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33例婴幼儿硬膜外麻醉的护理支持

2009-04-23娄安华李红艳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9期
关键词:护理配合硬膜外麻醉婴幼儿

唐 静 娄安华 李红艳

[摘要] 目的:了解婴幼儿生理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在硬膜外麻醉穿刺期间进行护理支持,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33例婴幼儿的硬膜外麻醉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33例婴幼儿在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均无意外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婴幼儿在麻醉期不配合,易躁动,手术室护士在麻醉师进行硬膜外穿刺时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支持,才能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儿的安全。

[关键词] 婴幼儿;硬膜外麻醉;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097-01

婴幼儿是指从出生后到3岁的儿童,其中婴儿是指从出生到1岁,包括从出生到28天的新生儿,幼儿是指1~3岁的儿童。婴幼儿在解剖、生理、心理等方面均与成人有着巨大的差异,如肺泡、心肌结构发育都不完善,耐受麻醉力差。脊椎间隙相对较小,脊神经、鞘膜相对较薄,硬膜外麻醉时麻醉作用出现早,麻醉平面也容易升高。因此,手术室护士在麻醉期间必须准备充分,精力集中,严密观察,随时对麻醉做好护理支持,确保患儿的安全。

1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手术室共进行133例婴幼儿硬膜外麻醉,年龄出生后1~30 d 5例,1个月~1岁49例,1~3岁79例。其中,女性47名,男性86名。

2麻醉前的准备

包括:①协助麻醉师检查麻醉机的性能,备好型号适宜的气管导管、面罩、喉镜、牙垫、气囊及急救药物,防止麻醉过程中发生意外。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基础麻醉用药后会使唾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加,易发生喉及支气管痉挛,麻醉前应准备好吸引器,细吸痰管、小儿肩垫。③建立静脉通道,连接推药用的三通接头及微量泵延长管,有利于静脉给药与抢救用药并保持循环功能的稳定。④协助摆放麻醉体位,并站在患儿的面侧维持固定体位,防止躁动及坠床。⑤穿刺时随时观察患儿的面色、表情、呼吸及脉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告知麻醉医师并配合抢救。

3穿刺中的护理

3.1基础麻醉下穿刺体位的摆放及配合

婴幼儿多无自制力或自制力较差,在进行硬膜外穿刺前行基础麻醉,使患儿在睡眠、肌肉松弛的状态下进行硬膜外穿刺。这就需要护士熟练掌握体位摆放原则和方法。在穿刺过程中既不影响患儿的呼吸、循环功能,又能保证麻醉穿刺稳固的需要。由于婴幼儿身体、组织柔嫩,而黄韧带富有弹性,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有明显的落空感,使穿刺针相对固定而挺直。在穿刺时,随着穿刺的挤压,脊柱向腹侧弯曲,这就需要支持护士在术者穿刺时维持对应的原体位。此时可用扶患儿双膝的手轻轻顶住患儿腹部,但要求一定不能推患儿,也就是体位固定不能移动。因婴幼儿从皮肤到硬膜外腔的距离仅有0.6~1 cm,所以,需要配合护士有丰富的经验,穿刺时既要维持住原体位,同时又要随时观察穿刺的深度,“感觉”有落空感时要立即停止用力。在协助新生儿硬膜外麻醉时,一定要等药物全部推完,拔出针后才能将手放松患儿,不要急于贴针孔敷料而使患儿扭动,造成穿刺针脱落。

3.2全麻气管插管下穿刺体位的摆放及配合

气管内插管+硬膜外麻醉的复合麻醉,是便于管理和安全稳定的麻醉方法。对于一般情况较差或行开胸手术的患儿,往往先进行插管全麻,然后再进行硬膜外穿刺。给此类患儿穿刺时,既不要让患儿头前屈,也不能后仰,使气管插管保持平直以保持正常呼吸。否则可能导致导管位置过深或脱出。由于患儿已行全麻插管,此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自制简易呼吸囊保留自主呼吸的患儿,要注意呼吸囊的起伏波动情况;使用呼吸机的患儿,要注意呼吸机的工作状况。同时要注意观察有无脱管现象,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

3.3对腹胀患儿硬膜外麻醉的配合

当新生儿腹部膨隆明显(例如巨结肠危象患者),此类患者往往腹胀明显甚至腹部皮肤发亮,这时轻微的挤压都可造成呕吐或呼吸困难。配合硬膜外麻醉操作时应注意使新生儿双膝弯曲,贴近腹部时要适度,维持穿刺体位,将脊柱固定即可。此时可将患儿肩及臀部稍向腹部弯曲,在穿刺时适当顶住患儿胸部,切忌将患儿双膝用力挤压腹部,以免造成呕吐及意外的并发症。

3.4清醒患儿硬膜外穿刺时的护理支持

由于患儿处于清醒状态,一般不会影响呼吸,配合者可使患儿头尽量前屈,使下颌贴近胸部皮肤,此时脊柱间隙呈最大程度暴露。但此类患儿由于术前禁食及病痛等原因,往往哭闹厉害,肢体躁动,这时我们给患儿安抚奶头吸吮,多数患儿可停止哭闹,利于固定体位[2]。另外,新生儿痛觉的发育尚未健全,往往是穿刺针已进入皮肤,甚至穿刺已成功时患儿才有感觉,开始哭闹。此时应提醒麻醉医师,固定穿刺针的双手不可过紧,只需轻轻扶住穿刺针即可。因为新生儿轻微的躁动,都可将穿刺针带出或穿透硬膜外腔,故要等配合护士重新固定患儿后,麻醉医师方可继续操作,以免操作半途而废,甚至出现全脊髓麻醉的严重后果[3]。

4讨论

婴幼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及药理学特点,在硬膜外麻醉期间护士必须勤观察、巧用力,做好护理支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崔文贤.新生儿硬膜外麻醉的护理配合[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0):22.

[2]江连山.58例婴幼儿硬膜外麻醉体会[J].医药月刊,2008,5(3):141-142.

[3]钱福元.小儿麻醉211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100.

(收稿日期:2008-11-21)

猜你喜欢

护理配合硬膜外麻醉婴幼儿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护理配合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脑室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护理配合
四手操作法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