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的定位问题

2009-07-15

现代情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科技查新海南省高校图书馆

王 芹

〔摘 要〕文章从科技查新的定位、查新人员的定位、查新检索资源的定位及获取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高校查新工作开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当前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定位;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1-0159-03

On the Positioning Probl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Novelty Retrieval in University Library

——Taking Hainan Province as the Example

Wang Qin1 Lin Lan2

(1.Library,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

2.Library,Hainan Medical College,Haikou 571158,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discussed the positioning of 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novelty retrieval personnel and novelty retrieval resources,pointe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 work.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sci-tech novelty retrieval;positioning;Hainan province

2006年11月26日的博鳌中南六省学术年会上,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先生在发表了《知难行易: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创新之谬见》的演讲,其中程馆长阐述其“知之惟艰:科技查新乃滑稽可笑之图书馆服务”的观点,同时广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张白影先生在会上也列举广州大学图书馆为广东省公安系统提供科研服务的实例与程焕文先生商榷。程焕文先生语不惊人死不休,张白影先生言之凿凿颇有见地。但从两位馆长各执一词的观点,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虽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查新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使查新质量受到很多影响和制约。因此,笔者拟分析探讨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高科技查新的含金量。

1 科技查新的现实定位

科技查新工作萌生于80年代中期,2000年12月科技部发布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这使得查新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2003年科技部对《科技查新规范》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明确规定了查新是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科学技术内容进行新颖性查证。

1.1 主管部门对查新工作的认知定位

目前,调查显示,有48%的专家认为查新咨询应该查“三性”(即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这些要求查“三性”的专家大多为科管、课题组和评审专家,仅有29%的专家认为查新主要是针对新颖性做出评价,其中有69%为查新专家,他们认为,根据目前的查新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资源和人员素质状况,要求查新查“三性”是不合实际的,而科技查新的领域有以下特点:(1)自然科学的学科多,交叉学科复杂;(2)每一项的研究都可能会涉及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极其复杂的综合研究,给新颖性评价增加了一定难度。(3)查新人员的素质存在差异,往往不具有多学科发展性;因此,就目前状况来说,科技查新只能应对新颖性进行客观性的评价,而不能对查新进行水平性的评价,在查新人员尚不具备多学科水平专家资格的时候,就不可能就“三性”进行评价。然而查新是权威性结论,如果查新结论对成果水平作出了结论,就不易于修正。

1.2 科研管理专家对查新报告的利用程度

查新的作用是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在一些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审理早报项目时,80%的专家还是阅读了查新报告,但75%的专家只是对最后的查新报告结论感兴趣,而对于查新报告中对该项目的论证无多大兴趣。因此也只有59%的专家会根据查新对该项目提出些修改意见。

各类专家对查新报告质量的认可程度也是不一致的,有文献表明,各类专家认为查新报告质量好的仅为13%,较好的64%,一般的20%,差的3%左右。

2 查新机构的重新定位

自1990年10月原国家科委发文推荐了第一批共11家查新咨询单位以来,目前全国范围内由各级主管部门认定具备查新资格的单位已有300余家,而且近年来科技查新课题呈逐年大幅递增态势。

2.1 科技查新在图书馆各项服务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高校图书馆为教学服务,首当其冲是流通和期刊阅览等直接为读者提供服务较多的部门,因此在普通高校图书馆中,流通与期刊部门工作人员比例较大,高校图书馆中从事科技查新的工作人员一般专职3~5人,兼职人员5~7人。这与流通期刊工作人员的比例无法成正比,同时查新员一般不只肩负着查新任务,还承担着教学、信息检索、参考咨询等各项相关工作。

2.2 科技查新在图书馆馆长心目中的地位

拥有查新资格的图书馆馆长和没有查新资格的图书馆馆长是如何看待科技查新这项服务的 从程焕文馆长认为科技查新乃滑稽可笑之图书馆服务这一观点来看,科技查新服务在高校图书馆馆长心目中的位置并不高,并且持此种观点的馆长相信也有不少。这并不是馆长们认识上出现了错误,而是在科技查新这项服务开展十多年来,查新工作的运行环境、工作条件、人员素质、业务范围都有了一些显著变化,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走入一种机械的、缰化的模式,程馆长提出此观点无疑给各高校图书馆的馆长们敲响了警钟。

2.3 科技查新在图书馆馆员心目中的地位

查新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一个课题的新颖性做出评价。因此各高校图书馆都对查新员的职称、学历和外语水平要求较高,这使得查新员在图书馆馆的地位也非常微妙,一般的馆员认为查新员只是检索数据库阅读文献,一年只有短短几个月的工作时间有任务,大部分时间都非常清闲,从而质疑查新员的工作。

