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神经科学最新发现对语言体验性的论证

2009-06-25

外语教学 2009年3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王 寅

摘要: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发现了语言具有体验性这一重要特征。近年来国外神经科学家获得了很多新发现,并提出了Cog假设、神经元连通论与扩散论、神经元模拟论等新观点,美国伯克莱大学的认知语言学家基于这些成果建立起模拟论语义学,开辟出一条用神经科学来解释语言和隐喻形成和运作机制的新路径,深入批判客观主义语义观,进一步论证了语言的体验性,使得全世界的认知语言学家深受鼓舞。这也使得我们深刻认识到,语言的体验性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假设,也不必局限于仅从语言中寻找证据,当今神经科学的新发现为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关键词: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神经科学;模拟论语义学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44(2009)03-0001-07

1,引言

美国认知语言学家和哲学家Lakoff和Johnson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明确提出了体验哲学,并发现了“语言具有体验性”这一重要特征。语言体验性这一特征为以前很多学派所忽视,或在他们的理论框架中根本不可能被发现。他们的这一贡献也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密切关注,很多学者撰文对其做出了介绍和论述。本文基于国外神经科学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论证心智和语言的体验性,该命题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假设,也不是仅从语言事实做出的推理和验证,而是已被当今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所证实。

2,从神经元和连通论谈起

认知科学主要研究各种形式的智能,包括从感知和行为,到语言和推理。认知科学在论述智能的本质时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也叫处理信息的两个方法,或叫模拟人类智能的两大方法):符号论和连通论,对智能的来源也有两种对立观点:天赋论和建构论。

符号论认为人类智能的基本单位是符号,一切智能系统都是符号系统,思维的过程就是依靠符号和规则系统进行串行的运算过程。符号在计算过程中没有意义,只有在获得运算结果之后,将其与客观外界对应起来便可获得意义。大脑被隐喻性地视为硬件,心智就是计算软件,这样,思维就与符号计算划上了等号。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有Neisser,Anderson,Newell,Simon,Searle和乔姆斯基等。Neisser(1967)和Anderson(1980)正式建立了认知心理学,较为系统地论述了这一观点,提出用信息加工(串行加工)的观点来研究认知和心智。人工智能专家Newell&Simon与20世纪50年代成功地运用计算机建立了“逻辑理论家模型”,进一步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设。乔氏的TG理论也是基于此思路,并使得语言形式化研究一时成为主流。这三个学科发动了一场意在摆脱心理学中行为主义理论的革命,使得基于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

符号论是第一代认知科学的中心议题,而第二代认知科学坚决否定心智的这一信息加工模式,接受了皮亚杰的建构论、互动论和Rumulhart&McClelland的连通论。皮亚杰深受培根、洛克、休谟等古典经验论的影响,认为:认知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互动实践,认知和心智是后天构建的,并提出了著名的“图式发展理论”和“发生认识论”。自Waldeyer于1891年首先提出神经元学说,其后得到cajal与1909和1911年所进行的实证性研究的支撑。该学说认为,神经细胞(即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发生、形态、营养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参见张培林1987:55)。Hebb(1949)首先提出“连通论”,后来Neu—mann(1958),Anderson等(1977)进一步发展了该观点,到了20世纪80年代Rumulhart&McCleUand(1986)运用并行分布处理模式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功,使之成为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的一种重要理论。桂诗春于1991明确肯定了这一理论的价值。

连通论反对把符号视作智能(或认知、思维)的基本单位,应是“神经元(Neuron)”,据此认知过程就是连接神经元和建构神经网络的过程,表现为信息在神经网络有关单元中的并行分布加工和特定连接方式,而不是符号运算和串行加工。Lakoff(2005:219)指出人脑中没有什么符号,不能用符号来表征概念和意义,心智运作是基于神经元间的连通,因此人的知识、记忆、智慧是储存在由神经元连接而成的庞大网络之中。人们可通过学习不断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或激活的权重。

