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FP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体会

2009-07-15王洪肖

现代情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教学

刘 阳 王洪肖

〔摘 要〕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在“VFP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VFP程序设计;教学;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91;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1-0200-02

Teaching Experience of VFP Programming Course

Liu Yang Wang Hongxiao

(Computer Teaching and Research Center,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d on how to mobilize students study enthusiasm from several aspects in teaching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VFP,and to train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Key words〕VFP Programming;teaching;ability training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各种各样的数据信息的需求大大增加,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体现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是当今计算机领域中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重要分支。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数据库技术和其他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已成为社会对大学生的普遍要求。VFP作为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开发中、小规模数据库应用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常用工具。许多大专院校都将其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特别是信息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重点教学内容,我校也将该门课程作为多个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于2005年将此门课程立项为校级精品课程。本人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多年,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教学体会。

1 注重对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综合培养

在VFP的教学过程中,能力的培养始终是教学的主线,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主导,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不仅仅限于教学生如何去建立二维表和编程,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培养大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手段和动手能力。实现对大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综合培养

1.1 通过建立数据库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

建立数据库的过程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组织能力的重要过程,首先是设计数据库,在进行需求分析、概念分析、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如何实现从现实世界到信息世界再到数据世界的转换,要为大学生设计与之相关的提问,如:怎样去抽象现实世界的各个客观事物;如何表示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近而升华到信息世界;如何将信息世界数字化而成为数字世界;在这些过程中需要做那些前期准备工作;这样就使得许多数据库的重要概念如:实体、概念模型、关系数据库模型和范式等的讲解融入到学生分析、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当中,实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1.2 通过面向对象编程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 面向对象的概念应该贯穿教学始终,面向对象的编程思维方法类似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如一个学校要完成教学任务,就需要多部门和多人的配合,部门和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对象,部门或个人都各有职能。面向对象技术涉及很多的概念,类、对象、属性、事件、方法、过程。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是VFP程序的主干,决定了对象的属性与行为模式。VFP程序设计的实质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设置对象以及编写每一个对象的事件过程代码。要在VFP的教学中培养大学生面向对象的编程思维方法,围绕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展开对VFP语言的语法规则、语句格式和程序控制结构的学习,引导学生将程序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设计对象以及如何使对象之间发生联系上。而面向对象编程思维训练的关键是强调事件驱动编程机制。事件是对象可识别的动作或发生在对象上的消息,VFP为每个对象预先设计好了一系列的事件。要培养大学生有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提高大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要对大学生强调在窗体上放置控件的目的就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将控件与其事件过程代码联系起来,这就是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所以要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事件驱动编程机制,如何设计事件驱动的程序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加工处理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2 抓住教学,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大学生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如何激发了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在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地通过自己大脑的思维,认识到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笔者认为应以培养大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实现精讲。案例教学法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的选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以激发大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案例。精选案例要求教师不仅要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而且要弄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

案例的分析也可称为案例讨论,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在给定目标的前提下如何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讨论的着眼点在于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分析希望得到的不是该案例的答案,而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这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一步。搞好此项工作要求精心设计所提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关系到能否总结归纳出要学的理论,因此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针对案例所提出具有相应逻辑结构的问题,使师生双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一步一步地得出所学的理论。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提出,并引导大学生逐层分析、总结、归纳出相应的理论,使大学生真正切实体会到理论是如何来源于实践,在分析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用恰当的评价,以保证分析讨论沿着预定的目标进行,逐步接近案例所包含的理论,达到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精心组织实验

VFP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在整个VFP教学中,必须精心地设计和组织好每一次实验,实验题目的选取、实验的教学目的、实验的步骤、思考题和趣味题的是重要的准备工作。每一学期都精心准备实验教材,实验教学用的幻灯片,实验例题实际操作过程的FLASH动画等。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将实验教学用的幻灯片,实验例题实际操作过程的FLASH动画等放到网络上,让大学生事先预习,为上机实践做好充分准备。

要求大学生掌握VFP实验教材上的各项基本内容,并在实验课堂上完成。让大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调试,教师只是起引导、辅导。笔者认为在实验课堂上,放手让同学去作和教师帮助同学做都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做,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更准确,更省时。动手能力反映了一个人的实验技术水平。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应该适当地做一些示范,并且多讲一些注意事项,多讲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动手能力不是一、两次实验就能培养出来的,必须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认识实践过程才能真正得以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有耐心反复提问,引导,使学生的动手能力逐步提高。

4 加强其他环节,提高整体效果

为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单纯地追求课堂效果是不够的。还应该注重备课、预习、作业的批改、考试等其它教学环节。因为这些环节不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所以这些教学环节必须加强。近年来,教师集体备课成了我们每周的必须做的基本教学工作,通过对每次课程的试讲、讨论,使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集体备课后的课件、案例、实验课课件和案例实现了全部上网,便于大学生预习。对大学生的考核实现了无纸化考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我校的“VFP程序设计”课程被认定立项为吉林省级精品课程。总之,教与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如何在VFP教学过程中进行能力培养,如何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大学教师最关心的,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宋长龙.Visual FoxPro数据库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9

[2]宋长龙.数据库概论及VFP程序设计基础[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7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