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型创业,轻装上阵显身手

2009-07-14颜晓菁

就业与保障 2009年5期
关键词:格子小林创业者

颜晓菁

当缺少技能、缺少资金、缺少社会关系成为传统创业之下的种种“壁垒”时,灵活便利的微型创业俨然成为一些就业、创业困难群体的“命脉”所在。

摆个小摊、开家网店、联合经营……多种形式的微型创业一如这一时节舒展枝叶的树木,充满了勃勃生机。

作为公众并不陌生的小成本买卖,微型创业能否成为“全民创业”的组成部分,减轻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々

当传统的门槛降低,微型创业是不是一种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绝佳方式?

对于活跃地方经济而言,微型创业是否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呢?

在福州的一场招聘会上,记者和几位前来应聘的毕业生聊天,大家似乎都提到了一个共同的打算: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去做点小生意。当记者追问做什么小生意时,有近一半的人想开网店;有三分之一的人想做小摊贩;也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家里出资做生意。

2009年,除了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外,被裁员的职员、工厂倒闭被迫回家的农民工……诸多人群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就业大军。当人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时候,许多人说,自主创业是一条有效的路。可是这条路如何走?是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走?当我们抛出一个解决方案的时候,随之也就衍生出更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追寻答案。

资金可以说是许多人创业路上的最大的“拦路虎”。一没经验,二没钱,想创业谈何容易?于是,微型创业兴起了。微型创业,就是所谓的小本买卖。投的资金不多,人力成本也低,可以是一两个,也可以是三四个,“掌柜的”多半也兼当“店小二”。

传统行业受青睐

下岗后的选择

每天下午四点,老郑夫妇的面点摊就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出现了。夫妻俩一人一辆小推车,一辆上面是煤炉子锅碗瓢盆;另一辆小推车上装的是新鲜蔬菜、卤味以及各式各样的面条。桌子椅子摆好,就开始营业了。这是一个旧式小区,一半是中年以上的老福州,一半则是年轻的外来打工者。老郑夫妻俩的手艺便是传统的老福州手艺,主营捞化、卤味、拌青菜,一半的工序都在开工前准备妥当了,只等着客人一上座,5分钟之内便有热乎乎的面条上桌。按福州人的习惯,四点钟的时候,离午饭很远离晚饭还早,正是吃点心的好时候。于是,下午四点到五点间,老郑夫妻俩便要狠狠地忙乎一阵。大略休息半小时,便赶上了下班时间,这时老郑夫妇便把准备好的辣椒酱给搬出来,不一会,他们的摊位前就坐满了许多下班的年轻人,大伙兴高采烈地聊着今天发生的新鲜事,一边开始享受晚饭。到了七点左右,老郑夫妇再度闲了下来,这趟休息可以休息得较为久,大略到九点半过后,下晚班的人都会顺道拐来吃碗面条再回家,这一趟忙完,便收摊了。老郑告诉记者,有时候忙乎不到十点半就收摊了,生意太好了,东西早早地就卖光了。

老郑实际年龄50岁不到,不管按国际惯例还是民间说法,他都算不上“老”。大略是看着显老吧,来来往往的熟人都叫他老郑。老郑说,显老都是给愁的,下岗了三年没找着工作,硬是把头发给愁白了。后来去学了半年厨艺,想着可以去哪个食堂应聘,结果也没成功。再后来经朋友点拨就开了这个小面摊。说话间,他擦了把汗,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幸好生意还不错,一天下来能赚个百来块,攒个几年也许就能出去开家小店了。”

