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慎防心身耗竭综合征

2009-06-29谭西顺

劳动保护 2009年3期
关键词:心身刘先生综合征

谭西顺

28岁那年,刘先生进入一家公司,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在职场上平步青云,始终保持着模范员工的形象。不久他便得到晋升,负责公司的很多业务。公司给他配了一辆小车,外加一份让人羡慕的高薪。令人满意的工作业绩背后,是连续不断的出差和每周60~80h的工作,以及频繁的周末会议。一天,刘先生突然倒在自家门口,出现严重头痛、心率加速和头晕、目眩等症状,被送进了医院的重症室。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医生告诉他患的是“心身耗竭综合征”,是因为多年的过度劳累导致的。

心身耗竭综合征是指因职业而导致身心俱疲的状态:在心理方面,患者的情绪容易波动,睡眠不稳,而且注意力无法集中;在生理方面,患者腰酸背痛,或者出现消化系统紊乱。

综合表现

1.发病趋势

在“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时代,像刘先生这样的病例并不罕见,且发病率正日益增长。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工作压力都在增加,人们正疲于奔命。工作的压力对员工健康造成的危害,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2005年11月,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的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在25~39岁之间的员工,1/3因为工作而感到心力交瘁。

2.诱因

研究显示,长期紧张在诱发心身耗竭综合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上看,人体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性反应,在我们意识到危机来临之前,大脑就察觉到了潜在危险,并能迅速地做出反应,促使肾上腺素流入肌肉,让我们行动更加灵活;身体还会关闭一些不太重要的系统,来保存能量。但当我们遇到一系列的突发事件时,比如气急败坏的老板要求你在30min内完成报告;无法按期完成任务,肾上腺就会分泌压力荷尔蒙,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如果这种紧张状态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身体便会不可避免地发生病变。持久的压力会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降低免疫系统,使我们更加频繁地遭受病毒侵袭。

3.影响

这些患者往往是最后一个意识到自己病情严重的人。没有人会在一夜之间彻底变得身心衰竭,恰恰相反,他们的精力是逐渐衰退的,速度慢得让许多人从未察觉出这些细微变化,直到情况已经变得相当严重。

压力和对自身的不满会在精神上留下烙印。日渐消退的自尊和对失败的焦虑折磨着他们,使这些心身耗竭综合征患者丧失信心、毫无斗志,终日在痛苦中煎熬。他们可能会在酒精和药物中寻求安慰,一些人甚至尝试自杀。

4.易患人群

长期从事紧张、应激、工作压力大的工作,并且自身工作热情高,从不会拒绝和懈怠工作的人易患心身耗竭综合征。所以,厄运往往会降临到最佳员工的头上。这些人总是欣然接受一大堆工作任务,并且干劲十足,工作已经成了展现他们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当他们面对那些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不得不加班加点,在办公室里一直熬到深夜,而无视饮食规律,忽视了身体锻炼。长此以往,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圈。一旦哪次没有完成任务,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焦虑、失望、压力更大。

5.症状

他们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在职场上平步青云。令人满意的工作业绩背后,却是极大的工作量、连续不断地出差和频繁地开会。虽然有压力,但他们一直坚持着,并乐在其中,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病了,头痛、心率加速和头晕目眩。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就是“心身耗竭综合征”的特征。“心身耗竭综合征”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单元,而是许多心理和躯体疾病的基本症状或前奏。最常见的症状有:疲乏感、厌倦感、力不从心感、无能感、淡漠、敌意、易激怒、抑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动机削弱、工作效能下降、睡眠障碍、饮食及体重改变。如果自我保健不足,长期在耗竭状态下工作的人不仅会漠视、敌视服务对象,还会严重降低工作质量。

预防措施

现代社会中,压力几乎无处不在。如果我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压力的影响,心身耗竭的危险就会大大降低。压力的强弱是重要因素,却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一个人每天工作12h,每周工作7天,仍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为自己减压,他也许就不会出现问题。减压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为你的身体留出一定的时间

相关的抗压方法非常简单,而且行之有效。这些方法包括:食用健康食品、有规律的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

2.必须在紧张与放松之间寻求平衡

也就是说,“工作狂”要找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压力补偿机制。一位女士也许可以通过长跑来减轻压力;另一位女士的放松方法可能是躺在自家的沙发上听古典音乐;而第三位女士可能更喜欢在她的花园里摆弄花草。这些习惯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全身心投入到一种令人愉快的活动中去。

3.密切地进行社会接触

花时间与朋友、家人和同事相处,都有助于缓解压力。然后,学习一些放松技巧也会有帮助,如瑜珈或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

科学家强调,你必须先在头脑中跨出决定性的一步。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当然越早越好,你必须接受这样一种观念:身体和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职位的晋升。

刘先生后来选择了一种平衡的生活状态。他辞去了工作,修补了朋友间的友情,还实现了孩提时的一个梦想——周游世界。接下来,他重操旧业,在另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个更好的职位。不过现在,他已经掌握了平衡,将工作与更多的运动、更多的休闲、更多的度假和更多享受生活的时光协调起来。尽管对他来说,工作仍像过去一样重要,但这些事情现在更加重要。他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生活从未像现在这般美好!”刘先生说。

现在,生活节奏过快,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了心身耗竭综合征的风暴之中。没人会在一夜之间彻底变得身心衰竭,恰恰相反,他们的精力是逐渐衰退的。因此,一定要警惕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变化,以防心身耗竭。

编辑宁 远

猜你喜欢

心身刘先生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我受够了!
Chandler综合征1例
从心身角度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证体会
旧事
投 宿
考前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肝硬化患者的蒙医心身护理及营养饮食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