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我园开展幼儿社会性教学的实验研究

2009-08-11王美艳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社会性内容情感

王美艳

幼儿园的社会性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个体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它不同于以往的常识,也不同于幼儿品德教育,因为它是以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进行其它社会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我园在进行幼儿社会性教育的过程中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根据社会教育的目标以及本地区,本园幼儿生活实际及发展水平选择社会教育的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老师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把发展幼儿情感——社会性放在首要地位,努力避免了对教育目标的遗漏,偏倾及无效重复,力争使所选的教育内容最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了选择教育内容还应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基础依据。因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生活现实,幼儿是通过现实生活及其表象来增进社会认知,发展社会情感及完善社会行为的。社会生活现实与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数事实表明,与现实生活越紧密的内容越是容易被幼儿掌握。例如,我们在小班的课程中,就选择了贴近幼儿的<我喜欢小朋友>,<我给老师送礼物>等教学内容;又如,荥阳象棋广场、刘禹锡公园是我们荥阳的著名建筑,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去过,不少小朋友经常到那里去玩,根据实际我们便设计了中班社会教学活动《我爱象棋广场》、大班社会教学活动《我们值得骄傲的刘禹锡公园》;我们又根据对幼儿进餐礼貌的掌握,设计了大班社会教育活动<餐桌上的礼节>等。

另外,社会发展中,社会经济体制、政治改革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如何对待利益,如何对待友情,如何面对危机,如何竞争与合作,如何确立人生理想等方面的问题会通过各种方式影响幼儿生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类对社会和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望以及人类对自己缺乏理性的行为的反省以一定的形式反映在课程中,通过教育,使人类的下一代更珍惜社会,自然,并为它的美好未来而努力,也是我们制定课程内容的依据。

幼儿阶段,幼儿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还相当有限,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及常见社会机构的生活经验,因此,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经验之上,适当扩展,并以各种可感知的方式呈现,以扩展幼儿的经验,使教育内容真正被幼儿掌握,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我们选择的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打针,我不怕>,就是在幼儿普遍对打针已有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学,消除幼儿的害怕情绪,帮助幼儿树立"打针,我不怕"的勇敢信念,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2.科学地,合理地,灵活地运用教育方法,使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得以很好地实施

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范围广泛,而且联系复杂,具有多种任务、要求。在一个活动中往往需要综合使用多种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又由于幼儿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教师使用多种方法,有利于吸引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情趣、减轻幼儿疲劳。例如,我们在中班《我是爸、妈的小帮手》这一社会性教育活动中,利用谈话法,教师引导幼儿回忆父母做家务和工作的情景,让幼儿谈谈自己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和自己应该怎样分担爸爸、妈妈的劳动,又通过情境演示法"小明在家里"使幼儿明白在家中可以协助做哪些家务事,还通过艺术感染法,让幼儿在音乐艺术与文学作品中接受熏陶。幼儿在听听讲讲、看看说说、唱唱跳跳得愉快和轻松的气氛中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帮助爸爸、妈妈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蕴育了幼儿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的美好情感。又如,我们根据自身接近农村的特点,设计了《农民伯伯真辛苦》这一社会性教育活动。先通过图示法向幼儿讲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利用谈话法使幼儿明白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农民伯伯要付出很多辛勤的劳动。在此基础上带领幼儿参观收割小麦的情景,帮助农民拾麦穗,让幼儿体会到收割小麦的情景,帮助农民拾麦穗,让幼儿体会到收割小麦又累又脏,还要经受烈日的暴晒,感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作为小朋友,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并把这些编成儿歌、歌曲交给幼儿,使幼儿通过说、唱、跳加深对农民伯伯的情感,形成节约粮食的强烈意识。

从这两个例子中可见教育方法综合使用,可使各种教育方法相得益彰,教育气氛浓烈,幼儿兴趣高涨,认识上逐渐深入、上升。由认识到内心情感的体验,最终落实到行为上的实践练习。

在各种教育方法的使用中,还应注意:

2.1在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育方法中,教师应注重创造轻松的气氛,正面引导;教师的语言应具体、浅显、简明、富于启发诱导性,注重结合直观形象,使幼儿听得明白。

2.2在以直观方法为主的教育方法中,要结合讲解法、谈话法等语言形式,让幼儿明白在演示过程中应感知些什么。且让幼儿感知与理解相结合,而不是只停留在直观感知层面。

2.3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育方法中,教师应首先让幼儿明白行为联系的内容和要求,要善于激发幼儿练习的愿望,发挥其主动性。

3.善于及时总结经验,随时调节社会教育内容及方法上的不足之处

3.1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目前,上课仍是幼儿园进行社会性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上课的目的不只在于系统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在于让幼儿在同教师、同伴、环境相互作用中进行体验、感受,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情感。我们在园内定期组织听课活动,以使教师们通过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我们鼓励教师使用最佳的教学方法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2在引导教师进行社会性教学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定期总结,以个人总结和集体总结的不同形式,了解教师们在近段社会性教育工作中所得到的收获,出现的不足及教师在实施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找出解决疑问的方法,及时调整下段教学内容中不适宜的方面。

总之,幼儿园的社会领域教育作为一个既独立又与其他领域有着广泛联系的课程领域,有着与其他领域共同的特征,同时也有它自身独特的部分。作为施教者,我们将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探讨和挖掘社会领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力争使我园的社会性教育走出自己的特色,为幼儿树立健全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收稿日期:2009-03-23

猜你喜欢

社会性内容情感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死亡
the Walking Dead
孤独会造成实质性伤害
情感
台上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