3,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

3.1神经元分类神经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种类的神经元,它们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Lakoff主要论述了以下两大类:一般目标运动神经元和视觉运动神经元(包括标准神经元和反射神经元)。前者分管动物为某一目的做出动作,如抓住事物等目标(若无事物在场,这部分神经元就不能被激活)。其中又发现了三种神经元:去抓、握住、操作(如拿到花生,将其扭转,取出内仁等系列动作)。借助精密仪器可观察到猴子在实施这三个不同动作时猴脑中不同部位神经元被激活的情况。动作有不同阶段,如起始、中间、结束等,分别由这组神经元对应部分控制着。这组神经元主要分管原型动作,与其相连的还有一些辅助性神经元,它们分管该原型动作的非典型动作,这就从神经学角度解释了原型范畴的层级性。另外还有一组与之相连的神经元控制着相反的动作,如松开等。

视觉运动神经元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神经元(可能还有其它):

1)标准神经元,沿脑脊分布,当实施某一行为时或看到实施该行为所需之物(如对象、场所、工具等)时激活了相同的神经元,如一个猴子抓住香蕉时和看到香蕉时所激活的神经元相同,这一发现可很好地解释巴普洛夫的实验,或者说他的实验也可用来证实这一发现。标准神经元的工作机制是“模仿”,看到可抓物体就会激活模仿抓的动作,其生理神经基础就是,位于顶额皮层的视觉神经元系统与位于脑后皮层的动作神经元系统之间是连通的,这就将动作与受事者连接了起来,将人与赖以实施行为的外界事物联系了起来,从而也就将人与世界连接了起来。

2)反射神经元,位于大脑的前额皮层。看到别人实施某动作和自己实施相同动作时相同的神经元被激活。也就是说这类神经元也有模仿功能,一个动作不管是由别人实施还是自己亲自实施,都受相同神经元控制。当看到别人实施某一动作后大脑顶额皮层中分管视觉的神经元就与脑后分管运动皮层的神经元连通,不断协调自己的肢体并通过一定的练习就能做出相同或类似的动作,这是这类神经元的特性,或许这就是人的本能,试想幼儿小时候学做大人的动作就是依据这一原理的。反射神经元将人与人连接了起来!

反射神经元的工作机制也是基于“模仿”,从视觉上看到别人做某动作和自己亲自实践相同动作时激活相同的神经元,这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元有模仿别人动作的能力。不仅是看到别人或自己做同一动作时,就是想象

到做同样动作或用词语提及这个动作时,大脑中被激活的神经元也都相同,它们都由相同的反射神经元所控制着。我们平常所说的心智阅读和移情由反射神经元引起,可使人能共享与别人相同的情感和有关动作。人类在自然进化中获得了模仿别人和移情的能力,这也是人类能形成共享道德规范的基础。

3)近人空间神经元,如用手碰到脸某些神经元就被激活,如看到某物向脸部而来相同的神经元也将被激活。如有事物临近身体,大脑中将激活起与这些事物接触到身体时相同的神经元。其工作机制还是模仿,看到或听到某物向你而来就好像该物接触了你一样,因为分管视觉或听觉的神经元是与分管触觉的神经元相连通的,人们能够模仿出事物接触到自己身体的感觉。Narayanan(1997)发现,在分管细节动作和具体的神经元回路之上还有一个总的协调神经元回路,可将它们协同起来,而且这一协调回路还具有固定的图式,从而使得整个动作具有协调性、连贯性、正确性和固定性。

神经科学家已通过实验证明猴脑中有这几种神经元(回路),而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因此可推断人也有这些神经元(回路),它们基于外界事物和身体动作的不断刺激、反应和协调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神经连接系统,这些神经元和其间的连通就是人们能够实施和想象该动作,或听到表达该动作的语句后能理解其义的生理和神经根源。也正是它们能够将人与世界连接起来,将人与人连接起来,从而获得部分共同概念,保证了人际间的相互理解,从而能从生理学和神经学角度对理解、意义、隐喻等作出合理解释。他们还认为语法也是通过神经元回路(特别是感觉一运动神经元回路)建立起来的。

