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课堂提问 提高教学质量

2009-08-11莫春宙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提高效率课堂提问教学质量

莫春宙

【摘要】教学在减负增效不断深入,提高课堂质量势在必行,在45分钟内要效果要质量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追求目标。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课堂提问艺术化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教学中愉快地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质量、提高效率

The optimized classroom inquiry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Mo Chunzhou

【Abstract】The teaching is unceasingly thorough in the alleviating burdens efficiency, enhances the classroom quality world to probably the line, wants the effect in 45 minutes to want the quality is the general teaching worker pursues the goal. The optimized classroom inquires, improves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quality to let the student the classroom inquiry art accept happily in the relaxed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knowledge, stimulates the student to study the enthusiasm, improves the study quality.

【Key words】The classroom inquiry,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raise the efficiency

教学在减负,增效的背景下实施课堂教学.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是课堂攻坚的核心课题。一节优秀的课堂是能让学生轻松地学到知识,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做好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中提问是互动的一种手段。课堂提问是主导课堂教学、传授知识的常用手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提问就是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问,引起积极的思考。使课堂节奏有的放矢,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不仅能加强师生互动,增进师生交流,还能锻炼和发展学生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有机化。课堂提问对教学的积极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提问,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学好数学。

1.提问内容要有趣味性

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切合实际、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课文或知识点结构体系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欢乐、满足。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新课引入时,教师出示图象并提出: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不小心被打碎如图所示两块(从两腰中断开)。现急需按原样配一块,请你来完成此任务,你会带几块玻璃碎片去玻璃店?(这一问会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同学们纷纷议论,有的说带一块,有的说带两块)师:其实只要带一块去就行了。那么,你知道应带哪一块去?为什么?这样的提问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判定三角形全等(ASA)打下了基础。

2.提问内容要有启发性

设计提问内容要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并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尽量少“是不是,对不对”。提问要能引导学生探索,使他们思维得到有力的训练。要把教材知识点本身的矛盾与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当作提问设计的突破口,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而且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在讲授繁分式的化简时,复习提问“化简繁分式有几种方法?”然后再问“同学们能否利用繁分数的化简方法来解决繁分式的化简呢?”这样一来,大部分同学很快都能说出繁分式的化简方法。

3.提问内容要有预见性

提问要事先想到学生可能作出的回答,能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学生答案中的错误或不确切的内容以及思想方法上的缺陷,善于采用归纳小结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答案。例如,在复习二次方程时可设计如下两个问题:问题一,m为何值时,是二次方程?问题二,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根?在解问题一时,学生常见忽视方程是"二次"的条件,只考虑方程是否有意义情况。在解问题二时,学生又易误认为方程是二次方程,从而遗漏了当m=0时,即方程变为一次方程时仍有实数根的情况。教师对课堂提问的预见性,能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难点,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

4.提问后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思考时间力求照顾到全体,以中等偏上水平的学生为标准。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不要先指名再提问题。当然使用这种方式也要有个前提,就是教师洞察到学生正处于真正的思考阶段,这样的等待才有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来回答;学生开始回答问题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他们有一定的时间补充或者修改他们的回答,从而使他们的回答更加完善,而不至于打断他们的思路。再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使用这种技巧后,回答不出问题的现象有所减少,有更多的学生会自愿回答问题,学生在课堂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等。

5.课堂提问要有铺垫性

类推在学习中普遍采用的手法,在数学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实行解题的类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现学习类推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应有意识地提问所涉及到的旧知识,为学生的积极思维铺设道路。例如,在讲授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时,教师首先提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是什么?”梯形两腰延长会组成三角形,那么能否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梯形中位线定理呢?这样提问就能使学生围绕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去探索梯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思路。

6.提问要有扩展性

课堂教学采用提问式互动,要灵活地把问题扩展到一定的深度,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并能使知识深化。如学习等腰三角形时,问:有一顶角是70度的等腰三角形其另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后,再问题目改成有一个角是70度的等腰三角其另外两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引导学生思维扩展。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探索精神。

7.回答后教师及时作出评价

教师应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给予肯定,要努力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予某种程度的肯定;以表扬为主,时刻给学生以鼓励,尤其对基础较差、有进步的学生更要特别鼓励。依据学生的回答,对问题进行延伸或追问,促使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对学生的回答补充新信息,提出新见解;对回答中的错误倾向、模糊认识,引导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和矫正。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学到新的东西,并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便提高教学质量。

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 提问式教学是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现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减轻中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工作正在深入进行,我认为“减 负”要从课堂教学做起。课堂提问式教学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愉快地接受新知识。既能让老师轻松地教又能让学生愉快地学,它们之间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地运用各种提问技巧,以提高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市教育局师范教育处组织编写,1995、3

[2]《中小学数学》(1998年第四期),中小学数学杂志社,“课堂提问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韩小麦、刘梦其

收稿日期:2009-03-24

猜你喜欢

提高效率课堂提问教学质量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