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拙于宣传自己

2009-06-11[美]詹姆斯·法罗斯

领导文萃 2009年8期
关键词:政要外国国家

[美]詹姆斯·法罗斯

尽管在中国生活了两年,我还是弄不明白很多事。中国政经首脑要遵从把灰发染黑的传统吗?为什么大公司和政府机关投入许多时间和经费制作英文版年度报告、宣传册和广告时,从没想过找一个说地道英语的人看看里边有没有让人哭笑不得的错误?去年,上海一家博物馆举办了一次三峡(The Three Gorges)库区摄影展,门前精美的横幅上用两米高的大字写着THE THREE GEORGES(三个乔治)。

不过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谜是:中国为什么在世界上宣传自己的时候总是好心办了坏事呢?中国和任何庞大而复杂的国家一样,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但我还真没见哪个国家能做到这样始终如一地“扬短避长”。

2008年早些时候,我听说了一条颇有吸引力的新闻,中国政府列出了来访记者和政要可能使用互联网的酒店、工作场所、网吧和其他场所的清单,在奥运期间,这些场所的网络屏蔽将被撤销。这是一项足以让战略家自豪的英明之策。让那些来访的政要、运动员和体育解说员搜到一个反华网站或者找到点在中国被禁的色情影片又有什么害处呢?他们在自己国家见识过的比这“有害”多了。外国人可以以自己的见闻为依据,对自己国家的朋友述说中国比传闻中的要开放得多。

可当奥运正式开始后,记者们从入住奥运酒店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抱怨好多网站无法访问。相比于传说中的那个绝妙的计划,这些外国记者无法自如访问网站的情况却在外国媒体上被大肆渲染,而中国本来准备作出的努力却无人提及。

任何了解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或日本的人都知道,他们的政府在向外国人发动魅力攻势时的技巧有多高超。中国官方有时可以对来访的外国政要发动成功的魅力攻势,但在处理与外国记者的关系时——他们才是外界形成对中国印象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的发言人却缺乏手段。

我在来中国之后发现了两个此前无法想象的事实:中国比领导人和发言人塑造的那个国家形象更好,同样,这些领导人在国内看上去更令人印象深刻。

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指责,他们差不多都可以找到自己信以为真的论据,除了那些最极端的指控。但是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对不同政见者的任意超期拘留?危险的工作环境?忽视健康和劳动安全的工厂?自我优先的物质主义和道德缺失?我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会遇见被更多问题影响的国民。但是中国的实情远非这些缺陷可以涵盖。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比20年前大为改善,他们对20年后的生活状况也普遍持乐观态度。2008年夏天的皮尤环球态度调查发现86%的中国人对国家整体感到满意——所有被调查国中排名第一,这种共识不是什么强迫或操控的结果。以我游历了中国的一些城市和深入数个省获得的从远处无法想象的见闻来看,这种共识是真实存在的。

我在日本的时候,不得不向每个即将前往美国的满怀恐惧的游客保证:不是每个街角都有黑帮分子拿枪扫射。外国人到美国旅游或学习时,通常会把问题搁在一边,随之发现隐藏的美德和力量。外人看待中国和美国的过程非常相似:他们认为中国是个有很多问题,但也有着强大力量和高度开放的国家。

中国充满了互相冲突的趋势和冲动,对它每个整体概括都是既对又错,它的多姿多彩也是冷酷的官方语言中很少传达出来的。由于农民长期处在财政困境之中,一项长期持续的农业税被取消了。由于农民工已经成为大城市主要的劳动力来源,户口制度有所松动,允许人们不必返回农村的“正式”居住地就可享受医疗服务、送孩子上学。中国不断吸取教训,2008年初,面临百年一遇的冰雪暴露中央政府似乎准备不足,而到了三个月后四川地震灾难发生时,温家宝总理当天下午就坐上了飞往震区的飞机。

奥运火炬在法国传递过程中遇到阻碍时,中国社会从上到下似乎都非常震惊,官方似乎也没有预料到或准备好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根据基辛格协会的一份报告,多数中国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值得信赖,而多数中国之外的人认为中国完全不可信。“根本问题是几乎没有中国人真正懂得外国舆论是如何运作的,外面的世界对什么有反应,为什么作出反应,”李敦白告诉我。

中国面对世界时的拙于表达对自身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一个将不可避免地拥有不断提升甚至主宰世界力量的国家对世界如何看待它还一无所知到让人惊讶。

(摘自《世界博览》)

猜你喜欢

政要外国国家
图看天下
那些 不会说话 的国际政要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外国公益广告
把国家“租”出去
治国理政要把握“四个全面”
我们误判了中国——西方政要智囊重构对华认知
外国如何对待官员性丑闻案
外国父母看早恋,有喜有忧
外国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