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抗挫折能力的个案研究

2009-08-11范丽娜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个案独生子女挫折

范丽娜

【摘要】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对于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意志力有积极的意义。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建立"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实现家园同步,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独生子女、挫折、个案、措施

1.旖旖的个案

旖旖是我们班内一位比较能干的女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也都挺出色,因此从上小班以来几乎没有受到过老师的批评,她成了一个有些骄傲而又经不起别人批评的孩子。在家里她还有一个表姐,由于是最小的,爷爷奶奶惯着她,爸爸妈妈都宠着她,小表姐姐也让着她,因此让她无论在家庭中或幼儿园中都有一种优越感,就如生活在温室中的小花,从未经历过风雨的洗礼。

情境一:

幼儿园召开幼儿冬季运动会,会场上,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大显身手,运动场上活跃着孩子们欢呼雀跃的身影。旖旖也积极参加到其中,幼儿拍球比赛,她得了第一;跑步比赛,她得了第二,领奖台上不时地出现她灿烂自豪的神情,小奖状、小奖品在她手中熠熠生辉,小朋友们也向她投去羡慕敬佩的目光。比赛结束了,幼儿园安排了幼儿跳绳展示,老师出于给更多的小朋友展示的机会,便将名额给了另外两名幼儿,虽然旖旖也跳的不错。老师话音刚落,旖旖跑过来问老师:“老师,欣欣不如我跳的多,为什么让她去,不让我去啊?”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老师说:“旖旖,把这次展示的机会让给别人不好吗?”旖旖撅着嘴回到座位上,头也不抬,顿时,两行泪珠滑落脸庞。

情景二:

舞蹈教学活动中,大家学习了跑跳步,老师教小朋友们练习,平日几个动作比较协调的小朋友学的很快,一会就争先恐后的表演起来。欣欣和旖旖是两位比较要好但又争强好胜的朋友。欣欣先上来表演了,旖旖在一边轻声地说“看你表演地怎么样?”这一句短短的话语里充满了挑衅的语气。“那你就看着吧!”欣欣也回了一句,继而熟练地表演起舞蹈来,当热烈的掌声响起时,欣欣得意地看了旖旖一眼。轮到旖旖表演了,一开始还表演的不错,但跳着跳着,腿就开始不听使唤,跟不上节奏了,不如一开始那样自如了。旖旖自我感觉跳的不好,垂头丧气的回到座位上。这时一旁的欣欣说:“你怎么跳的啊,后面都跟不上了”一听这话就如火上浇油,心中的不快一下子爆发出来了“就你能行了吧”旖旖边说边哭了起来。

在平时的生活活动中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没有被选上升旗手便立刻表现出不开心的神情,一天中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不高兴。从旖旖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她很经不起挫折和困难,我们知道,人在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如果旖旖这样下去,不顺心就哭鼻子,遇到问题就闹情绪,我想对她以后的成长和适应社会很不利。因此,对她进行挫折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才能有利于其更好地适应社会。

2.问题的原因

现在的独生子女,但凡都有以下几个通病:①娇生惯养,独立性差。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从吃饭穿衣到读书学习,遇到问题只会央求大人解决,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变的胆小窝囊、害怕困难,一遇到挫折、痛苦就会哭。②任何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在他们的心目中,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不能感受到别人的需要。③自私嫉妒,缺乏正确的对待事物的能力。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要,看到别人比自己哪方面好,心里就不痛快。④胆小拘谨,社会交往能力弱。许多独生子女在家中交流自如,但一到生人,一接触外界社会,就表现出拘谨、腼腆,不会也不懂得如何与别人打交道。

现在的父母,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摔了,当孩子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时,跌倒受挫折时,便急于“伸出援助之手”立即帮他解决,久而久之家长的行为已成为自然,让孩子的心里也产生了依赖。长久以往对幼儿的成长和健康品格的养成是非常不利的。