3.2神经元丛、神经回路、神经参数当代神经科学家主张用“神经元丛”来解释有关现象,这涉及到神经元的产生和死亡问题。大脑中神经元在不断产生和死亡,倘若仅是一个神经元对应于一个概念,若这个神经元死亡了,岂不是这个概念也就消失了,这就是所谓的“Grandmother-cell 0bjection(祖母细胞缺陷论)”,当某人分管“祖母”的神经元死亡了,他就再也没有“祖母”这个概念了。当代神经科学家发现一个概念的建立需要约10到150个神经元,因此一个概念之中还要包含很多细微内容,有很多参数,它们分管概念的不同方面。如果有一个或几个神经元死亡了,其他的神经元依旧能发挥相同功能,因此当代神经科学家主张用神经元丛这一术语(在下文所述中如不单独说是单个的神经元,都是“丛”概念),这也是结构连通论和平行分布连通论的区别之一。

神经元丛可以构成神经元回路,上述三类神经元都可构成三类回路,分别行使着不同功能。且这三种神经元回路都可独立于某特殊事物、事件、动作和场景来运作,因而具有部分普遍性。如在标准神经元回路中神经元激活时还可不考虑具体的受事者或方式,即能概括出抽象的受事者角色,不管抓住的是什么对象,这一部分神经元都将被激活,从而使这一神经回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反射神经元回路中也可不考虑具体情景,提炼出施事者、受事者、方式等角色功能。在进入空间神经元回路中不管是什么物体,只要它临近人,神经元系统就能给它定位,这也使得此类神经元系统获得了一定的普遍性。

在神经元网络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叫做“神经参数”,可用以解释普遍性中差异性。如抓起某物时要涉及很多因素(方向、维度、力度等),实施该行为还涉及到诸如:角色参数(实施角色或受事角色)、相位参数(起始、中间或终结)、方式参数(力度、方向和位置等),它们分别由对应的神经元控制着,这也已为当代神经科学所发现。神经元回路将所有这些参数连接起来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作动态调整,使得参数值能够适应当下情景,以完成该动作,决定了实施某一行为的参数值,与对这一行为的模拟和想象是基本相同的(除了部分参数值要作出调整之外),它们决定着行为概念的内部结构。如“grasp the cup”和“grasp the idea”,两个“抓住”被基本相同的神经元和神经参数控制着(但也有不同之处,如所抓之物的性质不同,因此我们说“基本相同”)。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保证了人们能够通过动觉上的“抓住”来理解心智上的“抓住”。

相同神经元分管着同类事体和动作,它们有内部结构,获得了对应的语义角色,如:施事者、受事者、目的、地点、方式等;它们还有相体结构,如:初始体、延续体、终止体等。正是由于神经元系统具有这些功能,本身才有意义,从而保证了语言理解。认知和思维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普遍性,是因为神经元系统有相同抽象概括能力,具有一定的表征能力。语言是认知和思维的产品和结果,因此语言的普遍性也只有从这个角度才能做出合理解释,不能简单说成“天赋说”、“自治说”和“普遍语法说”。

3.3神经元连通论与扩散论神经科学家有句行话叫“被同时激活的神经元,也就被连接在一起了”。负责运动的神经元分布于大脑的后部,负责五官感知的神经元分布于顶额皮层,在生活中这两部分的神经元常会一起被激活,从而建立了连通关系,而且这两部分的神经元之间是双向连通:人们在获得五官感知信息时身体往往也会做出相应的动作;同样,当人们实施某动作时五官也会有相应的反应。这样,人们就获得了将各种感觉通道融合于一起的能力。正是分管不同信息的神经元之间的连通,使得人们能够认知世界,获得理解,建构概念隐喻,掌握知识。

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也可用连通论做出合理解释。Lakoff(2005:152)认为构造是一个象征单位,是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当人们把一个形式与一个意义配对时,就在大脑的神经系统中建立了对应的连接回路。语音隐喻(李弘2005)也可据此作出合理解释。Lakoff认为首先是个别词语的神经连接,一个声音(形式)与一个意义相配对,分别建立一个神经通道或回路,如There goesJohn,首先是三个词语的语音形式与其对应意义之间的神经通道,然后还有一个神经回路来控制这三个词语的整体运作,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构造。这样每当这个构造中的一部分被激活,整个构造就可被激活。

