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中应处理的几个矛盾关系

2009-05-21周子琴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全班独立思考算式

周子琴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如果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一、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所需时间与课堂时间的有限性

独立思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给学生出示如下合作提纲:请4人小组合作,各组可挑一至两个长方体来研究,研究时可以看、摸、数、量……看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哪些特征。我接着口述要求: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对上述问题有想法后再在组内进行交流。课上我注意到大多数学生独立思考大约用了3分钟,然后开始组内交流。可10分钟过去了,还有近一半小组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本来我只安排了6分钟左右的合作时间。此时如果强行进人全班交流环节,则可能因为部分小组没有形成共同意见而影响全班交流效果;而如果让小组继续交流下去,则课堂40分钟肯定不够用,从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当独立思考所需时间与课堂时间有限之间出现矛盾时,该如何解决呢?

[对策]合作学习的时间可自由确定。

合作学习前教师一般都对合作时间有预留,也固定了合作对象(分好小组),但组员独立思考的时间、与他人合作的时间可由自己把握,教师不作统一要求,这样可兼顾组内个体的差异性。如某位教师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安排如下合作内容: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教师先要求学生看一看、猜一猜,然后再进行验证。每个小组的信封中都备有这五个图形,学生可自由选择进行猜想验证。这样的自由安排显然比教师的统一安排更便于学生进行探究,也能节省一定的教学时间。

二、个别指导与全班指导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一般都会在各小组之间巡视,以适时对合作有困难的小组进行指导。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各小组研究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我在组间巡视指导。我发现有一组把棱的条数数重了,就指导他们按顺序数。刚指导完这组,我又发现另一个组把棱的条数数漏了,于是又进行了指导。接下来我不断发现有的小组数重或数漏,只能逐一指导,此时虽然指导时间已长达10分钟,但没有得到指导的小组问题依然没有及时解决。当小组合作学习出现倾向性的问题时,如何处理个别指导与全班指导之间的矛盾?

[对策]合作前对全体学生进行预见性的指导。

教师要预设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对全体学生进行预见性的指导。如上例,如果合作前我就预见到学生数棱时会重复或遗漏,并在合作前对全体学生进行指导,应该不会出现有那么多组数重或数漏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学习提纲要求的一致性与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教师在安排小组合作学习之前,一般都会提供学习提纲,这样有利于各小组有序地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合作结束时全班的交流。但学习提纲有时会使各组从相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致使学生的思维丧失独创性。如某教师在“平均数”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提纲如下:(1)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比女生多,表示每个男生套中的都比女生多吗?(2)平均数表示的是什么?(3)平均数在什么范围?应该说这个提纲设计得有序而具体,便于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学习。但是通过学生的发言我们可以发现,有的学生能直接悟到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而并不需要从第一个问题开始想起;有的学生对平均数表示什么有独特见解,也不需要按提纲的顺序思考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提纲具有帮助学生有序思考的功能,但其明确的指向性要求,有时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并形成独特见解。怎样才能解决这一矛盾呢?

[对策]合作学习提纲应避免过于笼统或过于细致。

合作学习提纲如果过于笼统就会失去指导性,学生在学习时会无从下手;如果过于细致就使得问题没有合作的必要,并限制学生的思维。好的合作学习提纲一定要对问题的层次性、递进性有所考虑。如某教师在上“异分母加减法”时,让学生小组合作用“1/3、1/9、1/9、4/9、1/2、1/4、1/8、1/8”编几道分数加法算式,教师设计的合作提纲是:(1)独立写出算式;(2)在小组中汇报算式,删除重复的算式;(3)把这些算式分类。在这个提纲指引下,学生操作时步骤明确,思路清晰,既节省了合作学习的时间,也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在运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时,既要看到它会给教学带来积极有效的改变,也要了解到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矛盾,并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来解决这些矛盾。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全班独立思考算式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原因
怎么写算式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好玩的算式谜
全班都“疯”了
谈独立思考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