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异同辨

2009-06-11何志钧

文学评论 2009年3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本雅明理论

何志钧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远承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针对他们所处时代的新的文化境遇对文艺生产问题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深化和细化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艺术生产思想。他们的理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以其文论研究的生产视角、斩绝的社会文化批判气概、美学政治化诉求、审美救世情怀而显示出了明显的承传逻辑,又有许多新的变异和特色。适应新的时代语境和文化政治需要,西马理论家更重视精神异化、文化工业、文化霸权、阶级意识和抵抗政治等问题。基于技术理性盛行和日常生活空前审美化的新语境,部分西马学者(如本雅明、阿多诺)还自觉地从艺术文化与经济生产交融的角度对艺术生产问题作了新的论析。葛兰西、布莱希特、本雅明、伊格尔顿、威廉斯、阿尔都塞等人的艺术生产思想各有千秋,兹择数端加以辨析。

一布莱希特:生产美学

提起西马艺术生产理论,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本雅明。实际上,这一传统远承马克思而肇始于布莱希特和葛兰西。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和陌生化理论非常明显地体现了他的“生产美学”诉求。而这一诉求又根源于他将文艺当作变革现实和进行社会政治革命手段的行动主义信念。他主张把现实主义作为斗争的方法,强调辩证法批判和变革社会的积极功能,认为辩证法的优越性在于把社会状况当作过程处理,注重考察社会生活的矛盾性。布莱希特非常自觉地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观察分析社会问题,在《戏剧小工具篇》中,他指出生产的高涨也引起了贫困的高涨,由此导致了社会的矛盾和变革。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清除一切窒息生产的东西,戏剧的生命力恰在于与社会变革的洪流、投身于社会变革的人的联结上。他说,我们邀请观众到我们的剧院来,我们把世界呈现在他们的智慧和心灵前,以便让他们按自己的心愿改造这个世界。同时,戏剧必须投身于现实中去才有可能和有权利创造出效果卓著的现实的画面。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布莱希特一反卢卡奇把文艺仅仅视为外部世界反映的传统反映论文艺观,主张文艺也是一种生产,是对现实的介入,是变革生活的一种努力。在此,生产与实践的意义是相通的。这也有助于理解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体戏剧的差异。布莱希特之所以坚决排斥强调共鸣和移情的亚里士多德戏剧传统,是因为感情共鸣是占统治地位美学的最基本的支柱,它钝化了大众的批判意识,加固了既定社会秩序永世长存、命运不可逆转的政治神话,维护了社会的虚假和谐。因此,放弃感情融合,强调距离、冷静和批判性的审视对戏剧来说是一个巨大抉择。

其次,布莱希特的生产美学和视文艺为生产的观念与他对生产、科学、工人阶级的乐观信念息息相关。在此,生产与进步未来、幸福快乐、可能性有着内在的关联。在布莱希特看来,生产劳动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根源。“在布莱希特的作品中,‘生产力蕴涵着更深刻的进步意义,并与生产活动相关。”文艺也是一种生产是因为它把生产劳动当成主要娱乐源泉,文艺和生产力、科学一样是一种推进人类进步的强大力量,艺术家也隶属于不断推动生产力和社会进步的工人阶级。布莱希特对科学、工艺技术和机械装置高度重视,原因是它们可以用于改造社会,艺术所以是生产也部分地在于它根植于生产能力,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和增进人类的快乐幸福。他认为科学和艺术皆为轻松人类生活而存在,一个服务于生计,另一个服务于娱乐。在未来时代,艺术将要从新的生产劳动中汲取娱乐发展动力。这种对工人阶级生产品质的信念在日后的本雅明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再次,艺术之所以是一种生产,还在于它与物质生产具有相似的内在结构。艺术技巧对艺术生产的重要性恰似劳动工具对物质生产的重要性。如同所有的物质生产,艺术生产也是一种集体性和民主性的活动。艺术家不是超尘脱俗的天才,而是整个社会生产的参与者。布莱希特将剧场视为“实验工场”的观念,和马克思关于拉斐尔等人的艺术成就与艺术传统、社会组织、分工,国际交往密切相关的识见显然有相通之处,与本雅明、马歇雷对欧洲个人天才创造美学的无情批判也息息相通。