新过渡时代

而此种传统的小摊贩经营模式也吸引了许多年轻创业者。2009年初,身为蓝领一族的小黄失业了。在几经找工作未果之后,小黄决定开始做小摊贩。小黄有一手编制各种小玩意儿的技术,从广州找到了招财猫、小动物一类的货源之后,小黄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每到华灯初上的时候,小黄的小摊点总是在学生街的德克士门口准点出现。编织一条带着小老鼠的手链3元钱,编织一条带着招财猫的大挂饰10元钱,一个晚上下来,小黄的净收入为50到100元不等。白天在家复习准备继续进修学习班,晚上摆小摊点,年轻的小黄似乎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日子。当然,这种日子仅是她作为过渡时期的一种生活方式。小黄说,打算学习点管理方面的知识,为自己以后把事业做大储备点理论知识;而摆摊点做生意,算是小黄实践阶段的起点。小黄说,她的创业梦想,从做一个成功的小摊贩开始。

新型的创业模式正在兴起

Soho一族

相关资料显示,越来越多观念超前的年轻人开始走向一种新的职业市场,比如做网站主持人、开网店、公关公司等等。微型创业正以低成本、低风险的特征受到年轻刨业者的追捧。

小林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学的是室内设计专业。十几年来的求职路并非一帆风顺,小林呆过几家设计单位,但均不理想。2007年,小林以“非正规就业”的形式在上海开了一家小装潢公司。小林给自己的定位是中高端客户,小公司不比大公司,相对于很多以量取胜的公司而言,小林更愿意让自己靠精品取胜。

两年多的时间,小林渐渐在圈内打开了市场,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期间有一些经常合作的房地产公司和设计装潢公司向小林抛来橄榄枝,但小林却很愿意享受目前的自由状态,“没有灵感的时候就可以休假去找灵感,对于设计师而言,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工作是最容易出精品的。”

小林说,他还是很有野心的,希望未来可以开家大型的设计装潢公司,但是目前这种微型创业的状态他很满意,也很享受。

“格子趣”盛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种叫“格子趣”的店铺形式逐渐走入大家的视野。每个月只要支付一百元到三百元不等的租金,就可以轻松实现当老板的梦想。这股“格子趣”旋风,让许多摩拳擦掌的“准创业者们”有机会尝试了一把“微型创业”。

走在福州市新学生街上,在一整排商家中,有一家小店铺显得格外热闹。仔细一看才发现这是一家格子铺,从店外的橱窗到店里的每面墙,全部都由隔板隔成一个个小格子。在二十平方米左右的店面里,陈列了几十个格子,格子货架上的商品五花八门,亮晶晶的银饰、可爱的公仔、品牌手表、各类包包等等。

“格子趣”的构想,来自台湾网禄数码科技集团总经理蔡镇州对日本、中国香港等地区的观察。他发现,在这些地狭人稠的地区,年轻人扎堆的很多商家都提供某种租售服务,但往往仅限于摆放供展示的商品样品和提供卖家的联络方式,并不代售商品。“格子趣”参考并修改了这个商业模式,由网禄数码科技集团出面租下“黄金店面”,再以低价分租给那些没有足够的本钱租下大店面的个体户。租下格子的这些小卖家,除了可以得到让商品在好地段露脸的机会,还可以享受“共同管理”的便利。

开个网店当实践

网络购物从前几年的“跃跃欲试”时代逐渐过渡到了今天已经成为许多新新人类的主要购物方式。随着网购的逐步火爆,开网店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当许多人依然争先恐后地在网络上打起商品价格战的时候,小张则悄悄地开起了自己的创意小店。

小张的主营实际上是“卖过刊”。最开始是在南昌大

学校园里兼职摆夜摊。时间长了他发现其实过期杂志对于大学生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价钱便宜,阅读价值也相当大。经过一段时间的资金积累和货源积累,小张在网络上也卖起了过期杂志,生意还相当不错。

在最近的电话采访中,小张还告诉记者,他目前的实体店和网店都增加了新的人手,而他则正式地卸下了一身重担,开始专心联系货源。

微型创业,贵在小而精

“创业”这个词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越来越频繁地牵扯着人们的财富神经,好工作难找、薪水紧缩,应届生、往届生、社会青年、下岗职工,越来越多的人想加入到创业的行列中来。

