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素质的实践与探索

2009-08-11陈修回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农村学生根源教学方法

陈修回

【摘要】本文从分析其根源着手探究对策,针对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和体会,尝试以思想素质教育激发学习的内动力,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采用轻松愉快、生动活跃、形式各异等手段,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水平之目的。

【关键词】农村学生、英语素质、根源、对策、教学方法

Improves the countrysid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English quality the practice and the exploration

Chen Xiuhui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analyzes its root to begin to inquire into the countermeasure, in view of the countryside you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feature, unifies myself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experience, attempts by the thought education for all-around development stimulation study internal force, improves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method, with ease uses happy, vivid active, the form to vary and so on methods, attracts the student to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activity positively, stimulates their study interest and the enthusiasm, thus achieves enhances goal of the English proficiency.

【Key words】Countryside student, English quality, root, countermeasure, teaching method

由于经济、文化日益全球化,英语已成为国际语言。提高国民的外语素质,以适应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地位的需要,是我国当前和今后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本知识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占全国中学生人数绝大多数的广大农村初中学生,英语素质本来不高。又受到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冲击,近年来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有的学生学了两三年英语,却写不出多少个单词,读不通简单的句子,考试靠乱猜,更谈不上用英语去写作与交际。这与国家的愿望,新农村的建设背道而驰。长此下去,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理想也只能是一句空话。如何应对现状,提高教学质量,对每个农村初中英语教师都是严峻的挑战,也是发挥各自聪明才智的机遇。

1.现实与根源

1.1教学指导思想不当

受升学考试的驱使,农村初中以考上重点高中人数多少作为教学工作目标和考核教师工作实绩的标准,轻视素质教育。教师为了实现目标,仍然沿用满堂灌、大作业量,题海战术,频繁测试等教学模式,使学习气氛枯燥无味,学生负担沉重,丧失学习兴趣。而初中教育应对思想素质和英语素质两方面同等重视。

1.2地缘环境的影响

农村初中学生多来自山区农家,闭塞落后的生活环境,使他们自小养成内向、自卑的性格,表现在课堂上活跃不足,沉默有余,不敢大声朗读,不善提问回答,学习情绪不兴奋,这是学习英语的大忌。与城市学生相比,见识、活动能力和心理承受力都相对较差,随着学习内容增多,难度增大,入学之初对英语的新鲜好奇感顿消,兴趣信心顿失,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学习外语的材料,逐渐对英语产生了厌恶、畏惧等心理障碍。

1.3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动机是学生刻苦学习的内在动力。常言道,有理想才有创劲。许多农村初中学生认为,自己上大学无望,最终回归乡下,终生耕田打工,英语对今后的工作和人生没有多大的价值,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这种阴阳怪调的东西。因而学习中缺少拼搏精神,缺乏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没有正确认识到提高民族素质,人人有责。更没有认识到知识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行为修养,只有知识与技能全面合理发展,才能适应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1.4学习自觉性不高

由于父母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业余时间缺乏监督,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因此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赌博、外出上网时有发生,玩物丧志,使身心俱损,情绪低下,无心向学,导致须下苦功才能学好的英语科,成绩下降,年级越高,知识的差距就越大。挑易畏难的偏科思想由此形成。

2.探究对策,思想素质教育为先导

英语教学质量下降,原因涉及方方面面,教师必须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实际,抓住问题的关键,针对根源开拓思路,解放思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从思想上消除教学中的障碍。

2.1加强思想品德、爱国主义教育,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开展思想教育,既教书又育人。思想素质教育是学生勤奋学习的推动力和指路明灯,它能帮助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态度,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一个人若没有理想和责任感,什么事情也做不好。思想素质低下的学生,不可能有远大的目标和正确的学习心态,一遇到困难失败就自暴自弃。因此,笔者时刻注意利用课本中的生动事例,对学生开展理想、人生观、使命感等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和毅力,增强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使他们时时刻刻怀着为国家为人民而刻苦学习的情操,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外语学习中去。例如,与学生进行下列对话:

T: Where will the Olympic Games be held in 2008 ?

S: Beijing.

T: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Beijing then ?

S: Yes, very much .

这时我问学生,你们有谁知道,"北京"过去在英语中不能用 Beijing 而要用 Peking 吗?学生都很愕然。我接着告诉他们,那是因为过去我们的国家不够强大,汉语不被世界接受的缘故。学生听后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坚定了为祖国刻苦学习的决心。学习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 一文时,我鼓励他们要像爱迪生一样,勤奋学习,报效社会,即使将来回到家乡,也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国家正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才能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多作贡献。使他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洗礼,克服困难,学好英语的动力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2.1增强情感交流,树立自信心

教学工作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需要双方的密切配合和默契。没有情感交流,就没有愉快和谐的学习气氛。非智力因素的研究表明,情感、意志、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影响非常大,因而,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用爱心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知识的渴求,要用充满情感色彩的言语和目光交流给他们以鼓励、信心和勇气。教师的满腔热情会令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依赖,使教师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知识的化身,从而提升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魅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充满磁力。笔者上课总是笑口常开,生机勃勃,以积极的态度,主动的微笑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用亲切的话语营造和谐的气氛,学生受到感染而精神振奋,思维活跃,自信心倍增,大大地减轻了学习中的紧张和焦虑。因此,我的英语课堂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

