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的护理体会

2009-05-06范玉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7期
关键词:患儿护理

范玉霞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护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是由心房或房室交界处异位兴奋灶快速释放冲动所产生的一种心律失常,若不及时治疗易致心力衰竭[1],其发生率仅为1/25000,婴儿发病则更少见[2]。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 依兰县人民医院收治16例室上速的婴儿,经积极救治,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1 d~10岁。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11例,占68.8%;预激综合征3例,占18.8%;束支传导阻滞2例,占12.5%。发作时间0.5~8 h,平均2.1 h。就诊后常规予心电图检查,均符合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

1.2 临床表现 婴幼儿发作时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周发绀、气促、哭吵不安,拒乳;年长儿表现为胸闷、心悸、头晕、面色苍白。

2 护理体会

2.1 心理护理 该病起病急,表现为突然发作、突然终止,患儿缺乏思想准备,易引起恐慌、紧张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使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多,心脏窦房结及异位点自律性增高,从而加重心律失常,增加转复难度。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劝导其卧床休息、配合抢救。

2.2 低血压的预防 室上速发作及转律时可造成血流动力学改变,易引起一过性低血压,应严密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并观察皮肤温湿度,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早发现休克的前驱症状。

2.3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该病临床表现多样,但心率快而规则是其主要特点,可达230~300次/min,结合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可确诊。本组患儿有拒奶、呕吐、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咳嗽等,听诊心率200~240次/min,律齐,无心脏扩大及心衰体征。因此,一旦怀疑该病,即予床边心电监护,监测心律、波形、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节律的变化,评估患儿反应、面色、末梢循环的变化,动态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作心电图检查。及早发现心输出量改变,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2.4 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复律应在严密心电监护下进行,备齐抢救药品器械如复苏皮囊和肾上腺素,有主管医生在场。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反应变化和心电监护仪上心率的变化,尤其注意停搏时患儿的全身反应和用药效果。由于监护仪显示的心跳声音与报警有15 s的时间差,注意调高监护仪的心跳声音,以便在复律的第一时间听到。为分散患儿不适感,可给予温柔的抚摸。复律后继续严密观察心率、心律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尤其是血压。心律平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优点是起效较快、疗效高、复律率高。西地兰为复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传统药物,但即时复律率低,复律所需时间长,且西地兰可诱发室上速[3]。本例患儿使用西地兰时出现中毒表现。因此,西地兰等洋地黄类强心药物在室上速婴儿使用时,需重视不良反应的发生。

2.5 正确应用复律药物 复律治疗的目的是终止心动过速发作,药物复律是婴儿室上速的主要治疗手段,一般首选心律平。正确地抽取药液,动作快速准确,严格剂量和注射速度是复律成功的关键。而抽取药物的剂量时必须十分精确快速,我们将药物化至35 ml,使其浓度为1 mg/ml备用。严格遵医嘱剂量,严格控制推注速度,在推注给药过程中,医生根据患儿的心率、心律及用药反应,随时调整用药速度,一旦转为窦性心律即停止。

3 体会

通过对16例室上速的婴儿护理,我们体会到,严密的临床观察有助于早期发现该病,上呼吸道感染是诱发因素,应及时治疗,也提示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可能是减少室上速发作的重要措施。室上速患儿药物复律治疗的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掌握复律药物剂量及用法,控制给药速度,观察药物复律治疗的疗效,复律后继续严密监测心率、心律以及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

参 考 文 献

[1] 王慕狄.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

[2] 杨兴季,王玉玮,夏伟,等.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复律疗效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02,20(9)∶564-565.

[3] 万瑞香,隋忠国,李自普.儿科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65.

猜你喜欢

患儿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小儿肺炎护理4重点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小儿惊厥不要慌,记住这些护理知识
如何做好小儿麻醉复苏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