当代神经科学接受了神经元学说,认为人类的智能是以神经元为基础的,若干神经元组成神经元丛,进一步集合形成神经元网络,神经元之间既有串行加工(如感觉和运动等系统)也有并行加工(如同类功能的活动),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参见陈宜张1995:9)。另外平行分布论过于注重神经元的层级关系,且也不能有效批驳“祖母细胞缺陷论”。当今神经科学家,特别是伯克莱分校的认知科学研究小组发现,神经元的运作是以“丛”,或叫“官能丛”的方式运作的,不是层级关系,是以不断向外扩散的形式形成连通的,他们将这一理论叫作“Structure Connectionism(结构连通论)”。

3.4神经元模拟论基于上述发现,结构连通论

认为概念的推理结构(即人们运用概念进行推理的形式)与大脑中网络结构的组织形式相同,它又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当代神经科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神经元模拟论”,认为神经元具有模拟能力,且想象力也来自于神经元的模拟能力。通过五官感知到事物时大脑顶额皮层分管五官感知的神经元就被激活;用手拿事物时大脑后部皮层分管运动系统的神经元就被激活。人们在此体验的基础上不断刺激和反应,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神经元间的连通。当人们会做某个动作(如“抓”),或仅看到与该动作紧密相关的事物(如“杯子”),或看到别人做这个动作时或想象做同样动作时,或用词语描写该动作时,甚至将其用于隐喻之中(如“抓”后接抽象概念)时,大脑中相同的神经元就被激活,这同一或类似动作的有关情况由同一神经元回路控制着,这充分证实了上文所说的神经元系统具有模仿的功能。有例证:我们经常发现当说到“抓住要领”、“抓住某一念头”时,人们往往会伴随着用手做出“抓”的动作,可见感官运动体系也直接参与了抽象概念的建构和运用。

在伯克莱分校,Regier(1996)领导的认知科学研究小组还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将猴子头脑后部盖骨去掉并注射箭毒素,使其处于静止状态,眼球不能运动,以保证猴子所见图形是固定的,以能清楚地观察到视觉与神经元对应部分的活动情况。让猴子看由几个同心圆且带十字交叉线,以观察大脑中神经元被激活的情况。所谓“激活”,就是某些化学元素“流出”了神经元。他们在猴脑中注射入放射剂,它就随着神经元的连通过程在猴脑中流动和分布开来,这样就能了解到神经元的连通状况。半小时后他们杀了猴子,取出这部分猴脑并将其置于拓扑图盘子中,然后将盘子置放在冰箱中三个月,以能使其显影,结果得到的连通图形与视网膜上所见到的图形基本相同。由于大脑不是平的,所以线条看上去有些扭曲。这就证明了神经元具有模仿功能。

人类大脑中神经元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就叫“心智模拟”,它是人们理解的前提,也是词语能够表达意义的基础。人们的观察和行为等基本感官经历使得神经元之间建立起相对稳定的连通关系,这种连通关系就被储存于神经元网络之中,当用词语表达同一观察对象和行为时相同的神经元就被激活,从而使得人们能够理解词语的意义。这种心智模态能力又是来源于生活体验,因此,语言的神经理论的基础依旧是“体验性”,它决定了概念和意义的形成和理解。