3 查新检索资源的定位问题

为保证对相关领域的检索范围能达到全面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的要求,查新机构必须拥有较完善的文献资料获取能力及很强的国际、国内联机检索能力。

3.1 国际联机检索的开展

目前不少查新机构对国外文献的检索主要依靠Dialog或STN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对利用率很高的几个外文数据库予以引进,文摘型数据库如EI、SCI、CA等等;全文数据库如DII、IEL、Springer、Kluwer等等,对利用率不高的其它数据库或文献信息源,则通过国际联机检索来补充和保障。

教育部查新专家吉林大学张柏秋老师举办“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查新员”的讲座时强调,科技查新应进行国际联机检索。目前海南省的高校图书馆均没有使用Dialog或STN国际联机检索系统进行检索,海南医学院图书馆是海南省惟一的省、部两级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海南省内各高校科技查新的80%是利用国内资源。如若需要进行国际联机检索的课题,通常委托具有查新资格的省外高校图书馆协助完成。

3.2 网络资源的选择与利用

由于网络资源具有更新快,检索方便,内容丰富,节省费用等优点,不少查新机构把网络资源作为查新过程中文献资源的重要补充。然而互联网上的资源良莠不齐,在什么情况下利用网络资源?笔者认为,查新人员应根据查新课题的特点决定。产品类查新经常可在互联网中查找技术参数对比资料;系统类查新如物流系统、银行系统等,同时应尽量使用一些专业协会、学会和科研院所及专业管理部门的站点,并进行多个信息源的比较,从而保证查新工作的严谨性。

4 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资格定位问题

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分3批设立了共计57所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其中综合类12所、理工类39所、农学类4所、医学类2所。

4.1 已获取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学校的查新工作的开展 根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2004年29所科技查新工作站共计完成查新5 497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的年查新量为190件;2005年43所查新工作站共计完成查新8 732件,平均每所查新站的年查新量为203件;2006年43所查新工作站完成查新任务突破10 000件。

已获取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各高校均十分重视查新工作站的建设,在资源、设备、人员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据2005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统计数据,43所查新工作站共有360名专职查新人员,平均每所查新站8人;其中持证上岗235人,平均每所查新站6人。2005年,43所查新工作站所依托的学校图书馆的平均经费超过了1 000万元。

4.2 未获取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的学校的查新工作的开展 除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外,各地区、各省区及一些地市级查新机构大部分没有获取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资格,科技查新工作名不正言不顺,校方不给予大力支持,资金投入不多,数据库更新速度不快,尤其是外文文献无法获取到原文,查新人员难以断定其中是否有与查新点相关的内容,查新工作出现滞后现象,查新工作的开展步履维艰。

5 科技查新的重新定位

2008年海南省教育厅明确要求高校老师申报教育厅课题时不需要提交查新报告,此项规定将使得海南省各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面临困难,是激流勇退还是逆流前行?继续增加科技查新工作人员,扩大查新工作量,继续申请教育部的查新工作站的资格还是放弃查新人员的岗位编制?这是目前海南省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笔者认为,查新应以立项查新为重点,在国家规划立项申请评审中,查新起辅助作用,其职责应是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专业层面向评审专家提供相关新颖性的背景信息,由评审专家根据查新报告提出背景资料判断研究的创新性;在成果报奖查新中提供文献鉴证,提供研究者研究水平的背景鉴证,如论文引证、所发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等,使专家正确评估立项和成果水平。

迄今为止,科技查新定位于先进性、新颖性、实用性三方面,还是仅定位于新颖性尚未达到统一共识。本文提出重新对科技查新工作重新定位的观点,旨在抛砖引玉,期待着与高校图书馆同行共同探讨科技查新工作的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刘荫明,张福俊,刘谦,等.我国科技查新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2007,17(6):108-109.

[2]张静.影响科技查新检索质量的因素分析[J].现代情报,2006,(5):159-161.

[3]何浩.科技查新过程中人因失误分析及防范[J].图书馆学刊,2006,(5):75-76.

[4]马景娣,缪家鼎.对科技查新工作的再审视[J].现代情报,2006,(5):138-140.

[5]张静.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7,(9):78-79,69.

[6]彭奕.科技查新工作及查新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J].现代情报,2007,(6):123-125.

[7]罗立,马艳.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反思[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5):53-54.

[8]张永梅.科技查新工作者不能承受之“重与轻”[J].情报探索,2007,(4):69-70.

猜你喜欢

科技查新海南省高校图书馆
海南省肿瘤医院
是海南省还是海南岛?
海南省农垦设计院
海南省计划10年内对万名农民实行中专学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