葛兰西的实践一元论哲学、文化霸权理论在对文艺政治实践性的强调上也与布莱希特有触类旁通之处。较之布莱希特,葛兰西没有对艺术生产问题进行系统论述,他主要是出于建设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民族——人民文学和赢得文化领导权的目的关注艺术生产问题的,把文艺活动与无产阶级革命、民族一人民新文化建设、确立无产阶级新型文化领导权的斗争联系在一起通盘考虑,是葛兰西文艺理论的要义所在。在他看来,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实施统治,而且也通过文化的利导和同化,在文化实践中夺取和确立领导权。而文学艺术领域正是各种文化、各种对立的世界观激烈冲突、斗争的领域,因此必须借助“战斗的批评”,摧毁旧有的文化霸权,逐步建立新的“民族一人民”的文学,为确立新型的文化领导权鸣锣开道。这种新型文学作为“世俗宗教”,也隐含和再生产着某种道德、生活方式、个人与社会的行动准则…。但葛兰西与布莱希特各自的理论又有很大不同。布莱希特的探索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普世的视野和普世的文化意识,而葛兰西则完全注目于意大利的民族文化传统,着眼于意大利现实,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现实感。

二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政治学

瓦尔特·本雅明对艺术生产问题的纵深化思考除了得益于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外,还得益于布莱希特的史诗剧实践。和布莱希特一样,本雅明也视文学为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作家为生产者,也奉行艺术政治化的取向。和布莱希特高度重视戏剧的工艺技术一样,本雅明也强调艺术对技术的依赖性,认为艺术技巧深刻影响着政治倾向的表达和艺术质量的实现。与布莱希特强调要对技术作功能置换一样,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家》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不仅要求艺术家运用先进的技术服务于进步的政治目标,而且要求进步作家对旧有艺术手段进行功能置换。与布莱希特把共鸣和间离效应相对立类似,本雅明也把光晕与震惊效应、有韵艺术与机械复制艺术对举。他认为与光晕相应的是静观、体悟的心境和怡然陶醉的超功利态度。随着光晕和膜拜价值的消失,一种新的审美旨趣和效应——“震惊”应运而生。与“震惊”相应的则是主体心灵的骚动不安。

但本雅明也极大地推进了布莱希特的生产美学。这种推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布莱希特的思想得到了有力的落实,清晰地阐述了艺术何以是及如何才会是社会生产的一部分,艺术家如何使自己的创作体现艺术的生产性和变革社会的实践性,使艺术生产理论变的更有可操作性了。二是细化了和深化了布莱希特倡导的生产美学观,其艺术生产理论更显系统化,比布莱希特的理论更为精深。1934年,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家》这一著名演讲中把艺术家的创作看作是一种生产,把艺术家的创作技巧视为艺术生产力。把艺术生产力于艺术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视为艺术发展的动力,这一理论明显是在比附马克思的生产方

式理论,它虽失之教条、僵硬,却毕竟首次深入思考了技术对文学政治倾向性的作用,作品在生产关系中有何作为等问题。在随后的《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以电影为例淋漓尽致地论析了复制技术的革命性,他指出19世纪末以来机械复制技术的大量应用改变了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性质,使艺术走向了大众,由少数人的专利品、垄断物变成了大众的共享品。而且,复制技术深刻影响了艺术和审美的范型,重构了艺术和审美的理念,使将艺术神学改造为艺术政治学成为可能,“艺术作品的可机械复制性在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把艺术品从它对礼仪的寄生中解放了出来。……艺术的整个社会功能就得到了改变。它不再建立在礼仪的根基上,而是建立在另一种实践上,即建立在政治的根基上。”

本雅明艺术生产思想的形成还有时势的原因。离开本雅明生活时代法西斯主义将政治美学化的严峻局势和本雅明这一时期美学政治化的总的思想取向是无法确切理解这一理论的。因此,本雅明与布莱希特在艺术生产问题上也有着不小的差异。这首先在于二者的问题意识和关注焦点不同。布莱希特更关注对工人阶级阶级意识的维护和批判意识的激发,其目标更具有长远性,其论述针对的是旧传统和旧秩序,并无具体针对性和确指性。他更多通过对戏剧领域变革的关注,实现其艺术干预现实改善人生的抱负。而本雅明倡导美学政治化、艺术政治化的根本用意在于消解和抵制法西斯主义的政治美学化,现实感非常强烈。而且他的关注目光不仅仅局限于艺术领域,还波及到了整个文化和社会,他举电影为例论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问题还是意在社会政治,意在考察物质技术手段对现代艺术生产和艺术家与公众关系的影响。其次,他对技术的态度比布莱希特更为辩证,思考更为深入。布莱希特实际上也已看到技术令人恐惧的另一面,但他对技术所持的态度总体说还是相当乐观的。技术同样是本雅明艺术生产论的中心概念,本雅明强调艺术生产对物质技术手段的依赖性,强调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解放潜能,这与布莱希特是一致的。但他也看到了技术发展的历史悖论,看到了传统艺术的“韵味”、“现时现地性”在当代的失落、“传统的大崩溃”。他对技术的态度是非常辩证公允的。尽管他怀恋传统艺术的“光晕”,觉得传统艺术的独一无二性、距离美感、独有的诗韵渐行渐远,但他还是积极地展望现代艺术的新的可能,认为机械复制使艺术品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得以走向大众,使艺术获得了现实活力。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本雅明还以他特有的复杂深邃的辩证眼光警告世人技术并不具有必然的进步性,对技术既可以积极地加以利用,用于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进步,也可以用它来维护既定的反动统治。