3.5 Cog假设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执行动作时主要涉及两类神经元区域:运动皮层和前运动皮层,前者与身体部位相连,直接指挥身体执行动作,所以又叫主皮层结构,后者与前者相连,间接指挥动作,所以又叫次皮层结构。Narayanan在次皮层结构中发现了“the Con-trollerx—schema(x图式控制器,注1)”,主要分管感觉一运动,控制着约60多种身体基本动作,以及动作的体相(包括:起始、中途、结束、完成、未完成、进行、重复等)。他还认为,这一神经元回路决定了动词的隐喻性用法和语法体:(1)许多抽象概念是通过这一神经回路形成的,如表示身体动作的动词可隐喻性地表示其他类似的抽象动作;(2)语法中的“体”就对应于动作的体相,也就是说,语法中的体也产生于这一神经回路。La,koff发现,当人们实施某一动作时在次皮层结构中就已形成某种抽象程度的概括,如当母亲给孩子一个苹果时在次皮层结构中就已经对应形成了始源一路径一目的、力量一动态、施事者一受事者一物体、直宾一间宾等语义角色概念,这些角色图式在与实际情景结合时,就须填人相应的事体。儿童习得语言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然后通过互动体验,抽象概括,适应当下情景,限制不合适应用,从而逐步掌握了语法构造。因此他(2005:224)进而认为,所有的语法意义都是这样形成的,如基本意象图式:容器、始源一路径一目标、接触、关系、旋转、前后、上下、力量一动态图式等都构成了对应的语法意义。他把这种位于次皮层结构,能决定抽象概念和语法意义的神经元回路称为Cog,而且认为所有意象图式都是Cog,并基于此提出了Cog假设,以此来解释抽象推理和语法构造,以进一步支撑神经元模拟论。我们还可假设,次皮层结构主要分管抽象概念、认知、Cog(尚须论证),它又直接与主皮层相连(直接指挥身体动作),这一假设就保证了Lakoff的隐喻认知理论的可行性:抽象概念和隐喻用法主要是通过“连通图”来自于体验性身体运动。神经网络中的连通图(连接主和次两个皮层结构)能够合理地解释抽象概念、概念隐喻和语法概念的形成。

4,模拟论语义学

4.1概述神经元模拟论为模拟论语义学提供了生理学和神经学基础,也为批判客观主义语义学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认知语义学(王寅2002)认为,概念和意义不是客观地存在于世界之中等待人们去发现和命名的,而是基于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验,基于各种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意义是基于“理解”的,只有理解某句话的含义才能获得这句话的意义,而“想象”又是理解的中心,因此“理解”和“想象”才是意义之根源。从上分析可见,神经元模拟论认为“理解”是通过神经模仿功能获得的,可用以解释语句意义之根源。因为人们曾经做过某动作,而做该动作、或看到、或想象到这个动作时,被激活的神经元是相同的,或者说分管做该动作的神经元回路能同时激活(想象)该动作的意义。只有通过人们心智中想象力,对不存在于现场的事件或行为作出想象,这才是能很好地“理解”语句意义的生理和神经基础,可见“想象”对于“理解”是关键的。产生想象力的根源是来自于体验,来自于神经元模态功能。

正是由于人类大脑有连接分管不同区域(概念或命题)神经元的功能,人类才获得丰富想象力。不仅能想象出不在场的事体,还能拟构出不存在的事体,诸如“独角兽”、“鬼神”、“猪在飞”等概念和命题。如我们的祖先见到了兽,也见过许多动物有两只“角”,一只“尾巴”,分管这些不同概念的神经元丛或心智空间经过连通之后,就会产生出“独角兽”这类想象之兽,这也为心智融合理论提供了神经学解释。

模拟论语义学侧重从当代神经科学获得的最新成果来支撑认知语义学的基本观点。后者认为概念和意义具有内在性和体验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义的体验内在性。模拟论语义学侧重从生理学和神经学角度对其加以论证:概念和意义具有内在性,是因为它们是基于神经元的运作;说其具有体验性,是因为神经元的运作是基于身体经验的。

4.2模拟论语义学的意义以乔氏为首的TG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基于笛卡儿哲学(主要是二元论、天赋论)和形式主义哲学之上的一种混合哲学,心理学基础是心智主义。这些观点与第一代认知科学是大致相通的。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心理学基础是基于体验性心智主义和建构论,神经学基础是神经元模

拟论和连通论。CL不是反对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而是反对把语言视为自治的系统、天赋的能力、符号的表征,坚决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生理基础、身体经验、认知加工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这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他们还强调意义在语言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并认为概念和语义不是客观存在于世界之中的,也不限于语言内部,而是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取决于理解和想象。基于神经元模拟论之上建立起来的模拟论语义学为批判语言的天赋说、自治说、模块说、普遍语法理论等进一步提供了可靠的神经科学依据。

