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科学课堂成为理念与行为共生的乐园

2009-07-30周洪波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弹簧秤全体学生科学课

周洪波

我曾执教过一节科学公开课——《力在哪里》,该课我先后执教了两次。第二次执教该课时经过反思我对多处教学环节稍作了改进,这对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对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全体学生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发展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功效。让我懂得一堂有效的科学课需要多多反思、细细推敲并积极改进,使我体会到科学课的一些理念如何有效地落实并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让科学课堂真正成为理念与行为共生的学习乐园。

一、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在课的导入部分,第一次设计和试教时,我只让两名学生进行扳手腕比赛,然后提问:谁胜了?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答道:说明男孩子的力气大!我随即问:那么力在哪里呢?你们都看到了吗?我同时板书课题:力在哪里。(此时大部分学生都不是很投入和兴奋的表情)第二次公开课时,我先让全班同学一对一集体进行扳手腕比赛,然后在所有获胜学生中邀请男女各一名学生现场比赛,我追问:谁赢了?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明了这位男生的力气大。我趁机问:力在哪里呢?你们都看到了吗?这样自然地引入课题并板书:力在哪里。这样的导入使全体学生热情高涨,他们都能通过亲身实践初步感受到力的存在,并对力在哪里这个问题产生兴趣和疑问。

科学课的首要教学理念就是“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我觉得,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同样是导入课题,但是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第一次导入,学生的活动参与面较窄,只有两位学生现场体验到力的存在。而第二回导入,全员参与,每位学生都能够亲身体验并感受到力的存在,同时人人都对力这个“隐身物”产生兴趣,从而对下面追踪力这个“隐身物”注入浓厚的欲望。

科学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该尽量考虑到每一个理念的有效落实,即便是一个微小的简单的导入。我们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不能仅仅为了教学而教学。每一位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都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想到每一个学生的感受,让他们人人都有公平的参与活动的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尽可能完美地、和谐地发展。

二、尽可能地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在教学“力无处不在,力是无形的”这一环节时,我原先是让学生看两幅图片并回答问题:一是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二是什么使自行车停止。我发现学生对第一个问题比较生疏,不知其所以然。毕竟飞机离他们生活比较遥远,尤其是飞机借助自身发动机的推力和空气的浮力飞上天的原理,学生还是难以理解。而第二个问题多数学生虽然有生活体验,但还有少数学生没有经历过骑车,同时图片只是静止的画面,不利于学生的深入体验。于是,我将该环节作了这样调整:课前将一名学生骑自行车的过程拍成短片,片中突出学生脚踩踏脚、自行车向前行驶、拐弯和刹车停止几个画面。第二次上课时。我将“飞机为什么会飞上蓝天”这个问题回避,让全体学生观看课前录制的骑车短片(人人屏气凝神地在观看),我追问:你们骑过自行车吗?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行驶?自行车怎么能拐弯?是什么使自行车停止的?学生在联系亲身经历和观看形象生动的短片后,自然而深刻体会到力无处不在,懂得力是无形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它作用在物体时所产生的效果来感受到它的存在。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的多种资源,尤其是贴近自己身边的相关学习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理解和体悟科学真理,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三、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在初次教学“认识弹簧秤和测量力的大小”时,我直接向学生介绍弹簧秤的结构、使用方法、使用注意点、力的单位,然后让学生使用弹簧秤测量提起一些物体所用的力。第二次教学时我这样处理:让学生自己观察弹簧秤,并说说弹簧秤上都有些什么。有学生说弹簧秤上面有刻度、有数字,有学生说上面有指针,有的说有挂钩,还有的说上面有个字母N。我就趁机向学生介绍了力的单位牛顿,我再问:你们会使用弹簧秤测量力吗?有学生说会,我就让他介绍并演示,借机向出示了弹簧秤的使用方法和注意要求。这样,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深刻认识了弹簧秤认识了力的单位,学会了使用弹簧秤测量力的方法。最后,我让学生使用弹簧秤测量提起一些物体所用的力的大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虽然探究比授予来得曲折而漫长,但是,这样的知识获得深刻而深远,且使学生的技能、思维、情感和价值观都得以充分发展,尤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把握好自己作为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的身份。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角,课堂是他们的舞台。我们要充当学生亲密的合作伙伴,和他们一起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一起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一起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同他们一起欢笑一起陶醉,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时空里放飞希望和梦想,让科学课堂成为理念与行为共生的乐园。

猜你喜欢

弹簧秤全体学生科学课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用弹簧秤探究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实验的思考与改进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方法、技巧、探究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