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高中数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6-25

考试周刊 2009年19期
关键词:情趣教学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袁 峰

摘 要: 本文就注重知识内涵 ,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情趣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情趣教学 探索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有必要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下面笔者就注重知识内涵,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情趣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注重知识内涵,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来自于知识的理解,没有知识的理解就没有创新的基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使学生透彻、牢固地掌握数学的概念、定理、法则、解题步骤等基础知识,也就是要熟练地理解数学理念与数学思维。科学知识的创新充满勇于进取的人文精神,记载着人类发明、创造的光辉历史,凝聚着人类思索与奋斗的成功经验。它既有巧夺天工的构思,传承着人类的聪明与机智,又深刻地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认识,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总之,知识蕴藏着丰富的智慧财富,既是现代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如在一个重要定理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定理的条件和结论,知道它的重要用途,认识定理证明的思想方法,理解其中的运算和推理技巧,还要深刻理解定理反映的事物本质,其本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智力源泉,也是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依据。在定理证明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定理证明与发现的联系激发学生思维。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真才实学,学会过硬本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综合、探索联想,创造性地解决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固有的,如何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利用情趣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教材,从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再现知识的内涵,是近几年的高考趋势。为了达到减负的目的,高考命题从书本中走出来,又回到书本中,考点都是书本问题的结晶与提升。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景,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在学生中,已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创新意识的思想,他们对未来科学世界的好奇和探求,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发问,使我们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一方面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必须是人人平等参与的合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音”。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推理证明的思维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就可唤起求知的情趣,激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情感,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的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创新欲望,达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首先学生必须对数学有极大的兴趣,他们就肯用百倍的努力去学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教师从创设认知“冲突”中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景,着力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用妙趣横生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创造思维的新视角,以新颖的方式去诱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向往科学,追求真理。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激发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温故知新,巧妙设疑,指导学生的创造思维活动;还要善于设疑,使学生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波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独立教学能力,比较独立的教学个性特征,教学的自信心,并且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因此教师要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显现出教学艺术的独创性特色,使教学艺术进入个性化的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倡和鼓励学生进行畅想、创异、求变、创新,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独创精神。想象力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活动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伸展智慧的触角去观察和探索,去想象和创新,做开拓创新的人才。在教学过程式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作业中大胆地探索,通过作图、列式、运算得到正确的结果。作业中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反映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作业评讲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型、探索性的课堂气氛,因势利导,反映学生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的创新性,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大胆探索解题思路的勇气,勇敢地提出新方法,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充分地反映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注重数学知识的内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情趣教学,激发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猜你喜欢

情趣教学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情趣教学探讨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的现状浅议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