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过多”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2009-08-11姜富全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子女心理家长

姜富全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因此,事事为孩子着想。然而由于方法欠妥,自觉不自觉地影响了子女的成长,陷入家庭教育的误区,特别是家庭教育的几种“过多”教育不可取,下面我们看看在生活中的几种现象:

1.表扬过多

太多的表扬有可能会给孩子造成许多束缚与负担,当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时,孩子很容易产生挫折和内疚,如父母总夸孩子“能干、聪明”,当孩子做事不成功时,就会产生深深的自责与沮丧,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长此以往,容易形成自卑的心理。过多的表扬有时又会使自己的子女高估自己的能力,如父母凡事都夸孩子“做得好,做得不错”,孩子就容易忽视自己的不足,甚至不把父母的话当一回事,自以为是,容易产生自傲的心理。

2.批评过多

孩子犹如一棵小树,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不断修剪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当孩子有过失时,适当的批评教育是对的,这样,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在不断改正中成长,这是好事。但生活中,我们有的父母不管大事小事,也不管孩子做得对不对,不问青红皂白,就一顿批评,而且,凡事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这样容易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自己不如人的“定势”心理,长期如此,就出现胆怯的心理,犯了错误也不敢主动承认,担心受到家长的责骂。

3.命令过多

家长教育孩子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观点和认识。遇到事情,不是放下家长的架子,与孩子讨论交流,而是毫无商量的余地,命令孩子做这做那,如“今天不准外出啊”、“关上电视了”“马上去睡觉了”等等,凡事都是以命令形式,这种教育方式会使孩子的性格压抑,心理自卑,遇事唯碓喏喏,缺乏独立的能力,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

4.保护过多

就是不少的家长总认为孩子的年纪还小,怕孩子这样,怕孩子那样的。于是孩子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是由父母替孩子做,如有的中学生到了高中都不会削苹果,有的手出血了不是及时找医生,而是千里迢迢找父母等等,父母帮助孩子解决一切问题,其结果是把孩子的手脚与头脑束缚起来,这使孩子失去了独立性。由于孩子没有经历过逆境,不知困难为何物,很容易形成任性、自私、意志力弱等不良品质。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智力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5.干涉过多

过多的干涉就是限制孩子的言行,画框框、定调调,孩子按父母的认识意愿去行动,不能超越父母的指令。使孩子缺乏思维的批判性,做事没有主意,人云亦云,孩子不敢超越父母的认识,局限孩子的思维,使孩子很少有发散性思维,思想被禁锢,没有灵气,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创造力。

6.比较过多

有的家长总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如:“你看人家的孩子多能干,还这么小就能做这做那了,而你……”“跟你玩的同学成绩又那么好,他的家庭条件还没有你这么好呢?你啥就不如人家,真不中用”,这种比较家长原以为可以达到激励作用想以此来刺激孩子的上进心,但却不知是有意无意贬低了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容易使孩子产生己不如人的想法,造成孩子情绪不稳、孤僻冷漠的性格,还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畸形心理和与父母敌对的情绪。

7.满足过多

孩子的正常需求,家长给予支持,无可非议,但时下有些家长特别是祖辈,对孩子的需要不管合不合理,一概高标的满足,特别在物质上满足,容易造成孩子自我中心意识恶性膨胀,产生攀比,如看到人家穿耐克,自己非要不可,看见人家有MP3,吵着一定要买。一旦这些不合理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久之,就会产生虚荣心理,而一旦这些不合理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出现了与家长良好愿望相反的一些不良现象,妨碍他们的全面发展。如某孩子要家长买一高价耐克鞋,因家长回答不明确,竟从三楼跳下,花一样的年华从些逝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悲痛。

8.智力投资过多

由于现在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把时间和金钱都集中使用在了孩子身上。其中,教育投资现已成为各种家庭的最大"赌注"。普遍的家长认为,孩子只有上到优裕的教育环境接受教育,才能有出息,才能高人一等,所以不惜花费高额的费用,为子女择校,在图书和学习用品购置方面是有求必应到无求而予。除此之外,他们还参加各种各样的业余培训班和兴趣班,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只有这样,家长才能心安理得,却全然不管孩子的承受能力,同时也抹杀了孩子的天性。

针对几种“过多”现象,作为家长的我们,又该如何做呢?我认为,要杜绝“过多”现象的发生,家长应该做到:

①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虚荣攀比、恨铁不成钢、等不健康心理,极易导致过多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作为家长首先应当保证有健全的心态和人格,才能够成为孩子的“心理保健医生”,给子女创造和谐和温馨的家庭环境,防止孩子心理行为的偏异的发生。

②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要急功近利。孩子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家长教育孩子也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采用适当的方式。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的人格如何,完全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如果教育的方法正确,孩子就容易成功,所以家长把握好教育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非常重要。如果操之过急,恨铁快成钢,反而弄巧成拙,得不偿失。

③增强民主意识,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因为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家长的教育才能得到子女心悦诚服的接受,孩子的心理才能健康的发展。民主的父母要做到在思想上尊重孩子的人格,鼓励他们自己管理好自己,调整好对孩子的期望,不勉强孩子做他所不能胜任的事,不要过于严厉对待孩子,要理解孩子,善于发展孩子的特长,表扬或批评孩子时,应该镇静,要注意态度与效果。

④对孩子有合理的期望,罗森塔尔效应表明,一定的期望可能激发孩子内在的成就动机,促使其更加向上,但是过高的期望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使孩子望而生畏,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为孩子设计发展目标要考虑孩子自身的条件,考虑社会的需要及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⑤“放飞”孩子,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照顾孩子的生活固然没有错,问题是不能包揽一切,要知道,温室中的花朵好看,可它经不起风雨,伤痛、挫折、失意和失败是一生旅途中的一部分,不经千锤百炼是培养不出人才,我们家长应该该放手时就放手。

总之,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没有写好,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写书人的错。同样的道理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责无旁贷。过多教育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种种不利,如何正确的积极的健康的对孩子教育,是当今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而共同努力吧﹗

收稿日期:2009-05-10

猜你喜欢

子女心理家长
Tomb-sweeping Day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长错了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心理小测试
教育子女陋习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