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土壤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

2009-05-22郭彦彪李华兴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土壤学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郭彦彪 冯 宏 李华兴

[摘 要]本文从土壤学教学的实践出发,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同专业土壤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方面提出见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土壤学 教学内容 教学质量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圈是地球表层系统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圈层。在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倍受关注的今天,学习土壤学知识成为农业院校许多专业的必修课程。《土壤学》是我校资源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和草业科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土壤肥料学》和《土壤农业化学》的土壤学部分也是我校农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随着各学科知识的综合交叉和相互渗透,土壤学得到迅速蓬勃的发展。现代土壤学课程基础内容丰富,理论研究深入,应用范围日益广泛。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要学生树立爱土意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初步的科研能力和提高学生在农业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为土壤学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们通过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土壤学课堂教学、实验和实习的多次实践与反思,有几点体会供同行参考。

根据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不同专业土壤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等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认真组织教学。我校农学专业和园艺专业的《土壤肥料学》和《土壤农业化学》共50学时,土壤学部分2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课程实验9个学时。农学专业侧重介绍南方主要土壤类型和水稻土,而园艺专业侧重介绍南方主要土壤类型和果园土、菜园土和保护地土壤的特点和改良。由于课程学时的压缩,给任课老师带来太多的无奈,在短短的16个学时,要把土壤学从造岩矿物、成土岩石和母质讲到土壤分类体系、南方的主要土壤类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逢章节跨度太大时,学生反映讲得太快,听不懂。需要对讲课内容加以调整,不面面俱到,又能突出重点。这就需要在讲授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控制。有些内容如层状粘土矿物的结构、专性吸附的机理等点到即可,不必深入。经过两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听课率稳定在90%以上,绝大部分同学掌握了土壤学的基本知识。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和草业科学专业的《土壤学》设置5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课程实验10个学时。理论教学侧重于详细深入讲解土壤学的基础知识,由于环境专业课程设置以后还要学习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因此讲课时应较少涉及污染土壤的问题,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基本上可以把土壤学基本理论讲授清楚。但部分章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学习兴趣不高。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土壤学》设置70学时,其中课堂教学50学时,课程实验20个学时。土壤学是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不仅要牢固掌握土壤的基本知识,还要深刻理解,能够活学活用,为以后学习专业课打基础。我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土壤学》设置在大二第二学期,而学生在大三第一学期又开设了《土壤地理学》,两门课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复章节,如第七章(土壤形成和发育)和第十一章(土壤分类和调查),在讲授《土壤学》时我们不讲这两章的内容,相对于环境专业来说,理论教学学时较为充足。我们大约用了40多个学时系统深入的讲授土壤学的基本理论,然后列举一些与生产实践相关的论文题目,让学生查资料,在剩余的几个学时里,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以达到将土壤学各章节知识点融会贯通的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和发展知识的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土壤学教学质量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土壤学教学质量,是摆在土壤学任课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尽管多年来在各位土壤学任课教师的努力下,土壤学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随着新时期学校教学要求的提高和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土壤学教学急需对教学方式、授课内容、实验和实习内容以及多媒体影像素材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完善。

1.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它承载大量的信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老师需花大力才能讲清楚,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我们除借鉴网络上的课件外,还十分注重平时科研实践中素材的积累。讲到我国南方的主要土壤类型时,由于土壤类型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受实习经费所限,不可能到各个纬度带去观察土壤剖面,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科研实践中,根据教学所需,野外多拍照片,录像,制作教学短片。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结构,仅从网站上找到的图片,对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在空间上的聚合,以及1∶1型单位晶层和2∶1型单位晶层结构的观察还不够直观,我们正在尝试制作相关教学模具,来帮助学生了解空间立体结构。

2.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土壤科学从开始创建,就涉及到地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领域,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讲到土壤有机质时联系到化学中的有机物,土壤胶体时联系化学中的胶体,高岭石的晶层结构联系化学中的氢键,土壤机械组成时带领学生回顾STOKES定律,将学生在大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点贯穿到土壤学中,通过对物理化学基础知识的回顾,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变抽象为生动

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应该具有的职业能力之一。简洁、明快、深刻、严谨、有激励性和感染性的语言形式,经科学设计、巧妙运用,不仅能营造活泼、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而且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讲课时,首先带领学生简明扼要的理清老师讲课的脉络。土壤是有血(土壤水)有肉(土壤有机质)有骨头(土壤矿物质)活的生命有机体。《土壤学》的讲授内容基本上先讲土壤的基本组成: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土壤空气;然后介绍土壤中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包括土壤胶体和表面反应、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反应;土壤养分循环:土壤氮素、磷、硫、钾、钙、镁和微量元素循环等;土壤发生和分类等内容。让学生明白了课程的逻辑关系,无论讲到哪一章,学生不会稀里糊涂,迷失方向。土壤工作者只有学好土壤学的基础知识,才能保护好土壤,改良退化土壤,修复污染土壤,进而拯救人类自身。

4.认真组织土壤学实习

土壤学实习效果对课程的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普遍认为调整《土壤学实习》时间安排,使课程实习与理论教学同步,教学效果会更好。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带领学生到野外看看土壤剖面,使书本上僵硬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土壤学》的学习兴趣。我校将农学和园艺专业的土壤学实习总是安排在本门课程理论教学全部结束之后,也就是16周以后进行,存在有很多不足,如果安排在土壤学部分理论课结束(8周)之后让学生及时的到野外采集土壤样品、挖土壤剖面观察各土壤剖面层的基本性状,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短的不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环境专业和农业资源环境专业的学生,在长达40-50学时的课堂教学中,穿插部分学时到学校附近观察土壤剖面,学生会有豁然开朗、焕然一新的感觉。

土壤学实习,历年来我们都做得很好。在实习前一周,任课老师将实习大纲发给学生,使学生对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成绩评定方法作到心中有数,实习成绩根据考勤、提问、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综合打分。这样就督促学生实习前认真复习土壤学基础知识,实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踊跃,吃苦耐劳,实习报告更是图文并茂,丰富精彩,实习心得真实贴切。我们除了在广州市周围学习五大成土因素的野外观察,学校农场的水稻土剖面观察,还带领学生到中山观察酸性硫酸盐土,到珠海水土保持试验站了解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的状况,到大宝山观察污染土壤。总的来说,通过实习,学生基本上深入理解土壤学的基础知识,并认识珠江三角洲的土壤类型,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了治理土壤污染的专业责任感。但如果结合时代特点,安排些具有特色的教学实习会更好。如参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讲解无公害农业生产的土壤条件。观察不同类型的退化土壤,提出具体的改良措施。通过土壤肥力状况的野外调查,使学生掌握野外调查土壤的基本技能。

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

[2]张锡洲,王昌全,李廷轩.土壤学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5(2):58-59.

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东广州

猜你喜欢

土壤学教学质量教学内容
《土壤学报》2019年度优秀研究论文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土壤学报》2016年度优秀论文评选揭晓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2016年环境土壤学研究热点
加强和规范研究生专业课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策略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