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加快打造经济大市 开放大市 品牌大市

2009-06-08徐广国

活力 2009年2期
关键词:牡丹江金融建设

徐广国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牡丹江市十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创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态势强劲。市委着眼新一轮追赶跨越,提出全面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强力助推“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建设,加快打造经济大市、开放大市、品牌大市。

一、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牡丹江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金融的全面激活和强力驱动,实施金融强市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一是扩张经济总量的需要。去年以来,牡丹江的发展明显提速,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40亿元的“双四”目标。但与经济加快发展的态势相比,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渗透度、牵动力、贡献率还比较低。实现“双五”乃至“双六”目标,面临更大规模的资金和资本运作需求,迫切需要激活和引进域内外的资金资本,满足大投资、大开发、大建设的需要,为扩张经济总量提供动力引擎。二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需要。工业是牡丹江的立市产业,受融资渠道单一等不利因素影响,金融对工业的支撑力较弱,企业需求与金融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提升二产竞争力、做大 做强主体财源,迫切需要破解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瓶颈,为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多元的融资渠道、活跃的资本市场,助推工业立市战略全面升级。三是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牡丹江打造沿边开放先导区,是贯彻落实省委对我市发挥边境口岸优势、全面提升沿边开放、带动全省对俄升级要求的具体措施。多年来,金融机构积极扶持进出口加工企业,但仍存在投融资渠道不畅、国际化程度不高、涉外业务不丰富等问题,制约了沿边开放提升和对外贸易升级。牡丹江打造“开放大市”,迫切需要扩大金融对进出口加工企业、大通道、园区建设以及现代服务业的资金支持和工具服务,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城市竞争力提高。四是加快城乡建设的需要。城乡建设是带动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惠及百姓的利民工程。随着大牡丹江框架的拉开和城乡开发建设的提速,城乡建设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保障不足的矛盾,影响着投资计划和项目进展。加快牡丹江城市化进程,迫切需要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有力保障和促进大牡丹江建设。五是构建和谐牡丹江的需要。金融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由于当前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调节收入差距的政策性金融比较少,金融的社会服务功能还很弱。建设和谐牡丹江,实现城镇居民收入、农村人均收入、公务人员收入“三个倍增”目标,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润滑剂和缓冲器作用,增强金融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拉动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增长。

二、科学实施金融强市战略

遵循金融科学发展的规律,完善工作思路和规划体系,科学引领金融强市战略的实施。一是创新“三个理念”。创新金融核心理念,把金融强市作为核心战略来对待,把金融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作为全民创业的突破口来推进,纳入全市产业总体规划来实施;创新金融发展理念,培养一批熟悉金融、会抓金融的人才和干部,有效促进金融机制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环境创新;创新金融安全理念,增强金融安全意识,实现服务发展与金融安全相统一,夯实金融强市的根基。二是做好“三个布局”。做好时间布局,按照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突破、十年大发展的设想,建设具有沿边开放特色和优势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做好空间布局,建立以中心城市为金融产业聚集区、以绥东(下转17页)(上接13页)穆沿边开放板块和海宁林内陆经济板块两大中小城市群为两翼、以农村腹地为广泛拓展空间、以周边地区为延展的“一体两翼、中心辐射”布局;做好工作布局,建立金融强市战略协调、联动、共享机制,形成银政企密切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金融”格局。三是拉开“三个框架”。拉开产业框架,形成以银行业为龙头,以证券业和保险业为牵动,以金融中介组织、金融投资机构、金融衍生行业等为补充,国有控股、股份制、外资公司等共同发展的格局:拉开市场框架,加快由供给匮乏的卖方市场向以需求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买方市场转变,形成信贷市场迅猛发展、股票债券市场快速发展、货币市场稳步发展、保险市场适度发展,具有多种融资平台和金融交易工具的市场体系;拉开政策框架,建立健全政策体系,围绕全民创业、产业投资和引进金融机构等,制定和完善支持性、奖励性、保护性政策。四是把握“三个关系”。把握好工业立市与金融强市互为依托和支撑的关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两大动力引擎;把握好内源与外源的关系,既整合地方金融资源拓内源,又引进新的金融资本扩外源;把握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完善金融强市规划,强化对金融产业发展的导航作用。

三、加快金融强市战略重点突破

紧密结合牡丹江实际,以“456”为突破,扎实有力地推进金融强市战略。一是建立“四个保障机制”。建立银政合作互动机制,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衔接,扩大资本合作、业务合作、技术合作和人才合作。建立项目建设协调联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在项目谋划上参与可行性研究,在项目推介上提供融资方案,在项目推进上与企业对接,促进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有效融合。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配合金融机构完善金融安全体系,完善金融风险监控、预警和处置机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金融风险补偿机制,为金融机构和重点项目风险投资者保驾护航。二是实施“五个基础工程”。实施金融环境创优工程,深入开展“诚信牡丹江”活动,集中整顿金融秩序,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形成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诚信、政府诫信的良好诚信环境。实施金融平台拓展工程,把金融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加大金融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力度,深化与俄罗斯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展融资平台、投资平台;金融交易平台、产权交易平台。实施金融创新工程,开发和创新满足大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循环经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探索新的金融主体,推广仓单质押贷款、中俄本币结算等新的金融业务,提高金融服务品质。实施金融资本激活工程,支持商业银行以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资产,通过增资扩股等方式充实自有资本。实施金融市场开拓工程,发展投融资市场,完善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利用好股票证券市场,积极发展地方债券市场,建立期货市场,探索发展小额信贷融资和中小企业信托基金市场。三是推进“六项重点突破”。建立园区开发多元投资体系,扩大与开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在支撑园区建设上突破;探索重大项目银团贷款和政银合作筹资等方式,在支撑项目建设上突破;制定重点发展产业、行业指导目录及优先扶持企业目录,加快企业上市计划,在支撑产业发展上突破;加快融资平台建设,强化经营和资本运作,提高融资和承债能力,在支撑城市建设上突破;鼓励多元金融主体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建设多层次、综合性、网络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全省首家“东宁远东村镇银行”的服务和示范作用,在支撑新农村建设上突破;制定出台激活民间资本的相关政策,丰富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金融产品,多层次发展创业基金,扩大小额创业贷款投放额度和范围,在支撑全民创业上突破。(编辑/刘新)

猜你喜欢

牡丹江金融建设
寒露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鸟儿,让牡丹江唯美生动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金融大海啸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