但是创业这条路似乎并不好走。市场瞬息万变,是个摊子都有风险。相对于许多人而言,创业之初就上马大项目似乎并不是理想的选择。资金、人际、经验……每一样都不可或缺。对于许多创业经验不足的人而言,一不小心就成了“花钱买教训”。如何让创业更经得起风浪?于是,微型创业以其低成本的门槛吸引了越来越多创业者的眼球。在没有大资本可供支配的时候,不妨来场“小打小闹”的预演。

创业项目的选择也是不少创业者思索的难题。大的没有能力,小的不知道从何着手。虽然商机无处不在,看着却似乎样样不可轻易涉足。或许我们该回头看看前辈们的例子,想当年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开出“眼镜肉店”,复旦学子赵宇回母校卖盒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讨论:这样的小本买卖也能做?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并不是只有比尔·盖茨、马云那样的才算创业,卖肉、修车、卖盒饭、做连锁店老板……只要不怕吃苦,只要能立稳脚跟,小作坊也能干出大事业。

微型创业装备攻略

微型创业虽微,但是创业所需要的各项因素并非就不再重要。对于微型创业者来说,其商海搏击的特点就是“软硬兼施”。所谓软,即是心态方面的内容,硬,主要体现在技能上;而人力资源这样的因素,则软硬兼有。装备是一种创业条件的统一概括,具体细微之处正是由创业者们自己做主的。

心态装备

1初期心态要归零,永远都是在学习。创业,肯定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创业之初,即使没有很好的现金回报也不要灰心丧气。把微型创业作为一种梦想的预演是一种比较明智的心态。尤其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学习的态度是应该放在首要位置的。大多数毕业生在走出校园时,经验往往还只是一张白纸,做一笔业务,都要细心思考其成败得失,只有如此,微型创业才可能成为自己一个起飞的平台。只有持续学习,才能甩开竞争对手,脱颖而出。

2企业牌子就是自己的面子。小公司不会有知名度,更上不了某某财富排行榜,如果因为这样你就认为企业的品牌无所谓,砸了也没人知道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人的态度很可能成为一种习惯,而且作为一个创业者,更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想。企业信誉往往就是个人的形象名片。从细微处做起,培养一种经营的良好风格和可持续的客户关系,有一天,你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技能装备

1专业技能是首选。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不做无把握的事。不妨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对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创业时一定要发挥出来。赚钱的项目很多,但不是每项都适合自己,微型创业并不倡导过长的战线和项目的多元化,而是强调一种核心竞争力。

2资源整合能力是底气。有专业技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执行者。但除了专业,要能使自己的创业项目正常运行并最终脱颖而出,资源整合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资源整合不仅包括项目所具备优势的转化,还包括微型企业内部不同个人技能的协调和引领,带有一定的挑战性。

人力装备

1创业最强调团队。创业毕竟不同于自己做雇员,在微小型企业里,创业者就是老板,你不仅要让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必要时,还必须雇用员工,让他们执行你所规划的项目,分担你的任务。所以,微型创业虽微,但它同样需要你组织一个适当的创业“梦之队”。

在这个团队中,创业者作为核心,就要开始以一个管理者的身份和心态去处理问题。要记住,微型企业并不是你的归宿,而是一个起飞点,所以在船小好调头的创业阶段,尽可能多地去领悟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团队的绩效的评估能力。

2人际资源不可少。创业者,需要有人帮助和支持,人际网络关系在这时显示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而且往往被创业过来人称作创业时最大的资本之一。不断扩大朋友圈会带来不少方便。所以,在创业过程中,一定要广结善源,建立自己的人际脉络。

一定牢记,人力资源是不可缺少的装备,运用好了,微型企业的意义就不会停留在“微”字上。

猜你喜欢

格子小林创业者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数格子
填出格子里的数
格子间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格子龙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