3.探索适合农村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以听说促读写,全面提高语言素质,最终实现运用外语来表达交流思想。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多着重于语言形式,语法的讲授,脱离了英语的交际化应用化功能。学生学习英语不是学以致用,而是学以致考,弱化了其实用功能,使学生对口头表达方式不感兴趣,欲说口难开。由于缺少动口的机会,无法大量接触语言实际,又直接影响到书面表达能力,常常写出中国式英语,使语言综合素质无法提升。为此,教师要积极研究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努力探索出能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的教学方法。要以教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良好语言环境,使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吸引力。

3.1教学过程互动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视学习为乐趣而不是负担。农村初中学生性格多内向怕羞,众人面前不善言辞,但不乏青少年天真好奇的天性。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沟通,利用教材中形象有趣的话题,通过风趣的语言,滑稽的表演,把学生日常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引入英语课堂,千方百计地诱引学生开口说英语,并恰到好处地加以表扬鼓励。只要学生实现了这个突破,大胆尝试,对错与否,成功已取得了一半。例如,在教There be 句型时,我课前准备了许多道具,课堂上把自己扮成进村的小商小贩,扛着纸箱,向他们推销学习用品,这个模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我又马上用不同的语调边做动作,边作问答:What's on my hands ?There is a box . 然后故作神秘地放慢语速问:What's in the box ? 把纸箱打开一瞧,说:Ho,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in it .反过来问学生:Guess, what's in the box ? Do you know ? 这时课堂气氛已十分活跃,我要求学生用英语猜测有些什么学习用品,学生争先恐后地用英语说:book , knife , ruler , pen 等等,待他们猜得差不多了,我把东西一件件拿出来,并示范说:There is a pencil . There is a knife . There are some pens and rulers . 这样,学生对这个句型就有了感性认识。接着又对讲台上的物品进行提问:What's on the desk ? 学生在刚才的视听过程中已经产生了强烈的"说"的欲望,吱吱喳喳地用英语说了出来。这种由视听过渡到说读的操练,让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尝到了学以致用的甜头,故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教学摆脱了教材的死板,使英语充分"活"起来,使教学内容走向生活,达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更使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快感,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3.2课堂活动实践化

交际功能是学习英语的核心价值。交际能力的形成来自平时不断的操练与实践,而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切实遵循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加强听说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大胆说英语的良好习惯,将交际这一主题实践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与课堂活动中,努力创设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交际环境,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进行外语学习和交际。例如:我在教“问路和指路”这一语言功能时,根据学校所处的位置,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两个外国人来到校门,问几位同学“Excuse me , how can we get to the post-office ?”“Where is the hospital , please ? ” 然后同学们热心地用英语给他们指路,并对这两个地方的周边环境作简单介绍。外国人和同学均由班上学生扮演。这样,课堂变成了社会的一角,学生也体会到了进入社会生活角色的乐趣。既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感,亦使所学知识印象深刻,不易遗忘。

3.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在抓好口头交际能力的同时,也要抓好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通过写作训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知识得到扩展和延伸,这才是全面巩固和提升英语素质能力的关键。例如,在教句型 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do sth. 时,我要求学生根据已做或将要做的事情,写出尽可能多的句子来。如:It took me two days to read this book. It will take us 15 minutes to clean our classroom today. 等。复习there be 句型时,鼓励学生比赛就教室内外情况写出更多的句子。经过创新性训练,笔者所教的学生不但口语较好,考试成绩在同年级中也是名列前茅,有的学生到了市区重点高中仍是英语科的尖子。

3.4减少测试,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社会多年来的呼声。有人片面地认为有压力才有发展,只有竞争和紧迫感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把对待成年人的思维强加到心理承受力较脆弱的青少年身上。心理学研究证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和潜能,增强记忆效果。故过多的测试、过重的压力反而使学生产生恐惧和厌倦情绪,再说有谁能在紧张、焦虑的不安环境中做出成就的?学英语本身就是一项极其艰苦的脑力劳动,更需要有安全和谐的环境。因此,我们要把“休养生息”的历史理念引入英语教学,让学生在愉快宁静的气氛下挖掘潜力,汲取知识营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才有望逐渐提高。

3.5开展兴趣读书活动

阅读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扩大知识视野,是巩固旧知识接触新知识的重要途径。笔者每周都要给学生编辑、摘取一些风趣幽默小品文,如The Lost Horse. A Clever Boy等,让学生作自行消遣阅读,但对阅读材料既不测试也不检查提问,读多了自然就有收获。实践证明,增强阅读是学好外语的又一法宝。

4.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学生英语素质的高低,与英语教师的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教师的素质越高,知识越渊博,教学方法越科学,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巧,不断汲取和借鉴新的外语教学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课前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教法。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和语言情景,每堂课都要以成竹在胸的精神面貌去感召学生,振奋学生的斗志。只有成功的英语教师才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

以上仅是笔者的一些实践与探索,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无定法。怎样去改善农村初中学生的英语素质,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课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学生的现实,寻找对策,对症下药,积极探索适合各地实际的教学方法,更新观念,因材施教,就一定能有所作为,取得成功。

收稿日期:2009-03-24

猜你喜欢

农村学生根源教学方法
公共政策中社会排斥的产生根源及其防范对策
追课本知识本意,溯解题思维根源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网络暴力的危害及产生根源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高职院校农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An Analysis on the Cause of Babbitt’s Failure in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