本雅明的艺术生产论固然有唯技术论之嫌,但也对艺术与经济、技术的关系作了别开生面的极富启发性的阐述,这一研究思路不仅与阿尔都塞、马歇雷等的意识形态生产的文学生产论迥乎不同,而且与布莱希特、伊格尔顿的有关理论也不尽相同。

三阿尔都塞,马歇雷:意识形态的生产

与布莱希特、本雅明的物质技术一经济政治视角不同,阿尔都塞、马歇雷的文学生产论更多着眼于文学生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坚持文学是对意识形态的生产。这一观点的形成至少是由于两个原因。一则,阿尔都塞划分出了社会实践的不同领域:生产实践、政治实践、意识形态实践和理论实践;他认为实践即生产,即运用一定的生产资料把某种原料加工成产品的过程。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理性活动都是实践,也是生产,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这种见解尤其明显地表现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一文中。再则,阿尔都塞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问题,在他看来意识形态是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中介和途径,“是人类对人类真实生存条件的真实关系和想象关系的多元决定的统一”。文学当然也总是产生于和浸润于意识形态氛围中,而且意识形态构成了文学生产的基本加工对象。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本身也经历了发展变化。阿尔都塞早期从科学与意识形态对立的理性主义立场出发,强调艺术处于科学和意识形态之间,是与后二者若即若离的一种活动。当艺术屈服于平庸时,它就滑入意识形态的深渊,当它拒绝堕落追随崇高时,就飞向科学的天宇。在此,阿尔都塞对艺术寄予了厚望,在他看来艺术和艺术生产有其独特性,它既与意识形态不完全一致,也与科学知识大为不同。同时艺术既疏离子意识形态,又暗指着意识形态,艺术生产的任务也恰在于帮助人们窥见意识形态的真相,确立对社会和个人存在状况的科学认识。

晚期阿尔都塞不再过多强调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对立,而是更多强调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功能。阿尔都塞早在《保卫马克思》中即已指出在意识形态中实践的和社会的职能压倒理论的职能或认识的功能。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阿尔都塞更重视意识形态存在的物质性和实体性。他指出,每一个社会要得以延续都要再生产其生产条件,这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的再生产问题,因为“劳动力的再生产需要的不仅是其技术的再生产,同时,还有劳动力对既有秩序规则的顺从的再生产,即工人对主导意识形态的顺从之再生产,以及为剥削、压迫的代理人正确地使用主导意识形态的能力的再生产,以便他们也将能够‘用语言规定统治阶级的统治一。与强制性国家机器不同,教会、家庭、教育机构、法律机构、媒体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以非暴力的意识形态的方式发挥作用,进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由此文艺的意识形态的生产与物质生产在机制上和内在逻辑上具有了相通性。

马歇雷是阿尔都塞思想的忠实的继承者,他的文学生产论建立在早期阿尔都塞思想的基础之上。与阿尔都塞一样,马歇雷也认为文学是对意识形态的生产。但他的理论并不是阿尔都塞理论的简单翻版,在许多方面,他拓展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生产观。与阿尔都塞一样,他也强调文学和意识形态的离心关系,认为文学对意识形态的加工不是一种简单的反映。但与阿尔都塞相比,他对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复杂性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与卢卡奇、戈德曼近乎机械的反映论、同构论思想相比,他的观点更为辩证,更显合情合理。马歇雷基于劳动的材料不同于产品的观点,强调文学作品作为对意识形态原料的加工与意识形态既密切相关又有质的不同。他指出文学作品是由它的不完整性来说明的,“在文学文本中,意识形态被从一种有意识的状态打碎、变换和消解,……作品确实是由它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设定的,但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类比关系(例如不是一种复制),作品与意识形态总是或多或少地处于矛盾状态。作品既对立于意识形态又来源于意识形态。……文学通过使用意识形态而来挑战它”。马歇雷秉承了本雅明、布莱希特以来强调文学生产性的艺术生产论传统,对生产与创造作了细致辨析,他认为视作家为创造者的观念根源于反动的人本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把属人特性还给人,因此生产才是值得提倡的科学概念。作家并不是全能的创造者,文学也并不是一种创造活动,相反,文学是一种生

