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实习:鱼与熊掌如何兼得?

2009-05-04林超君

就业与保障 2009年4期
关键词:林小姐实习生大学生

林超君

一句口头禅引发的思考

认识一个在某中大型企业做人力资源的朋友,“我们正招人呢”是他的口头禅。有次,一个朋友打趣他:“你们怎么天天招人?公司就不会人满为患吗?”结果那位HR说:“单位总有些岗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所以才经常招人。”

《第一财经日报》发布过这样一组数据:约50%的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另有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除了工作岗位数量相对偏少、个别专业人口过剩、大学生就业意愿与就业现实差距这些因素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校园与社会的脱节。学校只教会了大学生们掌握知识与技能,而并没有教他们如何工作。所以,刚毕业的大学生们走上社会,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事实上,是因为中国大学生进入社会太晚了。虽然高校都有在大三或者大四安排1~3个月的时间留给学生实习,但是大学生实习的效果并不理想。

实习中的“三赢”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这就是实习。有关专家认为,实习生计划已经成为企业培养选拔人才的一条捷径,“对于企业、学生和高校而言是一个‘三赢的计划。”

华工科技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勤介绍,如果实习生用得好,企业也会提高效率。这可以从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企业有新举措、新项目,可以通过招纳实习生小规模试验,最后根据结果来判断成效,这样比企业直接推行风险要降低很多;另一种就是,企业为了扩充人才储备,这种方式便于双方足够了解。优秀的实习生最终被留下来,能提高企业用人的准确性。应该说实习制度是大学生通向工作岗位的一座桥梁。

而对于学生来说,企业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磨砺、锤炼,有助于帮助他们尽早实现角色的转变,更有利于大学生的成才。假期是大学生们为自己前途做准备的黄金时期,如果运用得宜,对提升个人的就业资本将有莫大帮助!

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分配处副处长宋朝阳说,只有多接触实践,才能真正学到行业知识。一般都认为工科、理科学生实习比较多,其实文科学生一样需要多实习,如法律、新闻等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指导学习,少了这一环节,很难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赢”还是鸡肋?

可是笔者采访中发现,目前的实习制度并不像专家构想的那般乐观。

在我国,大学生进入社会实习,一般有三种方式:学校推荐、自己寻找、依靠社会关系。可不管哪一种方式似乎都有缺陷。

2007年毕业于井冈山大学政法系的林小姐目前是福州一家律师所的律师助理。在大四下学期,林小姐就由学校推荐去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实习了两个月。说起那段实习经历,林小姐颇有感触:“我被分配到中院的民一庭实习。民一庭大概有10个人左右,七八位法官,两名书记员。我们院有5位同学一起被分到这里实习,而且这5人已经是属于系里的优秀学生了,基本都是学生干部。但是由于人多事少,真正能学到东西的人就比较少。因为法官和书记员毕竟不是老师,首先你要积极做事,别人才会教你该怎么做。我最开始就主动帮忙法官往电脑里录入判决书,之后就参与了案件到法院后从立案、取证、审理、合议庭合议到最后的判决的整个过程,也顺便学会了怎么写判决书。”从林小姐的实习经历可以看出,相对于庞大的实习生群体,可供实习的岗位实在太少,并且实习时间过于集中。这就造成大学生实习时,几个人共同在一个岗位实习,那么每个人能学到的东西就相对较少。

并且,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并不重视实习,把实习当做走过场修学分,而实习单位一般也不会为难实习生。福建电视台的记者小郑说,他3年来带过十多个实习生,其中有实习表现好的,也有一些根本就是应付的。但是在填写实习鉴定的时候,他基本上都给他们填上了优秀。新闻专业学生小赵,更坦承自己因为考研没有参加实习。但是为了修学分,她自己在实习鉴定表上填写了单位评语,并由母亲托人到市电视台盖了章。因此,一些企业认为实习生纪律散漫,不好管理,不仅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还可能为企业带来麻烦,也就愈发不愿意接受实习生。

