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我国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

2009-06-11郭庆方

领导文萃 2009年8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储量煤炭

郭庆方

关注能源

能源问题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关注能源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当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我国将长期存在能源供需矛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需求强度越来越高,我国能源需求规模不断扩张,而社会结构转型则使这种需求增长长期化。

199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仅为9.8亿吨标准煤,而到2007年则高达26.5亿吨标准煤,增长了16.7亿吨,增长幅度高达170%。尽管我国能源消费扩张规模世人瞩目,但相对世界其他国家,我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还是非常低的。根据BP能源统计的数据计算,2007年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水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2.7%、美国人均水平的17.87%和日本人均消费水平的35.27%。就油气等优质一次能源产品来说,我国人均消费水平更低。2007年我国人均石油的消费水平分别是美国人均水平的8.84%、日本人均消费水平的15.75%和世界人均水平的45.85%;我国人均天然气的消费水平则分别是美国人均水平的2.33%、日本人均消费水平的7.30%和世界人均水平的11.35%。可见,我国油气优质一次能源的人均消费水平是非常低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能源(特别是油气等优质能源)消费水平将会得到很大提高,这必然使得我国能源消费在未来很长时期大幅度扩张。

相对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我国能源资源储量却相对缺乏。我国石油人均储量为世界人均储量的1.25%,天然气人均储量为世界人均储量的5.23%;我国煤炭相对丰富,但人均储量也仅占世界人均储量的66.5%。我国能源资源量的相对缺乏与我国旺盛的能源需求产生了矛盾,并且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约束瓶颈。

保证我国能源的安全供应

当前,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饱受非议,认为应该减少煤的利用,而更多地利用油气等优质、高效能源,以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但任何能源产品都是宝贵的资源,其获得也往往不是没有任何成本的,优化能源结构不能凭空构建,要考虑到能源结构优化的成本和对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影响。以石油为例,我国石油消费仅占整个一次能源消费的19.7%,远远低于世界35.6%的水平,我国应该提高石油消费在整个能源结构的比重,但这却意味着高昂的外汇成本。自从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规模逐年增加,石油消费对外依赖度不断提高,2007年我国石油进口已达到1.8亿吨,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高达50%;随着我国石油进口规模增加的是世界石油贸易条件的恶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油价一路攀高,大大提高了我国石油进口的成本。

能源结构总是与特定的资源禀赋、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不存在抽象的能源产品结构,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不能脱离我国国情。在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的余地是有限的,我们既不能轻易否定和随意弃置一些所谓“低效”能源,又不能坐而等之地企求为我所用的一些所谓“高效”能源,而应根据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和世界能源贸易格局,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现阶段发展实际对能源的需求为前提,通过技术进步、体制改革(包括价格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充分发挥不同能源产品的优势,突破劣势,“扬长避短”,通过“低效”能源的高效化、“高效”能源的低成本化,最后实现我国整个能源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的优化和提高。

用好我国能源资源的基本途径

——提高煤炭利用水平的基本途径。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优势就是其资源储量大,供应安全程度大。2007年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储量水平的13.5%,居世界第3位;按照当年开采水平,我国煤炭尚可开采450年。煤作为我国一次能源的基础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轻易放弃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作用是非常困难的,更是得不偿失的。但是,我国煤炭的劣势或瓶颈也非常突出:一是利用效率低,在一次能源品种中,煤炭的利用效率约为27%,原油利用效率比煤炭高23%,约达50%,天然气利用效率比煤炭高30%,约达57%;二是环境影响大,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形成我国大量环境污染物,据测算,我国环境污染物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来自于燃煤;三是资源逆空间分布,我国煤炭资源“东贫西富”,而煤炭需求是“东多西少”,造成运输紧张。

提升我国煤炭利用能力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立足长远、搞好规划,禁止无序开采,保护性地使用好我国煤炭资源;二是提高我国煤炭使用效率,如加大燃前洗选力度,减少直接燃烧比重,提高深度利用程度等;三是改善运输基础设施、发展多种形式的煤炭运输(如水运),缓解煤炭运输瓶颈、降低煤炭运输成本;四是加大煤炭洁净利用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煤炭使用的环境友好度,随着技术进步煤炭也可能成为一种清洁能源;五是价格体制改革,理顺我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使煤炭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煤炭资源的稀缺程度。

