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活·情

2009-05-21缪小云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课文教学方法

缪小云

语文教学是一个既有广泛的外部联系又有严密的内部结构的系统工程。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实”的艺术——奠定基础的基石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语文教学的两块基石,离开了它们,语文教学就无从谈起。因此,语文教学“实”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双基教学上。

1基础知识教学扎实。基础知识教学要时刻把握“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过去的语文基础知识教学,重量不重质,违反了精要的原则;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违反了好懂的原则;单纯的传授知识,违反了有用的原则。老师讲的很多,学生听得很累。举个简单例子,中学阶段涉及的修辞格,有三十种之多,但常用的只有十几种。很多教师着眼于修辞教学的全面化,但都只是蜻蜓点水,流于表面,学生也是浮光掠影,似懂非懂。再如语法教学,有的老师把有争议的内容,甚至大学阶段的内容都搬到了中学课堂上,造成了学生语法体系的严重混乱。再如讲析一篇课文时,老师往往费尽心机,从字词到修辞,从逻辑到主题,常常逐一分析,由于没有侧重点,没有针对性,学生无法找到恰当的突破口,阅读能力常常停滞不前。

2基本技能训练扎实。读写听说四种技能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就这四种能力的形成过程来说,它们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握四种技能相互促进,全面训练的原则。

那么,怎样才能全面落实读写听说的训练呢?

首先,要认识全面培养学生四种能力的意义。执教者既要看到,中学阶段,学生的口语能力逐渐成熟,而读写的要求逐步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侧重读写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看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利用读写听说之间的辩证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对四种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做了系统的阐述。事实也正是这样:听和读都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听的能力提高了,能够相应地促进读的能力发展;听读的能力发展了,又可以促进说写能力的提高。说和写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都要化思维为语言,说的能力提高了,能够相应地促进写的能力的发展;读写能力发展了,对听说能力的提高也会起促进作用。

最后,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我们在指导学生读记叙文时,就可以安排口述课文的训练,同时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口述,并做适当的评议;再如,我们在指导学生写议论文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先进行口头作文,然后再写成书面文章,并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取,做适当评论。

二、“活”的艺术——调动思维的关键

思维能力的训练,是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于漪老师也曾深有体会地说:“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开动起来。”启迪学生思维的关键是什么呢?就是“活”。

1课文安排活。现行语文教材虽然是目前使用最普遍,质量也较高的一部教材,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而且许多学校也没有另编教材的能力。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现行教材进行一些调整和修改:调整原课文顺序;重组课文单元;抽换某些课文,调入好文章;删减、增添或修改原思考题。

2教学方法活。教学方法是教学系统诸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最能体现时代气息和发展的态势。语文教学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最为显著的就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调动学生思维的关键正是教学方法的活。

(1)可以采用竞赛法。既可以就整篇课文展开竞赛,也可以就课文中的某一段进行角逐。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互相“诘难”。竞赛时,学生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自尊心、荣誉感使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高于无竞赛时,其结果是最大限度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可以采用快速作文法。写作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快速选题,快速立意,快速构思,快速成文,使学生大脑高速运转,思维速度明显提高。

(3)可以采用论辩法。论辩的双方为使自己的发言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必然要加强语言的逻辑性,这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的艺术——开启思想的钥匙

语文科具有思想教育性。中学阶段,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和各项训练,潜移默化,熏陶感染,逐步受到正确的思想教育,而开启思想的钥匙正是“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1课前有情。语文教师要以情开启学生的思想,首先要自己有情,要有对党、对人民、对教育事业的一片“忠情”。因此,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使自己有足够的“储备”,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吐露真情,才能启动学生的真情。

2课上动情。在课堂上,教师要能够用自己的真情感染学生。有位教师在上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一课时,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许多学生对文天祥为祖国、为民族出生入死十八次,大惑不解,认为是自讨苦吃。这位教师就讲述了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指明了是时代决定他这样做的。教师深情的话语使学生们惭愧地低下了头,但也点燃了他们思想的火花。

3课后激情。学生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波动性,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在课下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巩固他们的正确思想。上面提到的这位教师,专门印发了《指南录》中的十首诗,让学生仔细体会文天祥那种“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课文教学方法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背课文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