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外生枝”的精彩

2009-05-21叶志芬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主人案例诗人

叶志芬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感受到,课堂不再是教师事先预设“教案剧”的照本上演,在以生为本的课堂中,教学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教师面临着更多元的挑战,在课堂中我们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面对学生的独特想法,遭遇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再精心的备课有时也不可避免“节外生枝”。“节外生枝”往往会扰乱我们的教学思路,但是“节外生枝”总是能引起师生的共同注意,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如何化解课堂的“意外”,使之转变成教学中的精彩生成已成为一门艺术,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和探讨。

[案例描述]

黑板上挂有《游园不值》的课文插图。

在引导学生看图充分想象园内美景后,老师用略带着遗憾的口气说:“园内春光明媚,诗人乘兴而来,却进不了园,真是扫兴呀!”老师此话意在为下文诗人的心情由扫兴转为欣慰打下伏笔。“爬进去呗!”猛然从学生中传来这么一句话。老师一怔,下意识地反问:“爬得进去吗?”

“爬得进去!”一个调皮的男孩站了起来,指着挂图中“柴扉”振振有词,“您看,园门这么简陋,我一下子就翻过去了。”“嘻嘻嘻——”底下一片窃笑。老师定睛一看,确实,挂图上那“柴扉”由几根树枝简单扎成,简直就是个简易“木梯”!

“是啊,那柴门看起来很好爬呀。”“我也爬得过。”“就是嘛,诗人爬过去看不就得了吗?”下面的学生看着挂图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

老师摆摆手,刚想开口,不料有个女孩已抢先站起来大声说:“不可以,不可以!没经主人同意,私自入园可不行!”

“是啊,会被当成小偷给抓了。”马上又有人附和。

“才不会呢,诗人和主人是好朋友,怎么会把朋友当小偷呢?再说,诗人只是进去观赏美景又不偷。”那男孩子不服气地辩解。

“我相信诗人是绝不会那样做的。”有学生开始维护诗人了。

这时,老师神秘地笑了,她故意盯着那个学生,摆出一副不服气的表情:“你怎么知道诗人不会爬?说不定他还是个武林高手,嗨嗨几下就把门踹开了。反正主人又不在家。”

此话一出,刚才还在争辩的学生反倒全都愣住了:老师这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望着老师狡黠的笑容,孩子们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反对!从诗中的‘小扣久不开可看出,诗人敲了那么久的门还不会生气,可见诗人是个有涵养的人,他才不会那样做。”

“我也反对!从‘小扣也可看出诗人是个多么文雅有礼貌的人,他一定不会擅自入园。”“我知道‘应是‘大概的意思,诗人猜测主人不开门的原因是爱惜苍苔,其实是诗人爱惜苍苔。一个连苍苔都爱惜的人怎么会有不文明的举动?”

“是啊,诗人是个多么爱美的人,在他眼里,柴门即使简陋也是美的,他怎么舍得毁了它?”

“诗人和主人是好朋友,如果这次他强行进园,主人一生气,以后就做不成朋友了。”

“是呀,园内美景可改天再来看,失去别人的信任可就因小失大了。”

……

在这一群可爱孩子的“同仇敌忾”下,老师笑着举起双手表示服气,收回自己刚才的话。

“我觉得这首诗不光写了景美,还写了诗人的行为美;不光告诉我们‘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哲理,还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真不愧是班长,总结起来有条有理的。教室里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

老师趁热打铁,顺着班长的话引导学生讨论起这道诗蕴藏的哲理,课堂继续热闹有序地进行……

[案例评析]

这是一个成功地化解课堂意外、实现精彩生成的镜头。案例所展现的是一种充满活力的生命对话式的教学课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论教”的新课改教学理念,同时也反映出教师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拥有较好的教学机智,善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引导学生产生新的思维冲突,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气息。

一、以生为本,机智引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本案例中教师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和学生一起融入课堂,建立起课堂平等的对话机制。当学生的一句似是恶作剧的“爬进去呗!”给了教师一个意外,但教师敏锐地意识到这“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如同“满园春色”一样关不住,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感受,已引起了部分学生的“共鸣”,学生不吐不快。于是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表达,保持课堂的高度民主灵活性和开放性。在教师巧妙而又不失幽默地引导下,生命在教学中被激活,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进入文本阅读,思维活跃,见解独特,在思维的交流碰撞中调整认识,升华人格,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以生为本”的学生观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机智。

二、智慧捕捉,精彩生成

在本案例中,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生成”课程资源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意料不到的课堂“意外”,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理应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本案例中,教师有较强课的程资源意识,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时,老师不是一带而过,更不是粗暴地打断或制止,而是敏锐地发现其中蕴含的教学价值并及时把握住,认真地倾听,巧妙地引导学生产生智慧的火花,从而造就了精彩的生成。

课堂是活的,是不断生成、不断变化的。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当课堂教学不再按照教学预设展开时,教师要善于把握动态生成的资源,巧妙化解,重建课堂动态生成,从而使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转变成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

猜你喜欢

主人案例诗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晒娃还要看诗人
主人有的我也有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弓的主人
主人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