既然实习有诸多好处,为什么大学生对待实习的态度却不如毕业之后找工作那样热情,而是依旧不温不火呢?采访中许多大学生表示,不是对实习提不起兴趣,而是想到就业前景不乐观,就会相对的把精力放在考研或者找工作上。许多学生表示,不是不愿意好好实习,而是去好的单位或企业实习的,实习结束后能被留下来的可能性非常之小。而一些中小企业,又常常把实习生当做廉价甚至是免费的劳动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大部分企业和大学实习生,相互都不是很重视实习的作用,反而觉得大学生实习可有可无,有点像鸡肋。

他山之石

笔者曾经了解过一些中专院校的实习情况,觉得一些中专院校的实习制度反而要相对成熟一些。由于上世纪90年代,大学生数量增加,中专生倍受冷落,许多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度出现过类似于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失业”的情况,生源也大受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专院校纷纷改革课制,中专生实习计划也应运而生。比如福州电子职业中专学校,就与很多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学生在学校学习两年,这两年期间,除了进行日常的教材课程和技能课程外,还根据企业的需要定向对学生进行就业培训。然后直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推荐到相关的企业实习1年。在实习的1年期间,一直有教师在各个企业中循环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每周每个学生都必须上交自己的实习日记,遇到的问题也由所在的实习企业与学校老师共同帮忙解决,甚至有的学生与一开始实习的企业磨合的不是很好,也能由学校再次进行调剂更换实习企业,尽量让学生与企业都相互满意。学生毕业之后有76.7%的学生都留在自己所实习的企业工作,并且经过之前两年的定向职业培训,学生在实习期间也能很快进入状态,企业不仅乐意接收实习生,也乐意付出相应的工资。

目前在帝奥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实习的电子职业中专学生小陈透露,他现在每个月能拿到1200元的工资,还另有满勤奖和加班费。虽然工资不算很高,但是已经很满足,毕竟自己现在是边学习技能边工作,工资也够自己的花销。并且小陈也表示对自己的实习环境比较满意,“大家对我们实习生都比较宽容,遇上技术上有什么不足的,只要虚心求教,总有人愿意教我们。我们做的活,师傅都会细心检查,有什么错误就帮忙指出,让我们修正。这样我们的技术水平也一直在提高。相信在毕业后自己也能够独当一面。”小陈说,公司领导也与他谈过,由于他为人谦虚,肯吃苦,技术水平提高得快,希望他毕业后可以留下继续为公司服务。小陈现在就安心实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完全不为毕业后找工作而发愁。另外,小陈还有20多位同学,分散在帝奥数码的不同部门实习,情况大致跟小陈相似,也有经过2次调剂才来到公司的,现在也干得很不错。

电子职业中专的赵老师说,现在该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基本解决,并且由于实习制度的完善,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帝奥数码公司人事部负责人也说,很多学生利用实习的机会,充分了解职业和企业,如果最终双方合意,能留下来的员工,不仅真正接受了企业的运作和文化,对企业的忠诚度也比较高,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可以说,这些中专院校的实习制度,是真正达到企业、学生与学校“三赢”效果的。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专生实习虽然与大学生实习在实际情况上确有较大不同,但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实习,真正的“三赢”

据了解,目前像微软、IBM、欧莱雅、屈臣氏、摩托罗拉、宝洁等大型企业也开始从在校大学生中招募优秀者,让他们在暑假进入公司进行实习,付给实习生日薪或月薪,然后从中挑选合适的人才留用。其中比较出名的有IBM的“蓝色之路”与“青出于蓝”实习项目、微软的“领跑之旅”、TCL的“青苹果实习计划”等等。其实不仅仅是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也一样可以认真制定大学生实习计划,为自己的发展挖掘潜在员工。当然,各高校也该主动出击,联系联合各个类型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习空间与更加优秀的实习环境,而不是仅仅回收一纸实习鉴定。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自身在实习时必须放平心态、不要眼高手低,增强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切忌把“实习”简单等同于“学习”。由于实习生缺乏经验而且是短期性工作,企业更多的是观察实习生的工作态度,如果只是被动地完成任务,那么就很难有所收获。因此,实习生除了做好原来的工作以外,更应主动找活干,多留意工作中的细节,以获得更快的提升。

企业、高校与大学生每一方都离不开“实习”这一话题。如果每一方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实习,共同改善目前的实习环境。假以时日,大学生实习制度相信能够达到真正“三赢”的效应。(本文部分图片由闽江学院地理系提供)

猜你喜欢

林小姐实习生大学生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林小姐:你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