒进。就像邓小平总设计师改革开放,实现宏伟目标的“三步骤”,为了稳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我们必须在“三个面向”的指引下,迈开大步,有计划、有步骤地摸索前进,不能走回头路。

这就是“接受”和“谨慎”的意思。有人问崔其升校长:“为什么改革了学生还如此辛苦?”答:“为了成绩,为了学校的前途,越是教改越是不能有差池,否则,会被舆论给淹没了。”

2.一个关键

2.1一句话,就是“帮助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旧的思想”

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参观前,教师们挂在嘴上的问题就是:学生全讲,滔滔不绝,老师不讲了么?究竟该多讲些,还是少讲些?我们的学生纪律状况差,怎么敢开放课堂,否则不全乱套了?教室根本没有讲台,那要老师做什么? …… 参观后,这些疑虑全被打消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潜能,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杜郎口教改的真谛。相信大多数班主任都有类似体会: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不会让老师失望的。

教师的观念更新与教学能力提升直接关系到教改的成功。新课程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与时俱进,不但教师不会进步,课改也会夭折。

在杜郎口中学,无论哪一个教室,给人的印象都是“乱”,但他们互不干扰,个个有章可循。每组都有自己的一堆粉笔头,因为全班三面黑板,但地上没有一颗。全班学习氛围很浓,讨论积极热烈,但学生发型、衣着很一般。给参观的教师无不以深深的震撼。

是打消优生的顾虑和学困生的依赖心理。打破原有的班级形式,必须以学案为媒介,以小组为依托。必须培训小组长的奉献意识,使他们打消顾虑,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好差结合,“捆绑”学习,才能有效缩小学生成绩的差距。打消学困生的依赖思想,可以通过评比、下达回答问题次数等方式解决,通过奖励、通报批评等方式进行规范。

必须使家长转变观念,增强信心。从某种程度上说,新课改的最大障碍在家长。做好家长的工作,使之配合学校的课改工作,形成合力,这也是家庭教育资源与学校教育力量的整合。把几千年的课堂模式全打乱了,家长的反应会很大。老师不讲课,家长会认为是在偷懒,会去质问学校,有的家长闹起来还会不可收拾。杜郎口中学可是花了七年时间,一点一点改过来的。只有家长有了足够的了解与信心,学校的课改才会更顺利,学生才更有干劲。

2.2一个难点

当一切进入轨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评价与激励机制了”。这是难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它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有一整套制度的跟进。把对教师的评价转移到注重学生课堂表现上来,本身就要改变原有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小组交流合作我们也经常使用,但缺少有针对性的量化考核,为促进好学生有更多展示机会,更要改变中下游学生的依赖和无动于衷,必须予以有效评价和激励。

要把学生收放自如,必须把握的恰当好处。只有给“放”一个界限,才能收到预定的效果,任课老师都应该自己设定一个框框。该放的放,不该放的坚决不放。“10+35” 就是杜郎口中学对这个度的经典描述。

新课改形势下,要保证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也应有自己独立的课程开发与管理体系,还要有监督与激励制度。好的操作模式与严密的考评体系是相伴而行的,任何课改都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利益分配问题,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教师而言,挑战不小,必须辅之以人性化的激励机制。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希望借杜郎口学习、参观的东风,老师更新观念,学校扬帆远航!

收稿日期:2009-04-20

猜你喜欢

杜郎中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过骊山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感受杜郎口的“课改旋风”
诸暨市学勉中学
我看杜郎口的课堂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