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辩论引入历史课堂的反思

2009-07-30田国华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辩论观点新课程

田国华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等具体行为获得科学、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逐步培养求真务实和创新的科学精神。面对新课程的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参与探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学习能力,培养高尚品格。从上述认识出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着将辩论引入历史课堂,现谈几点体会。

一、将辩论引入历史课堂的效果

从笔者的实践来看,在新课程理念下将辩论引入历史课堂,确实对高中历史课堂的革新有着深远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

辩论式教学的课堂氛围轻松、有趣,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课堂效率高。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辩论,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给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在学生为辩论内容寻找资料的过程中,丰富了课外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全面把握。

2.能力培养方面。

在辩论的准备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组织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课堂的现场辩论过程中,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的展示。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临场应变能力。并且。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自信心明显提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方面。

通过辩论,学生会对历史人物、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评判标准和价值体系。教师可以在辩论结束以后稍作分析和引导。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但是可以允许多种观点的存在。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方式,比教师强加给学生要真实得多,有意义得多!

所以,将辩论引入历史课堂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一种适应学生的优秀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本人也发现了一些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二、将辩论引入历史课堂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组织的有效性问题。

通过怎样的程序有效地组织辩论的课堂?怎样将辩论的课堂有条不紊的推进?在学生的辩论中教师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是否应参与其中?参与的程度如何?

2.课堂参与的全面性问题

在辩论过程中,辩手准备充分,参与积极,开动脑筋,获得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但班级其余同学参与度不高,只是作为观众和听众而已。如何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调动,让他们也参与到辩论的过程中,从而实现全班参与、全员参与,这是辩论式教学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3.辩论式教学的适用教学内容和使用频率问题。

是不是任何教学内容都适合用辩论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使用频率是否越高越好?

以上三大方面是困扰辩论式教学法顺利开展的三只“拦路虎”,要想将辩论式教学顺利推广并发挥积极作用,必须进行认真设计和积极改良。笔者在多次实践的过程中,认为以下的改进策略值得尝试。

三、将辩论引入历史课堂的改进策略

1.针对课堂组织有效性问题的改进策略。

为了使辩论式教学课堂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笔者推荐可以采用以下“三阶段模式”展开活动。

第一阶段:正反方代表(组)阐述本方观点阶段。时间以10分钟为宜(正反方组各分配5分钟)。

第二阶段:自由辩论阶段(是辨认式教学的核心和高潮阶段)。时间以24分钟为宜(正反方各分配12分钟)。

第三阶段:正反方代表(组)总结陈词阶段。时间为6分钟为宜(正反方各分配3分钟)。

这样就把整个课堂分成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辩手都有特定的任务,可以将教学进程有序地推进,不至于混乱。三个阶段的总时间为40分钟,剩余的5分钟是属于教师的,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地分配到教学活动的任何阶段,以对教学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如辩手在辩论过程中一不小心说话过火,出现人身攻击;或者辩论话题打不开,钻入“牛角尖”,进入“死胡同”,反复讲同一个内容浪费时间;亦或辩手在表述时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必须参与到辩论式教学的过程中,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学生辩论过程中充当“律师”和“裁判长”的角色。“律师”角色是指教师要纠正辩论过程中辩手的错误,“裁判长”角色是指教师要维持课堂秩序,如有不文明行为(如人身攻击、说脏话之类)应及时出“黄牌”警告,从而引导课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为了让辩论式教学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辩论结束以后教师可以组织评出“最佳团队”、“最具风采奖”、“最具潜力奖”、“最佳辩手”等奖项,以增加辩论的趣味性和激励性,或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为下一次辩论打下良好的舆论和心理基础。

2.针对课堂参与全面性问题的改进策略。

课堂参与无法实现“全班化”,这是辩论式教学本身所固有的缺陷,笔者在多次的实践过程中最终选定以下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组

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分为正反两组。(以全班50人,正反方各25人为例)

第二步:正反方阐述观点阶段

传统的辩论是正反方出一位选手为一辩,阐述正反方观点,这样只能个人参与,其他同学无法参与。而笔者在组织辩论时将正反方一辩变成了正反方一辩小组,分别由5位同学组成。辩论开始以后,先安排4分钟时间让正反方一辩小组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整理形成本方观点,最后分别由一位代表阐述本组观点,阐述观点的时间各为3分钟。这样的改进,就将原来的1人变成现在的5人,参与面大大提高。而且经过大家讨论,可以将本方观点阐述得更加全面和完整。

第三步:自由辩论阶段

正反方的自由辩论组均由A、B、C三组组成,每组5人。自由辩论组主要负责在自由辩论过程中进一步阐述本方观点,及时抓住对方论点、论据中的问题进行反驳。在这个阶段,需要组员团结合作,互相支援,力求将本方观点表述得透彻、明确和有说服力。当然阐述观点组和总结陈词组的同学也可以积极参与,或及时为自由辩论组的同学提供论据和思路。

第四步:正反方总结陈词阶段

传统辩论的总结陈词阶段,基本由四辩将原先准备好的内容读一下,所以四辩在整个辩论的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而经笔者改进后,将正反方四辩变成正反方总结陈词组,每组均有5位同学组成。总结陈词组不可事先做好陈词的准备。必须在辩论的过程中,发掘论据,总结观点,组织陈词,最后选定一位同学为代表作总结性发言。这样的陈词呈现形式,可以促使总结陈词组的同学积极参与辩论过程的始终,还要动脑、动口、动手,而不仅仅是一个“看客”和“听客”,参与度大大提高。

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让全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辩论式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的要求。

3.针对适用教学内容和使用频率问题的改进策略。

采用辩论式教学法授课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如果没有可争辩的空间而生硬的采用这种方法效果会适得其反。

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筛选,挑一些史学界没有统一定论、有一定争辩空间的人物或事件,如评价秦始皇的功过,讨论辛亥革命的成败或正确理解洋务运动的作用等等,这些内容课本没有给出统一的定论,值得学生去探究,也有很多正反方的资料可供查阅。以这些教学内容为对象开展辩论式教学,有很大的争辩空间,教学效果非常好。

当今历史新课程改革在各大中学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何变换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适应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手段,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一线教师平时应做一个有心人,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手段,新课程的魅力将会充分展示,教学效益也将会大大提高。

猜你喜欢

辩论观点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观点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