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发展对策分析

2009-07-15周秀霞

现代情报 2009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

周秀霞

〔摘 要〕文章在分析了图书馆在数字化整合服务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行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基点以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数字化服务;整合服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1-0095-03

Analysis on the Developing Suggestions of Library Digital Integrated Services

Zhou Xiuxia

(Library,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tegration actuality of library digital services,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the base points and developing suggestions which the library used to integrate library digital services.

〔Key words〕digitizal services;integration services;library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时代的到来,用户服务需求的焦点已从信息获取过渡到真正有用信息的获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建立数字化资源门户;如何整合各种类型的数字化资源,构建同构或异构系统的统一检索平台;如何提供个性化的数字化信息服务;如何实现虚拟参考咨询系统、馆际互借、原文传递等服务的统一认证;如何实现不同系统和服务的无缝链接等,成为各信息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而这些正是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内涵所在。

1 数字化整合服务的现状分析

多年来,围绕数字化整合服务、数字化集成服务这些命题,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不懈的研究。譬如,John和Griffiths,通过对信息环境模型的研究,认为信息的外部环境是易变的,其信息资源不容易获得,其内部信息分散,信息不能共享与交换,要改变这种状况惟一的选择就是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Chris Ferguson探讨了新时期信息服务如何与技术支持结合的问题,并指出在一个集成的信息服务环境里,本地和远程服务的整合才能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1];还有学者从技术角度、从图书馆运行角度、从用户获取信息角度等对数字化整合服务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并有多家信息机构进行了实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香港教育学院图书馆和CALIS的联机合作编目系统。前者以一个信息机构的整合服务发展带动了整个地区服务的发展;后者从行业组织的角度,在一个大范围内进行了整合服务的探索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2年,香港教育学院引进了SFX整合软件,并更名为EdLINK,主要是为了实现一个数据库的引用信息到全文或者是其他数据库的链接作用。即Citation Information in one database→Full-text articles in other databases,它主要运用的是OpenURL技术,实现了所有可以支持OpenURL技术的数据库的整合,包括电子期刊库、全文库和一些网页。同时,运用EdLINK还能实现检索其他香港大学图书馆的目录Checking other universities(HK)library catalogues,如果本馆没有的电子资源或图书在香港其他大学图书馆发现,就可以通馆际互借或其他方式获得资料,或者是网络搜索引擎上检索Search web engine相关信息。

而CALIS则是在2000年就启动了联机合作编目系统,开展了以联合目录数据库为基础,以高校为主要服务对象,联机合作编目、编目数据批量提供、编目咨询等的业务。并以实时性强、数据质量高、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高收到广大用户的欢迎。到2004年10月为止,Calis已有成员馆470余家,联合目录数据库已经积累了160余万条书目记录,馆藏信息达600余万条,涵盖印刷型图书和连续出版物、电子期刊和古籍等多种文献类型;覆盖中文、西文和日文等语种;内容囊括了教育部颁发的关于高校学科建设的全部71个二级学科,226个三级学科(占全部249个三级学科的90.8%)。真正实现了其“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2]

为了更好地反映国内图书馆数字化整合服务开展的情况和水平,笔者网上调查了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10所图书馆的整合服务情况。具体情况如表1。

从表1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图书馆都比较重视数字化服务,但是对于数字化整合服务,大多数图书馆还处于资源整合的阶段,只有少数图书馆认识到了数字化整合服务的重要性,开展了联合网上咨询、与其他图书馆的合作网上服务等业务。就数字化整合服务的整体性、层次性而言,还处在初始的实验阶段,仍有许多技术的、管理的、经济的问题仍未解决,还需要人们不懈的努力,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各图书馆使用的管理软件不统一,涉及到近10个国内外不同的版本,各种软件具备的功能、开发和管理的程度、标准化程度和处理多语种的能力等均不相同;

(2)数字化整合服务中涉及的各种技术并不成熟,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3)各图书馆管理现代化的水平不同,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和传播的认知不同,对数字化整合服务的认识各异;

(4)经济因素制约,如何解决数字化整合服务中的经费问题,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5)各图书馆的服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图书馆服务人员需要再培训,提高素质;

(6)由于数字化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实行数字化整合服务后的资源调度、利益分配等问题的解决等。

2 数字化整合服务发展的基点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数字化整合服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尤其在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一站式信息检索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数字化整合服务以其适应网络发展、基于用户需求[3]、顺应信息资源变化及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已经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大趋势。未来,数字化整合服务发展必须依赖:

2.1 虚拟图书馆环境的构建

图书馆数字化整合服务是依托于虚拟图书馆环境的。数字化整合服务,首先要求图书馆必须具备一个共享的“信息服务空间”。在这个“信息服务空间”里,能够自由的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整合的信息资源中检索,方便的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在这里图书馆已不再局限于物理意义上的馆藏和馆舍,而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全球信息资源,24小时提供远程信息服务的虚拟图书馆。在这个虚拟图书馆环境中,数字化整合服务才能为用户提供基于全球环境的,24/7的信息服务。