3.干预及引导措施

培养幼儿能勇于面对失败和困难的勇气,是教育者和家长必须重视的问题,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3.1树立正确的抗挫折的态度

人的一生,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尤其是幼小的孩子,缺乏经历和经验,更容易受到失败和挫折。在遭遇失败和挫折时,孩子可能不知所措、失望退缩、丧失热情和信心。这时,我要告诉旖旖“不要怕,只要努力一定会作好的。”在平日的活动中,旖旖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小朋友都不理她,我就说:“旖旖,是不是你哪些地方做的不是很好,去,主动向小朋友承认错误,她们会接受你的。”活动中,有意识的将旖旖的挫折和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自己去面对挫折,解决问题。

3.2教育的一致性

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诸方面教育共同影响的整体成果,家庭成员在教养过程中出现分歧是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重要问题。在家访中,我了解到,旖旖在家中就是典型的“小霸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事事都顺着她,从小到大在家中没有受过一点挫折,故到了幼儿园,和小朋友们过上了集体生活,她任性、自私、霸道。所以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和老师的教育,使其取得一致,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前后统一、步调一致,在教育方式方法上达成共识,此外,还应努力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聆听专家的教育讲座,多和其他有经验的父母交流经验,互促共进,达到教育方式的优质提升。

3.3利用榜样的作用进行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故事、谈话等形式向旖旖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旖旖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利用旖旖身边的人,让孩子说一说爸爸妈妈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他们是怎样解决的,作为老师,我也给她讲关于我的一些抗挫折的事例,让旖旖以父母及老师的榜样作用,来增强抗挫折的信心。同伴也是孩子的“老师”,我抓住每一次机会,以旖旖的小伙伴的良好行为为榜样,增强幼儿抗挫折能力。例如:旖旖和小伙伴发生矛盾,尝试着让孩子自己解决;旖旖不敢上爬网了,我在旁边鼓励说:“别怕,你肯定能行!你会像欣欣一样勇敢,老师相信你!” 在父母、老师、同伴榜样的影响下,旖旖逐渐改变了心理上专横、自私、遇到困难畏惧的问题。

3.4不失时机的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给父母带来很多的惊喜,第一次抓握玩具,第一声喊爸爸妈妈、第一次自己洗袜子、第一次得“明星宝宝”……每一次的进步都给孩子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这些点滴进步是在父母的鼓励、赞许声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家长请不要吝啬您的语言,您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微笑的眼神,都是对孩子进步的肯定,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甚至出现打骂、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在她做一件事情中遇到困难时就具体分析,进行启发,引导,不说丧气话或训斥,也教育其他的小朋友不能嘲笑。渐渐的我发现她遇到困难或做事失败时,发脾气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4.效果与反思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旖旖的抗挫折能力逐渐增强了,活动中再也看不到旖旖因为失败而大发脾气或哭闹的现象了。古筝演奏中,旖旖没有弹好,但她没有垂头丧气,给老师说要好好练,下次还要上台表演。在幼儿园,旖旖也不像原来那样蛮横霸道了,看到旖旖的变化老师感到很欣慰,小朋友们也更加喜欢她了,爸爸妈妈感叹到,孩子终于懂得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了,还欣喜地告诉老师旖旖在家也变化很大,能勇敢地面对困难了,做错事情时,大人批评她时也能坦然面对,积极地承认和改正了。

通过本案的研究使我们感到,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关键是要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不放过一次实施教育的机会,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进行。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引导幼儿抗挫折的能力,建立“社会、家庭、幼儿园”三位一体的教育结构,实现家园同步,对于实施挫折教育起着很好的推动作用。

挫折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让幼儿学会面对挫折,有利于克服独生子女的娇气和骄傲的个性问题,淡化幼儿独生子女的“小公主”“小皇帝”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对幼儿实施挫折教育不仅很有必要,还应该加强,让幼儿承受适当的挫折以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收稿日期:2009-05-06

猜你喜欢

个案独生子女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挫折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终身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