产活动。这和本雅明认为生活属于创造的领域,而艺术属于生成的领域,坚持艺术乃是一种生产,以形而下的技术概念取代德国传统美学的精神概念有着神似之处。

马歇雷的艺术生产论以其科学主义的追求而区别于布莱希特和本雅明艺术生产思想的行动主义的激进诉求和切人具体社会语境的现实感。马歇雷虽也认为文学与意识形态具有离心关系,认为文艺能够昭显意识形态的真相和不足,但他并不认为文艺真的能颠覆意识形态。他建构艺术生产理论的目的也主要不在于推进政治实践。马歇雷有感于马克思主义没有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试图以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建立一种科学的批评理论。马歇雷清醒地强调必须同时警惕作者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两种极端化见解,既不能重蹈创造者的神话,也不能走向另一极端,以公众的神话取代创造者的神话。相反,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文学生产本身的机制。他强调文学生产是运用文学手段对意识形态原料所进行的加工,不能无视作为文学生产重要手段之一的文学语言的特殊功能。

四伊格尔顿:文化生产论

与马歇雷基于早期阿尔都塞思想建构自己的文学生产论不同,伊格尔顿更多得益于晚期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思想。作为西马艺术生产理论的集大成者,伊格尔顿对弗洛伊德、阿尔都塞、布莱希特、本雅明、威廉斯、马歇雷等诸家理论均有吸纳,他的文化生产理论就是在兼取诸家理论基础上融会贯通而成的。伊格尔顿早期师从雷蒙德·威廉斯,采纳了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问题框架,之后他一度受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论述和对艺术与意识形态的结构关联的探索的启发,强调了艺术兼具精神性和物质实体性的双重形态。布莱希特和本雅明对于文学生产物质技术性和社会性的强调也引发了他对如何“把作品以一种生产方式来分析与把它当作一种经验方式来分析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深思。他与马歇雷在强调艺术生产的特殊机制上和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复杂性上也颇多神会。

与马歇雷类似,伊格尔顿也探讨了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联。强调了艺术意识形态生产的特殊性和能动性,反对从反映论立场看待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他认为艺术生产不可能疏离于意识形态之外,文艺生产必然同时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即用审美形式对意识形态进行的加工,由此意识形态和审美形式必然产生双向互渗的复杂关系。但与马歇雷不同,伊格尔顿反对传统的意识形态内容/美学形式的简单二分法,指出美学的形式也具有意识形态性,但文学文本、审美形式与一般意识形态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文学文本、审美形式作为审美意识形态,一方面具有意识形态性,另一方面又往往溢出和超越意识形态话语。与马歇雷超然的科学批评不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生产理论始终洋溢着政治批评热情。

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生产理论。伊格尔顿的思想虽一直处于快速的发展变化中,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他的思想都未脱离文化生产的研究范式。他以文化生产的理念为基,把一般生产方式、文学生产方式、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文本等众多范畴联结在了一起,构成了一个息息相关、相互表征的网状系统。伊格尔顿力图揭示的作家、文本、意识形态、一般生产方式相互再生产的复杂交互关系和具体状况。较之本雅明,伊格尔顿对艺术生产活动的复杂状况和独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没有把“文学生产方式”和一般生产方式简单地对应起来,而是强调文学生产方式以一般生产方式为基础,以意识形态为中介层。“文学生产方式”是一种具有自身独特性的生产方式,是文学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在特定社会组合形态中的统一。作者意识形态作为艺术生产的中枢,既与一般意识形态息息相通,又与之有着完全同构、部分同构和部分矛盾、相互对立三种复杂关系。而文本意识形态又不能简单说成是作者意识形态的“表现”,它是对一般意识形态审美加工的产物。在1990年出版的《审美意识形态》一书中,伊格尔顿把欧洲美学理论发展历史、现代性文化、艺术与审美与社会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考察,昭显了“美学”科学的意识形态本性、审美的意识形态功能、审美文化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他也强调审美并不是消极、受动的意识形态的附庸。相反,审美常常以叛逆的姿态突破意识形态的束缚。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山东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责任编辑:吴子林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本雅明理论
试论本雅明式的引文写作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瓦尔特·本雅明:马克思主义、艺术意志与思想图像
盛满理论
本雅明论布莱希特
妓女的两面人生
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浅析
最精彩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