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基础教育中的情商教育

2009-05-21杨秀芹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志向情商挫折

杨秀芹

当前在我国农村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由于过分关注孩子的知识积累和智力开发,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信心”、“乐观”“毅力”、“兴趣”、“与人合作”等非智力范畴的情商对孩子学习的巨大影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目前相当多的青少年存在着心理障碍,初中生约为13.7%,高中生约为18.8%,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这表明,农村基础教育模式片面强调了学生的智商(IQ),而忽视了学生的情商(EQ)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情商是比智商更重要的一个商数。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家霍华德·嘉德纳说:“芸芸众生中,命运之神往往青睐生活中的强者。他们不是命中注定有惊人的成就,后天的努力才是他们事业成功的归因,而情商则是命运天平中关键的砝码。情商较高的人,一般能把握住生活的机遇,最终取得成功”。

情商(EQ)也叫“情绪智商”。它是相对智商(IQ)而言的心理学概念。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把握和控制自己情绪、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承受外界压力的能力、不断激励自己和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范畴。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目前,很多城市里的学校都已经把情商教育提到了日程上,相比之下,农村情商教育还相对滞后,关注农村学生情商培养,树立学生健全人格,是我们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一、确立正确的生活观。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培养学生的情商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观。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他认为教育不仅改造社会生活,也改造个人生活。让教育关注人的生命状态,使受教育者幸福地生活并追求更为美好的幸福生活,这应是教育的精神家园。使农村学生过充实的、自我的生活。其一,过具有乡土气息、农民习性的农村生活。其二,过承认差异、肯定发展的个人生活。这种生活是“因材施教”的生活。通过“因材施教”,为农村学生营造一个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和成为一个普通平民并存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使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具体个人”的适应性。其三,过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学习生活,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个人生理性生活问题、家庭生活问题和社会生活问题等得到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就业愿望逐步实现的过程,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学生个人的不断丰收的、富有成就感的过程。

二、引导学生有效控制不良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既可成为行为的内驱力,又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关系。情绪能使人的行为积极,也能使人的行为消极。学生情绪不稳定,容易使心理失去平衡,长此以往可能心理失调,导致生理、心理疾病。作为乡村教师,应针对导致学生不良学习情绪的主要因素,引导学生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控,营造良好心境,取得更好的成绩。首先,要教育学生面对现实,坦然接受。要学生明白:人生在世不能事事一帆风顺,样样顺心。比如在考试时遇到难题,心慌只会让自己更加于事无补,可通过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潜意识里为自己暗暗加油。还可以通过暗示松弛、肌肉松弛、想象松弛等方法让自己平静下来。其次,合理宣泄,释放感情。如果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挫折和不幸,不能及时得到宣泄疏导就会消沉甚至于会致病。宣泄的一般方式如大哭一场、打场篮球等,也可以向父母、老师、朋友倾诉,从他们那里得到安慰。正如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第三,寻求帮助。俗话说:一个好汉两个帮。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不妨向身边的亲人或朋友寻求帮助,不仅能得到安慰,还能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抗挫折能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写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一名句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提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经受过大的挫折磨难的人才会大有作为。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愈加认识到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因为现代社会信息广,变化大,机遇多,节奏快。生活的海洋越广阔,风浪就越大;成功的机遇越多,受挫折的次数就越多。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强,能承受打击或经得起挫折;有的人心理承受能力弱,经不住挫折考验。在农村教育工作中,经常教育学生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要学生明白“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而这些不如意仅仅是我们人生道路上小小的绊脚石。应该正视挫折最终才能战胜挫折。诺贝尔说:“坚忍不拔的勇气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

四、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的志向

古人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决心越大,信心越足,恒心越持久,就越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立志就是人们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与自己的主观条件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志向能激发人的热情,增强实现自己目标的信心和决心。立志能充分调动人的智力因素,使人的志向与实际的活动密切统一起来。但光有志向是不够的,要想成功,不仅要下定决心确定目标,而且要有达到目标的信心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恒心。所以,培养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是乡村教师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在几年的农村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总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农村学生的意志:首先要学生立志。其次鼓励学生树立达到目标的自信心。通过老师的适当帮助,使学生对自己确定的最近的目标能够顺利完成,往往就能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大增强。要让学生能自己认识到,只要我下定决心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当然,有了志向和自信,还必须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恒心,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之,在农村教育工作中,注重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可有效提高农村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决心,磨练学生顽强的意志,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树立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志向情商挫折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低情商的6个原因
挫折使我更坚强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二则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