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有情 大爱无疆

2009-06-24

外国文学研究 2009年1期
关键词:朗诵会死难者诗歌朗诵

何 年

2009年1月12日晚七点,“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诗歌朗诵会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这次诗歌朗诵会由华中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湖北省作家协会、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共同举办,是继这三家单位在2008年面向世界联合推出由世界诗人创作的中英文诗集《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之后开展的又一次爱心活动。朗诵会由中美诗歌诗学协会执行理事罗良功教授主持。湖北省作家协会陈应松、谢克强、梁必文、徐鲁、望见蓉、黄曼君、邹岳奇等《地震诗集》在汉的部分作者和译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代表,华中师范大学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教师参加了此次朗诵会,校内外众多师生聆听了朗诵。

《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社主编、中美诗歌诗学协会副会长聂珍钊教授致辞。聂教授说:在过去的2008年里,中国汶川发生的这场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苦难,同时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血肉相连、患难与共的骨肉深情。作为20部“2008年中国最美的书”之一,《世界诗人同祭四川大地震》这部由中国诗人和外国诗人共同创作的诗集凝结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大爱无疆,让我们共同面对灾难,重建美好家园。“每逢佳节倍思亲”,在中国春节来临之际,朗诵这些诗歌正是要追悼逝者、体悟人间真情。在聂教授提议下,全场为四川大地震中的死难者默哀。随后,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梁必文先生在讲话中表示,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发生的这一场特大地震灾害虽然过去了,但沉重的记忆仍留在人们的心中;今天召开的诗歌朗诵会既是对死者的怀念、哀悼,也是对生者的祝福、希望和尊敬。他衷心预祝此次朗诵会圆满成功。

在诗歌朗诵环节,20多位诗歌的创作者和译者们用中英文双语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自己的原创诗或译诗。这些诗歌反映了中华同胞和世界人民心手相牵的真挚情谊。其中,《妈妈,请帮我收好书包》、《孩子,妈妈来接你回家》、《it cuts so deep(悲伤深几许)》、《In Memo-ry of the Lost Children(纪念逝去的儿童)》表达了对死难者、特别是那些夭折的孩子们的伤痛之情;《洗礼》、《这一天》、《sichuan Earthquake(四川地震)》、《双溪口》、《童话》、《车队向前》、《以父亲的名义》赞扬了中国人民在这次灾难和救援行动中显现的韧性与坚强;《Hope(希望)》、《爱的寓言》、《活着就意味着一切》、《生命的亮度》传达了对生者的慰问、祝福和希望;《如梦令。悼汶川》、《如梦令·慰汶川》以古词的形式寄托哀思。远在大洋彼岸的外国诗人詹姆斯。李(James c.Lee)、米歇尔·兰金斯(Michelle Rankins)、特里萨·戈特尔(Theresa Gottl)等还寄来朗诵的录音文件,在现场播放。在场的诗人、学者们有感而发,倾情朗诵,朗诵会的气氛深沉、肃穆而不失热烈。

最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胡亚敏教授作了总结发言。她认为,诗歌不仅可以疗伤,而且是记录生命的一种形式,这次朗诵会既表达了对自然灾难中死难者的纪念,对朗诵者和听者而言也是一次生命的洗礼。

(责任编辑:北海)

猜你喜欢

朗诵会死难者诗歌朗诵
“向往崇高”音乐朗诵会
语文教学朗诵经验浅谈
诗歌朗诵在初中音乐课堂的融入分析
浅谈高校图书馆展示区的应用
如何有效开展“翰墨诗轩”诗歌朗诵社团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举行“中华魂·家国情深”经典朗诵会
南京大屠杀
江苏泗洪:开展“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
巧用修辞 生动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