2.2 以服务用户为中心

以用户的信息行为为核心,以整合的资源为基础是图书馆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基本准则。无论技术如何发展,图书馆服务的最终目标都是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用户的信息行为呈现出开放化、多元化、简洁化、个性化、动态化等特点。信息需求也由简单的信息检索转向查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联机检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多位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因此,数字化整合服务必须具备成熟的技术,能充挖掘、发现用户的信息行为特点,并及时此提供整合的信息和相应的信息服务。

2.3 一致性服务

基于全球的服务是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又一特点。新时期,用户的信息满足已不仅仅局限于本地信息服务,更多的时候是远程信息服务,甚至有大量用户仅需要远程信息服务。数字化整合服务必须立足于全球信息服务,采用先进的统一认证技术、资源链接技术、网络结算技术等,为远程用户提供本地化数字化服务,使远程用户和本地用户享有同样的信息服务;并将本地信息服务和远程信息服务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

3 图书馆发展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对策分析

3.1 高效的组织体系

数字化整合服务是处于社会大的开放环境之中,是需要所有信息服务部门不断地进行技术、物质、信息等的交换,受社会、经济、技术、信息进程、用户等多个因素影响的一项服务项目,单凭一个图书馆或几个图书馆的局部整合服务,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机构,能对各图书馆的人力、财力、资源、技术等进行协调合作,统一规范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各项服务功能、服务标准、服务形式等,形成一个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分工协作的数字化整合服务体系,并使体系内的各信息机构互相依存、互相支持、明确各自的权益与义务,形成一个能协调服务所有用户的有机整体。就目前而言,CALIS已部分的具备了上述功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在未来的整合服务中,还需要CALIS机构继续完善自己的职能、结构,探索出一种高效、快捷的图书馆之间协作服务的模式。

3.2 技术的发展完善

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发展需要大量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信息技术的先进程度基本上决定了数字化整合服务的水平。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整合服务,不仅需要协作发展的机制,更需要信息采集技术、整合检索技术、描述技术、组织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发布技术等的发展;需要HTTP协议、元数据标准、Z39150信息检索协议、开放资源互操作协议OAI、分布目录信息存取协议LD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等技术的不断完善[4]。就我国而言,目前我国的各种应用软件功能和技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有待加强,跨库检索、多语种处理、基于内容管理的多媒体资源检索和相关链接服务等关键技术的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发展。并且,由于目前国内各图书馆使用的图书馆管理软件不统一,涉及到近10个国内外不同的版本,各种软件具备的功能、开发和管理的程度、标准化程度和处理多语种的能力等均不相同,还需要由中间技术进行整合协调。因此,在目前的技术环境下,数字化整合服务只能从初级阶段开始,随技术的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层次。

3.3 人员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服务人员,是知识的导航者,数字化服务的执行者。服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的质量。就目前而言,国内各图书馆的人员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技能老化、服务意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等。这样的服务队伍是无法适应数字化服务需要,更无法适应数字化整合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必须从整合服务的需要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制定相应的培训制度,激发服务人员的学习动力,强化服务人员终生学习的理念,提高服务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数字化整合服务的发展还依赖于用户需求的转化,图书馆在提高服务人员素质的同时,也必须适当的引导用户,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提高用户的信息能力,从而能通过与用户之间的良好互动,达到提高整合服务质量的目的。

3.4 协作共享机制的建立

数字化整合服务是一个开放的协作服务系统,需要多家图书馆、信息机构的参与,各图书馆首先必须对数字化整合服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在共同的需要前提下共同协作,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组织、信息资源挖掘、信息资源服务等多个方面形成统一的建设模式。彻底改变目前信息量巨大,但分散异构,容易产生“数字信息超载”和“數字信息孤岛”的局面,形成强大统一服务的数字化中心。这需要多个信息机构的共同努力,就协作与分工、权益与义务的等问题,建立起一套以数字化整合服务为核心的协作共享制度,制定出合理的服务目标、分工原则、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服务方式等制度,并确立一些相应的支撑服务措施,如统一认证的办法、资源调度的规则、信息传递的方式及用户结算方式等,从而保证数字化整合服务的正常开展和可持续运行。

参考文献

[1]Ursula Nielsen & Per Eriksson.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LIBRARY SERVICES IN AN ACADEMIC ENVIRONMENT.IATUL Proceedings,2002,no12(1).

[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EB].http:∥www.calis.edu.cn/calisnew

[3]金明华.集成服务——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新趋势[J].情报学报,2002,(1):81-84.

[4]胡昌平,周永红.信息集成服务回顾与展望[J].图书馆论坛,2005,(4):1-7.

[5]上海市图书馆.http:∥www.libnet.sh.cn[EB].

[6]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pku.edu.cn[EB].

[7]清华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tsinghua.edu.cn[EB].

[8]中国数字图书馆.http:∥www.d-library.com.cn/index.jsp[EB].

[9]中山科技大学图书馆.http:∥library.zsu.edu.cn[EB].

[10]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hust.edu.cn/index.nsf/index openform[EB].

[11]复旦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rary.fudan.edu.cn[EB].

[12]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http:∥www.las.ac.cn/index.jsp[EB].

[13]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http:∥www.lib.sjtu.edu.cn[EB].

[14]吉林大学图书馆.http:∥www.jlu.edu.cn/libary[EB].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去图书馆坐坐
图书馆
图书馆里送流年
夜间的图书馆
图书馆里的小惊喜
图书馆 Library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