1)为体验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模拟论语义学认为,所有的概念都具有体验性,并从神经科学角度做出了论证:概念是由神经元来运作的,神经系统与外部世界相连,这就体现了我国古代刘勰所说“惟人参之”的思想。例如,颜色来自于物体所反射的波长,但是波长还不是颜色,它必须通过眼睛中的色锥细胞和神经回路才能形成颜色,因此,只有人的眼睛和大脑才能产生颜色。在外部世界中不会客观地存在什么颜色,它是人与外界互动的结果。至于人类为什么能够建立对相同颜色的认可,是因为客体有相同的波长,以及人类眼睛中有相同的色锥细胞。句法也是以体验和神经元作为生理基础的,它不可能是先天的、自治的,Lakoff认为,形式具有体验性,意义也具有体验性,句法只能是基于对这两者的体验之上形成的,绝无什么自治性而言。既然形式和意义都对应于相应的神经回路,因此每个构造都有一个对应的神经回路,这就为语言构造提供了一个体验性和生理性解释,从神经学角度进一步批判了乔氏语言天赋说和句法自治论。且语言运作也不是基于模块的,而是基于格式塔原理,是多重感观、多种神经元丛(特别是感知一运动系统)共同运作的结果。我们认为,论证心智和语言的体验性,也进一步为“精神来源于物质”,“语言来源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科学依据。

2)有力地批判了客观主义语义观在西方传统哲学理论中一直占主流地位的真值对应论认为,概念和意义是基于真值的,真值独立于人,与体验和感知一动觉系统无关,客观地存在于词语和外部世界的对应关系之中,且具有符号性,要用充要条件来描写。当代神经科学家以及Lakoff&Johnson(2003)等学者认为,传统哲学中所说的真值不可能客观地存在于世界之中,而是来源于人与世界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在于“人的理解和想象”,意义基于“体验和心智模拟”,按照刘勰的话说就是“惟人参之”,因此真值对应论缺乏理论依据,对很多意义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必须倡导意义的“心智模拟观”和模拟论语义学。上述当代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为模拟论语义学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发现,它从体验观和神经学角度彻底解释了人类为何能理解语句的意义、获得想象力,同时也为体验哲学提供了一个基础性的依据。客观主义语义观也解释不了隐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时间就是时间,金钱就是金钱,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在中国和英美都有“时间是金钱”的隐喻表达。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深思:(a)在人们认识到时间之前它是否客观存在?很多物理学家认为:存在!而很多哲学家认为不存在,时间仅是人赋予世界的概念;(b)即使有客观存在的时间,外部的时间也谈不上用金钱来投资。只是当头脑中有“TIME IS MONEY”概念隐喻才能说出或理解这类隐喻表达。认知语义学和模拟论语义学都认为,隐喻是在人的认知作用下形成的,也就是说,只有在人的主观认识之中时间和金钱这两者才被联系了起来。正是由于心智中存在一个“时间是金钱”的思维方式,按照L&J;(1980,2003)的说法叫“概念隐喻”,人们才产生了一系列相关表达。可见,这一隐喻表达是不能从客观世界中获得理解的,它只能凭借人的认知和理解来获得该句的意义。而且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条概念隐喻,因此隐喻义不能独立于人存在,它产生于人的认知加工,只有在人的作用下该句才有意义。所以隐喻都是在人的认识作用下形成的正常表达,而不是客观存在于世的。

真值对应论解释不了框架语义学,也解释不了原型范畴理论(本文略)。因此真值对应论是错误的、虚构的假设,而这又是西方客观主义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的核心原则,倘若这一理论不能成立,整个西方哲学就要垮塌下来!形式主义哲学理论是真值对应论的一种翻版,认为语言在运算过程中仅是一套无意义的符号系统,可脱离意义独立运作,当得到最终运算的形式结果后将其通过集论模型与世界对应起来,符号就获得了意义,这种符号论观点是不对的,把哲学和语言学研究引向了歧途。真值对应论一旦站不住脚,整个西方哲学就面临着严重危机,这才导致体验哲学的闪亮登场。

