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记忆法

2009-05-21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胳膊肘岛国记忆法

陶 德

记忆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即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促进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要想使学生轻松地学到地理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而不忘,记忆犹新,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多想办法,有所创新,帮助学生克服记忆中的困难。下面是几种常用有效的记忆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趣味记忆法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及机械记忆模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充满情趣的教学状态中记住零散、难记的地理知识。例如,在讲西亚的“五海三洲”的分布图时,可让学生把西亚中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想象成胳膊肘的形状,再通过胳膊肘这一轮廓引出西亚四周所环绕的“五海”:胳膊肘下方为阿拉伯海,外侧是红海,肩膀临的是地中海,地中海的右上有个拇指形状的半岛,半岛上方为黑海,再往内陆深入,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了。这样通过饶有趣味的比喻,就把几个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的确切位置很快的记住、记牢。

二、图示记忆法

地图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结构,是地理学科的形象语言,也是形象思维赖以进行的表达工具。因此,利用地图教学和记忆,必然能图文并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些城市名称难记,教师可让学生先在图上找,再自己描,最后标出,这样在图上把知识记住。再如:一些河流中,黄河像个大“几”字,长江像个英文字母“W”。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此形,然后让学生沿着图形分出上中下游,这个略图栩栩如生,因此借助此图加深了记忆。

三、对比记忆法

对比法是一种很活跃的思维方式,它能够由一个知识点联想到其他的几个相对或相似的知识点上,记忆起来,费时少,收益大,能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例如,讲西欧大陆西部的岛国英国的海陆位置时,联想亚欧大陆东端的岛国日本,可以对比出它们的共性都是岛国,不同之处就是英国是个大西洋中的岛国,日本是一个太平洋中的岛国。这样。通过对比,两个地理事物的特征就鲜明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四、因果记忆法

地理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了统一体,所以记忆地理相关问题时,要注重地理事物、现象间的内在联系。以环境——自然资源——人类环境为线索,把知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环环相扣。例如:西亚气候属热带、亚热带干旱气候,以这个问题作为“果”找出“因”——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降水少,气候炎热、干燥。再以开始的问题做为“因”找出“果”——导致地面河流很少,农业适宜发展畜牧业。这样通过“因”推导“果”或者由“果”分析出“因”来,记忆时知识就系统多了。

五、字头记忆法

就是在记忆一组知识时,把字头排成一段文字,从而记住此内容,如我国55个少数民族,很难记,如果这样按字头排成“蒙回藏,维苗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哈哈傣黎美……”再如东南亚的国家名称可把第一个字串接起来记“新越印,马泰菲。”这样用一个字来提示,很快就能记起全称。

六、重复记忆法

根据《心理学》中讲到的遗忘规律,知识要及时必要的重复几次记忆,这样才能提高记忆效率。具体的做法如下:新课内容讲述完毕后,留点时间给学生识记,加强学生瞬时记忆,下节课上课前提问,把存在的问题再点拨一下。其后一个周再重复提问一次,讲完一章内容后,再把知识内容串一遍,重复记忆一次,这样反复记忆,遗忘的概率就大大减低了。

七、列表记忆法

就是把内容易混的地理知识通过列表进行对比,加深记忆。如在学习世界的自然第一节时,对各自然带的名称、范围、气候特征、动物、植物可列一张表格进行上下、左右对比,使几个自然带的知识一目了然。再如:记德国地形与农业也可采用此法,列表比较南、北的气候、土壤、地形,形成鲜明对比。

八、谜语记忆法

就是通过猜谜语来帮助记忆,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如:风平浪静一宁波。船出长江口—上海。海中绿洲—青岛。

除以上几种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对不同知识的记忆要采用不同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它的最终目的就是记住知识。

猜你喜欢

胳膊肘岛国记忆法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南太岛国“说不”背后的智慧(观察家)
巴新: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大洋洲岛国
高中数学学习中公式的记忆法则
6D效果
千年五战:一个岛国的野心
The mean man’s party 吝啬鬼请客
超级记忆法 等4则
用胳膊肘按门铃
用胳膊肘按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