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

2009-08-11黄志清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诗意智慧语言

黄志清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学校里面先生都有笑容,学生也有笑容。所以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很要紧的事。”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评价语言的魅力来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从而把他们带入瑰丽的知识殿堂?

1.真诚的评价语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尊重学生,善于运用饱含真情的评价语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够获得一份自信。如:“你读得真有感情,如果能把字音读准就更好了”;“你读得很流利,速度放慢一些情感就能更好的表达”;“你读得很好,若是声音能再洪亮点,效果会比现在好很多”“……”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真诚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知道了朗读要做到声音洪亮、快慢适度、读音准确、语言流畅,同时也明白了只有多练习,朗读水平才会提高。也正是这些真诚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对自己的朗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一次一次练习中扬长避短,所以很快就有了进步。

在教学《沉甸甸的小渔篓》一课时,当讲到“我”把小鱼重新放回水里,小鱼游来游去,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想象:小鱼在对“我”说什么?学生答:“小鱼说谢谢你又让我获得了自由,我真想和你做朋友。”我适时地评价道“你真是个爱护动物的好孩子,我替所有的小动物谢谢你!”几句简短的课堂评价语言,让学生感受到了情感上的共鸣,坚定了与小动物交朋友的信心,激发了他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感,同时也让学生有了进一步交流的欲望,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2.机智的评价语言,让课堂折射智慧的灵光

一篇课文包孕着十分丰富的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又充满着各种变化、发展,始料不及的情况对许多教师来说都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评价时,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突发情况,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快速反应,巧妙应对。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折射出智慧的灵光,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无限。

案例:支玉恒老师执教《太阳》

师:好,我知道大家还有很多话要说,但时间已经很长了,那么经过这一段辩论,持第一种意见的同学被第二种意见的同学说服了没有?(学生答:没有)

师:那么坚持第二种意见的同学,是不是被第一种意见的同学说服了?(学生答:没有)

师:谁也不服谁,怎么办?要不要我来讲。

生:要。

师:谁要我讲谁就是懒汉!(众笑)我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好不好?

生:好。

师:你家里如果生活中有了富余的钱,往哪儿放?

生:银行。

师:存在银行里面,是吧?现在我们学习中有了疑问,你不要钻牛角,钻牛角钻进去了往往就出不来了,而且耽误时间。怎么办呢?你也先把它存起来。(板书“存疑”)这叫“存疑”,把疑问存在这儿,先往下学。也许学到什么时候,回过头来,这个疑问就解决了,好不好?

生:好。

这里,教师面对突然出现的问题,沉着冷静,随机应变,进行延迟评价,给了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无拘无束中展现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3.艺术性的评价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诗意的课堂

语文是充满诗意的。做语文老师就好似写一部曼妙的诗,内容缤纷多彩,语言行云流水。不一定华丽,但一定传神;不一定深奥,但一定隽永;不一定井然,但不一定震撼!有幸听到青年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上的一堂《对对子》的课,被她那充满诗意的课堂语言深深感染了。

“秋月对”、“晚霞对”、“雨中山果对”“……”从词语的巧对,到对联的吟诵,学生们都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而其间老师艺术性的评语,也为学生的参与推波助澜。要求学生朗读时:“老师特别欣赏你们大珠小球落雨盘的朗读声”;要学生思考对对子时:“你先自己想一想,也可请同组同学帮忙,也可求助于其他组的同学”;在学生创作的基础上要学生参考老师的答案时:“刚才是你们智慧的结晶,现在跟老师的智慧也来碰撞一下,也许还没有你们的好呢”;当吟诵完一组对联时: “刚才群音共吟的是什么呢”;当要组织学生交流时,老师又说:“同学们已经急不可耐了,让思维的网线牵到老师这里来吧”;组织各小组汇报交流时,老师鼓励学生发言:“刚才是满园春色,现在是一枝独秀了”;在学生发言完,老师评价 “小荷才露尖尖角”;又指向另一组说“早有蜻蜓立上头”;转而到第三组为“一枝红杏出墙来”。“……” 充满诗意的课堂内容,加上老师艺术性的评价语言,给学生带来了无限的诗情画意。学生沉浸在这诗意的课堂,是快乐的,幸福的!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是不断地捕捉着、挖掘着来自于学生,来自于生活的各种教学资源,也渐渐地发现,那些紧扣时代脉搏的评价,是师生平等对话的推动力;那些鲜活的生活用语是学生思维的润滑剂;那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谚语、歇后语是增添课堂情趣的法宝。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看似即兴而为,其实内涵丰富,它需要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读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充实自己,融入自己的智慧和情感,这样才能提炼出具有艺术性的精彩的评价语言。

4.幽默的评价语言,为课堂润色添彩

幽默的教学语言,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于永正老师在《小稻秧历险记》的教学中,在学生朗读后有这样一句评价语获得了满场笑声和掌声:“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 人人都喜欢幽默,幽默的课堂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调节剂,幽默的评价学生是可以笑着接受的,且印象深刻,所以我们教师应努力,使用幽默性的语言,更多的从正面引导学生。于永正老师是这样总结自己的经验的:“幽默固然有赖于知识的丰富,思维的敏捷,口语的畅达,但重要的是要有融融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老师笑着看学生,学生就会笑着看老师,只有笑着看学生,才会有幽默的心境。”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总之,我认为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不应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都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让课堂评价语言发挥它应有的魅力。

收稿日期:2009-05-10

猜你喜欢

诗意智慧语言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我有我语言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