3)为隐喻、理解、意义提供了神经学解释正如上文所说,隐喻和转喻也是建立在神经连通基础之上的,当说到一个事体A时人们就会想到另一个事体B,这样就在神经回路中建立A和B之间的连接,Lakoff将其称为连通图,把具体的概念(始源域)和抽象概念(目的域)连接起来,常把感觉一运动区域的神经元与其他区域连通起来。

正是在神经网络中,连通图或神经元回路将A和B连在一起,说到A就会牵涉到B,人们才自然会用B喻说A。如在神经认知系统中,将分管“金钱”和“时间”,“看见”和“理解”,“旅行”和“爱情”的神经元连通了起来,人们自然就习惯于用前者(具体可见可触、身体可直接体验)来喻说后者(抽象、非直接体验),这就从体验和生理神经角度为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做出了合理解释。

幼儿很早就学得了基本概念隐喻,而且是在体验的条件下学得的!例如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在体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情感”与“温暖”之间的连接,当被父母抱着时会有美好的感受,同时身体也感觉到一种被抱时的温暖。此时头脑中有两个不同部分的神经元被激活:分管“情感”的神经元和分管“温度”的神经元。如果这样的体验和刺激反复进行,分管它们的神经元就会连通,形成一个神经回路,这就是概念隐喻AFFECTION IsWARMTH的生理学基础,也可叫做“隐喻回路”。类似-这样的概念隐喻到处都有,儿童到了6—7岁,就能学会几百个这样的概念隐喻。

正是基于这种连通图(或叫神经回路、隐喻回路),人们头脑中才形成了概念隐喻,才有了对应的隐喻表达;也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连通图,人们才能理解隐喻。这就是说分管不同概念的神经元之间的连通是形成概念隐喻的体验基础和生理基础,概念隐喻又决定了相对应的语言隐喻表达,如在上一概念隐喻的基础上汉语就有了如下说法:温情、暖洋洋的感觉、暖色、冷色、热血动物、冷血动物等。所以,隐喻既不在客观世界之中,也不在于语言之中,而根源在于体验和心智之中。如果两种概念之间相互冲突,分管它们的神经元之间就不可能建立连接,因而这两者之间也就不能形成隐喻性连接。所以,概念隐喻的形成和语言隐喻的出现,其根本之源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连通。

4)为心智空间理论提供神经学解释从神经科学角度来说,“心智空间”可被视为是一组神经元丛或神经元回路,不同的心智空间,就是不同的神经元丛或神经元回路。当提及到两个不同的事体,就会激活两个对应的神经元丛或神经元回路,当论及到两个心智空间之间具有某种联系时,实际上就是在大脑中能建立两个神经元丛之间的连接,或者是在两个神经元回路之上又建立起一个神经元回路。

两个输入空间可以是任何内容,可以分别是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体,可以分别是真实的或假想的,可以是生活中的或电影中的,它们之间可以建立任何联系。基于这一神经理论基础,就可解释人类为什么会具有想象力,会具有幻想或假象(如上文所说的独角兽)等,也只有基于此才能更为有效地解释语言中的虚拟语气问题。

5)为体验普遍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根据体验哲学的基本观点,必然可推导出体验性普遍观,可以此来批判转换生成理论的天赋普遍论。这是因为人类面对的客观世界具有大量的共性,而且人类有相同的身体和大脑,环境的共性和身体的共性,这就决定了认知的共性,这才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普遍性(Lakoff 2005:353,363;SE寅2005),这显然比乔氏所说的天赋普遍性更有说服力,更有可证性。

5,结语

伯克莱分校的认知科学家们从Narayanan提出隐喻的神经理论,到Lakoff等提出语言的神经理论,开辟了一条从神经学角度来解释隐喻和语言的形成和运作机制的新路径,发现神经元具有模拟论性质,并基于此建立了模拟论语义学,他们的研究还是在“体验哲学”这一宏大理论框架中进行的,用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解释隐喻和语言,证实了“人类的认知和语言具有体验性”这样一个至关紧要的命题。

语言的体验性这一命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假设和推论,而是已被趋同性论证法从许多不同角度作出了可靠的论证,当今神经科学的新发现又为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
隐喻认知的双维理论整合研究
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网络英语新词构词特征和发展研究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现代汉语“为”字句感情色彩义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