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2009-04-23王凤莲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9期
关键词:胸腔护理

王凤莲

[摘要]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58例开胸手术患者放置的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精心细致的护理。结果:25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结论:术后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引流管;胸腔;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3(c)-082-02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胸腔术后常规安置的引流管,它的引流是利用半卧位达到顺位引流及虹吸原理。当肺组织本身扩张及患者有效咳嗽时,利用呼吸时的压力差,使胸部引流通过水封瓶将术侧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引流排出体外,调节胸腔内负压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有助于肺的早期复张及胸残腔的消灭,防止感染,推测胸腔内有无出血、肺漏气等情况[1]。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258例,男187例,女71例;年龄32~85岁;其中,肺癌根治术128例,食管癌根治术76例,脓胸清除术27例,纵隔肿瘤9例,肺结核病灶清除术5例,肺破裂修补术13例;258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按时拔管,康复出院。

2护理

2.1开胸手术胸腔闭式引流管放置的位置

一般开胸手术在术侧腋中线第7、8肋间放置一根闭式引流管,上叶切除需放置两根,上根置于第2肋排气,全肺切除术后放置一根胸腔闭式引流管,接无菌水封瓶,平时夹闭,根据病情决定开放,以了解胸腔内压力,防止纵隔移位。

2.2引流管要正确衔接、妥善固定

术后护送患者回病房时,要专人护送,并且需要用两把血管钳钳夹引流管。搬动时,动作要轻巧,慎防引流管脱出。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以患者能够翻身或在床边活动为宜,太短会影响引流,过长则易扭曲,增大死腔,影响通气。引流管及引流瓶应放置低于胸腔水平面60~100 cm。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将引流管的远端与水封瓶的长玻璃管上端连接,检查与水封瓶是否密封,然后放开血管钳。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2.3保持引流管通畅

术后12 h内应每隔30~60 min挤压引流管一次。引流管要避免受压、扭曲、脱落、堵塞[2],水封瓶长玻璃管水柱是否随着呼吸上下波动,正常的水柱上下波动4~6 cm。如插管局部疼痛,不敢吸气,多由于插管位置不当所致。可轻轻转动插管,改变位置,即可奏效。如水封瓶长管中之水柱突然停止波动,引流量突然减少,则表示引流不畅,应立即检查引流管有无脱落、滑出、扭曲及血凝块堵塞。如有扭曲应予解除。疑有堵塞者,可用手挤压引流管,方法是一手捏紧引流管的远端,另一手反复挤压近端引流管,再缓慢松开捏紧的引流管,挤压时注意避免牵拉导致患者疼痛。经以上处理无效时,需在无菌操作下用生理盐水冲洗,或在无菌操作下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2.4维持引流系统密闭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引流瓶有无裂缝、漏气,是否密封等。为避免空气进入胸膜腔,水封瓶的长管应置在液面下3~4 cm,并保持直立位,胸壁胸腔引流管切口周围要用油纱布严密包盖。如水封瓶不慎打破,应立即夹闭引流管,另换一水封瓶,然后开放钳夹,鼓励患者咳嗽,深呼吸以排出进入胸膜腔内的空气。

2.5保持舒适的卧位

全麻清醒6 h后,如患者血压平稳,给予半卧位,使胸腔内的积液聚积在胸膜腔下部,同时增大胸腔容积,利于呼吸及引流,并经常鼓励患者咳嗽与深呼吸,促使肺膨胀。术后第一日扶患者坐起,按扶患者伤口,鼓励患者咳嗽,同时注意患者面色、心率变化。本组患者均能配合有效咳嗽、咳痰,无肺不张发生,胸腔引流管通畅。

2.6严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密切观察并准确记录单位时间内引流液量、引流液颜色、性质、引流速度、有无血块。引流量多时应每15分钟或30分钟记录一次。术后第一个6 h内,每小时不应超过100 ml,第一个24 h内不应超过500 ml[3],如果术后每小时引流量持续在200 ml以上,连续3次,且颜色鲜红,性质较黏稠,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急促等症状,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应做好标记,在瓶上贴上胶布条,标上时间,除采取输血、应用止血药物外且需保持引流管通畅,以防血块堵塞引流,并做好二次开胸的准备,必要时进行开胸止血。本组未发生胸腔内活动性出血与乳糜胸病例。

2.7气体排出观察

引流瓶中如有气体逸出,需观察引流瓶内气泡逸出的程度。咳嗽时有少量气体逸出为Ⅰ度,说话时有气泡逸出为Ⅱ度,平静呼吸时有气泡逸出为Ⅲ度。如有中小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膜有破裂,破裂口不大,通常24~48 h可修复。如有大气泡逸出,提示肺脏层胸膜破裂口较大,或肺有较严重裂伤,需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如排气停止,引流管无阻塞,提示肺漏气已修复。

2.8保持适当的胸腔引流瓶吸引负压

引流瓶吸引负压一般为-10~-15 cm水柱,如有引流液量过多或肺泡漏气严重,根据程度适当减小引流瓶吸引负压,以防出血或影响肺泡裂隙的愈合。

2.9严格无菌预防感染

每24小时更换引流瓶内液体一次。更换前要洗手。更换液体时,先用两把血管钳双重夹闭引流管,防止气体进入。更换时要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水封瓶内一般要装无菌生理盐水500 ml。更换后要进行检查,确定衔接无误,封闭良好、方可放开血管钳。

2.10拔管

开胸手术后一般48~72 h即可拔管,具体拔管时间应根据病情、引流液的多少及肺膨胀情况而定。经X线检查,证实胸腔已无积液、肺膨胀良好,24 h引流量<50 ml,无气体排出,即可拔管。拔管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伤口,并用胶布固定,或收紧结扎已放置在引流管切口的缝线。拔管后要观察患者有否呼吸困难、气胸或皮下气肿,要检查引流口密闭情况,是否继续渗液、敷料渗湿应立即更换。

3小结

胸腔闭式引流管是开胸术后常规安置的引流管,是利用体位引流及虹吸原理,排出胸腔内的积血、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促使肺膨胀,恢复呼吸功能,观察肺漏气及引流量,预防胸腔内感染,因此要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引流速度及引流液量,定期更换引流瓶内液体,严格无菌预防感染并做好拔管的护理,以保证术后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顾沛.外科护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21.

[2]李碧辉,陈小帆,陈丽娜.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83例护理体会[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9):855.

[3]刘衡湘.创伤性血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5(8):10.

[4]楼琴华.中心静脉留置治疗胸腔积液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23):35-36.

[5]陈凤霞.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22,78.

(收稿日期:2009-02-25)

猜你喜欢

胸腔护理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