——提高石油利用水平的基本途径。我国石油能源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使用性能上。石油产品由于其热效率高、流动性强以及环境影响相对较低而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化石能源,有“现代社会血液”之称,而且石油不仅是能源之母,还是纺织、电子、化工、材料等现代工业产品的基础原材料。石油的竞争劣势主要是其资源稀缺程度加大,国际市场油价持续攀升、居高不下。一方面我国是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2007年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只有22.2亿吨,按照当年开发产量只能使用11.3年,使得我国石油供给越来越依赖于国际资源,石油进口规模不断增大。2007年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高达50%,许多机构预测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到2020年将可能达到60%,我国石油供给安全受到严重挑战。另一方面,国际市场油价从1999年起一路攀升,名义油价已从1998年的12.72美元/桶到目前的40美元/桶上下,国际高油价已经构成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瓶颈。

根据我国石油利用格局,石油利用能力提高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加大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力度,提高我国石油探明储量水平;二是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国际石油贸易能力,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稳定获取国际石油资源,提高我国利用世界石油资源的水平;三是提高炼油能力,世界原油资源的质量在不断下降,通过提高炼油装置对原油品质的适应能力,不仅可以提高石油使用上的竞争力,还可以降低成本;四是大力发展石油节约技术,减少石油消费强度;五是完善石油成品油市场改革,使市场价格信号能够快速调节石油供给和消费;六是加大石油战略储备,建立石油供给安全预警机制,最大可能地减少国际石油供应中断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冲击。

——提高天然气利用水平的基本途径。天然气不仅是一种清洁能源,环境友好度高,而且天然气利用效率也非常高,比煤炭高30%,约达57%。但是,我国属于天然气资源比较短缺的国家,2007年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88万亿立方米,仅占世界储量的1.3%;天然气使用的成本竞争力和便利性受到运输网络发育不足的严重制约;我国天然气使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市场发育相对不足、消费规模较低,2005年天然气占我国一次性能源产品中的比重只有2.8%,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也仅占3.47%。

根据我国天然气的利用格局,我国天然气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长、短和局部运输管网和储气库建设等措施,使得天然气使用的稳定性和便利性不断提高,并通过适当的价格机制培育市场,尽快形成消费规模,提高成本竞争力;二是理顺定价机制,天然气定价比较复杂,目前我国天然气定价改变了单一政府定价模式,转变为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定价并存,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天然气定价偏低一直是一个严重问题,例如2003年我国原油、天然气和发电用煤之间的比价关系为1∶0∶41∶0.14,而同期国际市场为1∶1.04∶0.25,国内天然气价格明显偏低,造成天然气资源产地争上甲醇项目,而甲醇生产能力已严重过剩,浪费了珍贵的天然气资源;三是规划好使用用途,由于天然气具有各种用途,为达到节约使用天然气,要通过法律法规等措施,鼓励天然气在某些领域(如民用和商用)的应用,而限制和禁止天然气在某些领域(如天然气制甲醇)的应用,提高天然气使用的可持续性。

——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的基本途径。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包括多种能源产品,如水力、风能、太阳能(热和光电)、生物质能、潮汐和地热等。随着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都在加大可再生能源产品的利用力度,力图提高可再生能源在整个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如丹麦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量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6%左右增加到2003年的近13%。可再生能源的竞争优势在于:相对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的环境友好度比较高;作为可再生的不可耗竭性资源储量,能够保证世界能源的可持续供给;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本土能源,可再生能源供应安全性程度高,欧盟甚至认为,“从长远看,(可再生能源)对提高欧洲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具有巨大的潜力,是使供应多元化的希望所在”。但是,不同的可再生能源类型涉及诸多技术领域,拥有各自的成本特点并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瓶颈或挑战:我国水力资源的竞争劣势主要在于其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利用的固定投资很大,且可能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风力和潮汐能的利用主要是能源生产的稳定性以及风电、潮汐电的输出需要比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太阳能的竞争劣势主要是能量密度较低和能量捕捉技术发展不足;生物质能的竞争劣势在于其可能与农业生产争夺土地资源或能量密度较低,影响其有效利用(如农作物副产品)等。总的来说,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其造成的资源节省是否足够支付其花费的所有成本。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储量煤炭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煤炭
我国人均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
概率统计法在储量估算中的应用
本月起实施页岩气储量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